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明末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长剑岭地形狭窄,他们人多,必须分兵才能展开。”鳌拜分析道,“至少分两路,说不定还会分三路。否则人多反而成了累赘。”
豪格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如果真分兵,就是我们的机会。”
“王爷英明!”鳌拜附和道,“不管他们分几路,我们只需集中兵力打其一路!”
“我们只打东面。”豪格沉声道,目光扫过四周地形,“西边和南边的地势可不好走,不利于骑兵。北面虽开阔,但敌军未必会去。朱慈烺不会不懂三缺一的道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这支南军绝非乌合之众。即便集中兵力打其一路,胜算也不大。必须得准备个后路,万一不敌,可立即北撤池水。若往西南出击,退路就难了。”
“王爷,谁来留守?”
“让巴哈纳带着阿巴泰的三个牛录,再配些汉军和包衣。”豪格说着,眉头微皱,“记住,一旦发现不对,立即鸣炮示警。”
天色渐暗,原本死寂的明军大营突然热闹起来。人喊马嘶声不绝,炊烟四起。士兵们全副武装,在营外砍伐树木,似乎要扩建清流关城。
这一切都落在豪格眼中。他站在山顶,神情越发凝重。夜幕即将降临,战事一触即发,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与此同时,清流关守备衙门大堂内。
朱慈烺正在听取各部汇报,堂内灯火通明,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
“前军师各团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阵!”
“中枢军两个骑兵营已派出,刚与鞑子骑兵有过小规模接触。”
“第一师骑兵营即将出发。”
“后师将士已用过晚饭,就等军令。”
四位师指挥使汇报完毕,李岩快步上前,递上一份火急塘报:“千岁爷,镇远守备所来报,约有两万玄军从龙阳南下。”
朱慈烺接过塘报,眉头微皱:“他们放着龙阳不打,倒来送死了。”
“太子殿下,”吴三辅有些担忧,“长剑岭上有两万鞑子,加上这两万援军,就是四万了。”
“四万又如何?”朱慈烺放下塘报,语气平静,“我军有五万六千人。”
“鞑子援军若不敢夜行,得等到明天下午才能赶到。”李岩补充道。
“那就更不足为惧了。”朱慈烺嘴角微扬,“说不定打垮了真鞑子,还能顺手收拾些汉军和绿营。若能一战击溃四万东虏,云陵局势就稳了。”
堂外传来阵阵马蹄声,夜色已经笼罩大地。朱慈烺起身,走到门口,抬头望了望天色:“眼看就要到点儿了,趁着天还没完全黑,出发吧。”
五万六千大军分两路开拔,动静之大,自然瞒不过豪格派出的白甲兵。但朱慈烺等人并不在意。
因为李岩和白栋信即将率前军师、后军师向长剑岭发起进攻。此时若玄军慌忙调整部署,应对从清流溪东岸包抄的朱慈烺、吴三辅两个师,很可能直接被克难新军的前后两师击溃。
尤其是前军师,这支军队经过严格训练,装备精良,战术素养极高。就算放到欧洲战场上,也足以与瑞典名将古斯塔夫二世的军队一较高下。
夜幕完全降临,月光如水,洒在长剑岭上。两军对垒,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月色如水,寒风呼啸。
突然,一名白甲兵跌跌撞撞地闯入豪格的中军大帐,额头渗出的汗珠在烛光下闪烁。他慌乱中行了个打千礼,膝盖重重磕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
“禀、禀王爷!”白甲兵喘着粗气,声音因奔跑而颤抖,“南寇大军出动,超万人马出清流关,顺着清流溪东岸一路向北推进!”
帐内众将领神色各异,有人面露忧色,有人握紧了腰间的刀柄。豪格却不惊反喜,重重一拍掌心,发出清脆的响声。
“好!朱家小太子果真初生牛犊不怕虎!”豪格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这是送上门来的功劳啊。”
鳌拜立即大步上前,铠甲碰撞发出铿锵声:“王爷,给我三千铁骑,定叫南寇尝尝厉害!”他的眼中燃烧着战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冲锋陷阵的场面。
“不必。”豪格摆了摆手,目光在地图上游移,“朱家小太子的本事,咱们都见识过。那等精锐之师,岂是三千骑兵能撼动的?倘若第一场战斗失利,后面的仗就难打了。”
帐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摇曳的声音。豪格眯起眼睛,扫视着众将领:“盾车、红夷大炮可都准备妥当了?火铳兵呢?”
这一问,让众人想起豪格南下时带了六门红夷大炮。若非这些大炮太过笨重,他的一万八千骑兵早就甩开朱慈烺的步兵了。
“巴哈纳!”豪格忽然喊道,声音在帐内回荡。
“奴才在。”巴哈纳连忙上前,铠甲发出细微的响声。
豪格眼神锐利:“你带饶余郡王家的三个牛录,再加两个汉军牛录守营。不必死守,只要拖住南寇便可。”
巴哈纳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从十七岁开始打仗,一路杀出来的功名,如何看得起明军?这种轻敌之心,在他脸上一闪而过。
豪格看出他的心思,冷声道:“巴哈纳,连摄政王都重视的对手,你以为自己的本事能超过摄政王吗?”语气中带着警告。
“奴才不敢!”巴哈纳连忙低头,额头渗出冷汗。
豪格又唤来鳌拜:“你带金龙旗人马,增派五支精锐部队,先行东进,在长剑岭东坡列阵,为左翼。”
“遵命!”鳌拜抱拳应道,眼中战意更盛。
“赵颜宗!”
“奴才在!”赵颜宗快步上前。
“你带金龙旗兵马,再配上五支精锐部队,跟在鳌拜后面,也在长剑岭东坡列阵,为右翼。”
豪格将近万六千人马分作三部。鳌拜、赵颜宗分领左右两翼,他自己带着红夷大炮和火铳兵压阵。帐内的气氛渐渐凝重,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大战。
与此同时,朱慈烺率领的两个新军步兵师和部分护卫营,共二万二千人,正在月色下疾行。寒风吹动旗帜,发出“啪啪”的声响。
月光如水,星辰密布。克难新军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有的想着再立功劳多分几亩勋田,有的则想着用鞑子人头换取富贵。低声的议论在队伍中此起彼伏。
“听说鞑子的红夷大炮威力很大。”
“怕什么?咱们的盾车连五眼铳都挡得住!”
“嘘,小声点,别让千岁爷听见。”
大军沿着清流溪东岸的官道北上,西边是溪水潺潺,东面是稀疏的树林。不时有玄军哨探从林中射出冷箭,“嗖嗖”破空而来,但对披甲的明军来说,这些冷箭如同挠痒。
朱慈烺身着泰安板甲,牵马步行。这种仿制欧式板甲虽然价格不菲,但防护力极强。月光下,板甲反射出冷峻的光芒。他身边飘扬着“太祖高皇帝再世”的大旗,以及象征皇太子身份的六面龙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明末力挽狂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