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暗中行事(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最新章节。
禅房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听见窗外松枝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宋子玉看着慈济,慢慢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大师这手棋,不小啊。”
慈济被宋子玉那句手棋不小逗得微微一笑,茶盏在指间转了半圈,才缓缓开口,“大人有所不知,佛门里头的水,比外人想的深,也比外人想的乱。”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几分直白,“咱们同为佛门中人,见过的寺庙多,知道的弯弯绕绕也多。你三教司的官员,就算是能下乡、敢翻账,也摸不准那些庙里的门道。”
宋子玉挑眉,没有否认。
慈济看着他,语气渐沉:“外人查庙,往往看的是账本、田契、香火钱;可行里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账是洗过的,那个田契是人情换的,那炉香是借别家送的。你们要找的,不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而是藏在这些正常背后的猫腻。”
他将茶盏放下,合掌道:“所以,若大人真想查得准、查得透,不如让我们自己的人随行。大报恩寺愿意挑选一批懂规矩、会看门道的弟子,协助三教司去各地探访。”
宋子玉指尖轻敲案面,似笑非笑地问:“大师这是要替我当探子?”
“探子不探子,名头不重要。”慈济淡然一笑,“你可以说是调查员、随行香客,甚至说是借道访学。
我们的人跟着去,一来不会引起寺庙太大戒心,二来能在细处替你们指路,哪间偏殿有账房,哪口井底下可能埋着契约,这些,你们的官员可不懂。”
宋子玉低声笑了笑,带着点调侃:“听起来,大师这是要帮我开一双佛门眼。”
慈济合掌,神色愈发郑重:“若真要开眼,得先闭口。此番三教司与我大报恩寺的人一同出动,务必秘而不宣。消息一走漏,各大寺庙只需半日,风向立变,账册腾挪、人证隐去,咱们再追,都是尾巴。”
他放低声音,像是把话压进木案:“办成隐事,容许慢一点。宁可三月五个月线头慢慢摸出来,也别今日敲锣明日扑空。
庙里的人最擅长借势逃避,一听官字,戒心就起;换作自家门人打前站,名为访学请益,实为丈量脉络,谁也不会立刻警觉。”
宋子玉指尖敲了敲案面,没有接话,先在心里把盘子排了一遍。他当差多年,知道街上放炮容易,收尾最难。真要按住这滩水,还是得先按住波纹。
慈济见他沉吟,补了一句:“我寺先出三拨人。一拨做香客,沿途礼佛抄经,专访库房与香火处;一拨走僧侣名目,与各寺讲经论义,借机看门禁与出入簿;还有一拨,混在商队里,借买纸墨、粮油之名打听田契与地界。
三拨各走各的路,各自只知一段,不与外人混线。所得线索,每旬由我方一处暗点汇总,再交三教司筛验。”
他顿了顿:“你们的人不必露面,只需在关键时点接手。一步快,步步快;但这一次,我建议一步稳,步步稳。”
屋里安静下来,连风过松枝的沙沙声也像远了。宋子玉把思路理到最后,才抬眼看他:“慢,是为了稳;稳,是为了准。大师这法子,从根上避风。若真能把寺里那点门道摸清,时间长些,也值。”
他把话一收,补上官场里该有的钉子:“但有几条规矩,先说清。所有线索入册,链路要完整,谁交给谁,时辰何在,一笔一划都要对得上。
你寺弟子不许越权接触官文,不许擅改凡俗账目。若有人试图借此清私怨,三教司照规办人。”
慈济颔首:“都依大人。我们的人只做眼与脚,不做手与口。该看就看,该走就走。至于说法度与落笔,一概听命。”
宋子玉起身,拱手回礼:“如此,便照大师所议,暗中行事。”
商定细则不过半个时辰。三教司定落