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1848大清烧炭工》最新章节。
上海外滩9号的旗昌洋行大楼。
美利坚驻沪领事、同时也是这家老牌美资洋行重要合伙人的金能亨嘴里正叼着哈瓦那雪茄,审阅着旗昌洋行最近的货单。
当他的目光扫到茶叶一栏时,不由眉头紧锁。
受制于薄弱的资本,美利坚历届**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历届美利坚**外交的重点都在美洲,对旗昌洋行在远东的商业利益支持力度有限。
尽管旗昌洋行的掌舵人富有远见,1846年便旗昌洋行的将总部从广州迁往上海外滩9号,旗昌洋行在上海开埠初期短暂地享受了开荒的福利。
但个体的远见终究难敌体系性的优势。
时下旗昌洋行在沪已经被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等英资洋行压制。
英资洋行相对美资乃至法资本洋行的优势是系统性的,从资本、物流、乃至军事,都是美资洋行难以撼动的存在。
一旦英国资本开始认真进入某个领域,尽管金能亨已是上海诸洋行商人中的佼佼者,富有远见卓识,但其个体的突出优势也难和各方面皆占尽优势的英资洋行相抗。
眼睁睁地看着旗昌洋行在沪逐渐式微,金能亨愈发焦躁。
他**,旗昌洋行在广州的时候就被英资洋行死死压制,到了上海仍旧被英资洋行压制,这上海,旗昌洋行不是白来了么。
旗昌洋行从事的是广州、上海到波士顿之间的跨国贸易,洋行主营业务为中国的茶叶、生丝和土耳其**。
其中以茶叶利润最为丰厚,为洋行合伙人们最为重视的业务。
受突如其来的战乱影响和英资洋行的挤压,旗昌洋行哪怕是出高价,也很难采购到足够的茶叶。
金能亨一度萌生了避英资洋行之锋芒,前往英资洋行尚未重点关注的福州口岸开设分行,直接在福州收购福建武夷山茶叶的想法。
只是想到旗昌洋行从广州到上海开荒的境遇,金能亨又担心旗昌洋行前往福州开荒,又步上海之后尘,最后为英国佬作嫁衣裳。
突然,敲门声响起,金能亨的心腹助理史密斯快步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与平日里的散漫不同,今天的史密斯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压制不住的兴奋。
“阁下,我想您需要立刻看看这个。”
史密斯没有寒暄,直奔主题,将一纸书信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满脸困惑的金能亨抬起眼,拿起书信,快速浏览了起来。
起初他的表情是惯常的慵懒,但很快,他的背脊微微挺直,叼着的雪茄也忘了弹烟灰。
这纸书信竟附带有英文,虽然英文信件中的英文有少许的单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但参照汉文正本,金能亨还是较为轻松地看懂了这封落款为太平天国北王彭刚的来信。
这位北王,不仅仅对现成的军火感兴趣,还对蒸汽机、轮船、金属加工机床、冶金与铸造设备、机械工程、化学冶金技术典籍、乃至数学、物理、化学等教科书以及相应的教学仪器兴趣浓厚。
览阅毕信件,金能亨心跳加速。
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合作。
如能达成合作,旗昌洋行将率先开拓这个古老帝国的长江腹地市场,这是连英国佬都未曾染指过的市场。
旗昌洋行身后的美利坚,也未尝不能在英法的夹缝中,于远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太平天国?就是上海道台吴健章口中那群占领了江宁的清国叛乱武装?”金能亨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惊讶之余又保持着警惕。
“史密斯,你确定接触你的是他们核心人物?不是一个骗局?”
“我以上帝之名起誓保证,此事千真万确,阁下。”史密斯说话的语速加快,以十分笃定的语气说道。
“我是通过小刀会陈阿林的关系牵线,我和他有过很多次愉快的合作,陈阿林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他带我见到了一个叫唐正才的人。此人谈吐、气度绝非寻常匪类,他对西洋火器极为内行,砍价精明且果断。
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北王实力雄厚,首个订单就要吃下我们的全部军火!而且,他透露出这只是开始,他们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以及信件中的那些东西。
但他觉得我身份低微,权力有限,没有资格权限敲定这次合作,他希望我们旗昌洋行能派出更高级别的人物到武昌和他的北王当面洽谈此次合作。”
金能亨的呼吸略微加重,他起身走到巨大的窗户前,凝视着黄浦江上飘扬着米字旗、英国东印度公司旗帜的英国军舰和商船。
武昌这个城市金能亨略有耳闻,那是一座位于长江腹地的重要内陆沿江大城市。
在那里,没有眼前这些扬武扬威的英国军舰和商船。
“他们……还想接触更高级别的人物?”金能亨问道。
尽管金能亨只是美利坚驻沪代副领事,但美利坚**于对华事务并不是很上心,未任命正式的驻沪领事。
上海地区比史密斯级别更高的美利坚外交人员,只有他金能亨。
“是的,先生!”史密斯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唐正才已经答应会将我们的意愿转达给他的领袖北王彭刚。他们似乎也有意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这是一个窗口,先生,一个巨大的、英国佬还没能插手的窗口!”
“武昌北王彭刚.如此重要,规模空前的合作,确实至少应该由我,乃至我国驻华公使马沙利阁下同其面谈……”
言及于此,金能亨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猛然转过身,雪茄的烟灰簌簌落下。
“英国佬!帕默斯顿和那些伦敦的老爷们,总是把我们美利坚人看成跟在皇家海军和他们的东印度公司**后面,在远东捡他们残羹剩饭的乡下表亲。所有对华政策的步调都要跟着他们,所有的利益都要他们先尝第一口!”
金能亨说话的语调逐渐高昂,带着一种积压已久的屈辱感和突然看到机遇的狂喜。
“但现在,我们机会来了!一个控制了长江大片地区、敢于挑战清国统治并且急需外部支持的政权,主动向我们伸出了手!这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单独与一个潜在的中国新政权建立直接联系的天赐良机!”
他快步走回桌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彭刚的信件上。
“这不仅仅是几万,十几万两的军火生意,史密斯!这是一个战略支点!如果太平天国最终成功取代清国,我们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西方伙伴,我国在远东地区获得的商业特权和**影响力将无法估量!即使他们最终失败,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我们也能通过军火和贸易获得巨额利润,并深度介入中国事务,而不是永远被排除在英国佬的餐桌之外!”
金能亨的目光灼热,他深吸一口雪茄,吐出浓浓的烟雾,他像一个身处前线的准将一般对史密斯发号施令。
“史密斯,你做得非常好!超出了我的预期!立刻行动起来!
第一,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用我们最好的货,以最公道的价格,尽快完成这笔交易,建立信任!就算吃点亏,也要赶在英国佬和法国佬面前促成这次军火交易。一回生两回熟,初次交易,让渡些蝇头小利于我们而言也不是难以承担的损失。
第二,以旗昌洋行、以及我本人美利坚驻沪领事的非正式身份,向对方表达最诚挚的合作意愿。告诉他们,我们非常重视与天国的关系,并热切期待能与北王殿下的当面进行更深入的会谈。
第三,将唐先生接到我们旗昌洋行,以最高的规格接待他,给他找几个漂亮的姑娘,避免他和英国佬、法国佬接触。
第四,严密监控英国佬和法国佬的动向。这件事,必须严格保密,至少现在,绝不能让英国佬和法国佬那边嗅到任何风声!”
第五,立刻准备一份详细的报告,我要以最快的速度呈送给驻华公使马沙利阁下。我们必须让华盛顿方面了解到,我们在远东,即将下一盘独立于英国之外的、可能改变格局的大棋!”
史密斯因金能亨激烈的反应和宏大的战略视野而激动得满脸通红:“明白,先生!我立刻去办!”
金能亨走到酒柜前,倒了两杯白兰地,将其中一杯递给史密斯。
“为了美利坚在远东的未来,”金能亨举杯,目光灼灼,“也为了不再喝英国人剩下的残羹冷炙,干杯,史密斯。”
湖北武昌,船山学派传人王佺的宅邸内。
院中的几株老梅尚未褪尽残雪,空气中飘浮着若有似无的梅花暗香。
被王佺拉着谈论船山之学的彭刚与王佺隔着一方茶案对坐。
“初读船山公之遗书,如暗夜得灯,撼于其华夷之辨,民族大义之凛然;再读,则深服于其理势合一、趋时更新之史观;近来细思,尤觉其知行相资以为用、经世致用之论,乃切中时弊之良药。”彭刚提纲挈领道。
王佺眼中微微颔首,不依不饶道:“殿下能否试详言之?”
彭刚目光扫过庭中嶙峋的假山,凝思片刻,组织好语言开口说道:“船山公之学,浩如烟海,我只是浅尝辄止而已,未能细细研读。我姑且试言之,还望王老先生莫要见笑。
船山公言趋时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晚生浅见,船山公之更新,绝非补苴罅漏,乃破旧立新,历代鼎革,莫不如此。
再论知行相资以为用,乃船山学说之精髓。知而不行,是为空谈,犹如饱读兵书却不上阵之赵括;行而不知,是为盲动,必入歧途。”
王夫之的《船山遗书》彭刚也只是近来看过一点,并无高深的见解,毕竟他不是搞学术的也无意搞学术。
王佺也清楚彭刚军政事务缠身,其之所长乃舆地、洋务,而非船山之学,也无暇和他的弟子一般,埋首书斋,钻研《船山遗书》。
王佺拉着彭刚谈论他们王家家学的目的,是为了试探彭刚是否看过、了解船山学说。
眼见目的已经达到,再深谈下去,就是他王佺不晓事,不礼貌了,王佺遂开口说道:“殿下在湖南就张布的《奉天讨满清鞑虏檄文》,此乃‘知’;殿下建政施政,以雷霆手段施行《耕者有其地法令》。以均治下贫富,募兵筹饷,匡济天下,此乃‘行’。
殿下所为正是以实际行动将船山公所倡之经世致用精神,将圣贤书中之道理,真正施行于天下,解生民于倒悬。”
到底还是大儒说的漂亮话好听,拍的马屁听着舒坦。
彭刚望着虽然已年逾花甲,坐姿仍旧挺拔如松的王佺,说明了此番的部分来意:“王老先生过誉了,我欲办师范学堂,培育教师,教授治下之民识文断字,想向王老先生求幅墨宝。”
彭刚近期要办三个学堂,分别为武昌讲武堂,以为军队继续输送高素质的中基层军官。
二为行政学堂,培养吏员。
三为师范学堂,培养扫盲的教师。
其中讲武堂在平在山时期就在办,已经办了三期,少部分三期学生仍在就学,彭刚正着手招募拣选四期的学员。
行政学堂刘蓉兄弟也愿意充当行政学堂的讲师,为彭刚培育有基本行政能力的吏员。
至于师范学堂,彭刚办师范学堂的目的是培育能教人识文断字、简单数学的教师负责扫盲,并非是培养高等的师范人才,尚在三期学堂就学,培育了两年之久的学员勉强也能胜任。
已经开办的讲武堂设在阅马场。
行政学堂和师范学堂彭刚在武昌城郊选好了址。
此番来找王佺,彭刚想向王佺求幅墨宝当师范学堂的招牌。
虽说船山学派在湖北的影响力虽不及湖南,然湖湘一体,船山学派在湖北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殿下折煞老朽了,殿下喜欢老朽的字是老朽的荣幸,何来求不求之说。”王佺愿意跟着彭刚从衡州来到武昌,也抱着希望通过彭刚发扬光大王家家学的想法,自然是很乐意提这个字的。
“不知殿下要老朽题什么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彭刚想了想说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佺轻声念了几遍,点点头说道,“正合师范之意,请殿下移步书房。”
王佺起身,带引彭刚走向书房的书案。
往日完全题字皆是由王佺的儿孙侍笔磨墨,只是今日王佺没唤他的儿孙。
王佺虽埋首书斋,毕生醉心钻研先祖留下的学问,可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谙世故的老腐儒。
左宗棠夫妇极力襄助撮合他的孙女和北王的婚事。
今日北王难得登门造访,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王佺还没出嫁的孙女有两个,分别为王蕴蘅和王蕴莳,皆为王佺已故长子之女,一个年方十八,一个年方十六。
王佺也不知道彭刚喜好,会更钟意他的哪一个孙女,思忖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孙女都喊来,让彭刚过过眼再说。
思及于此,王佺忽似想起什么,说道道:“殿下见谅,人老了,不中用,手易颤。我的两个孙女素来心细,她们的字也得几分船山公风骨,且让她们来为老夫侍笔、磨墨可好?”
说话间,王佺的目光似不经意地瞥向窗外回廊,随即向侍立在门口的老仆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王老先生是主,我为客,客随主便。”彭刚笑道。
这王佺比彭刚预想的要会来事,倒省得彭刚主动开口了。
(本章完)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1848大清烧炭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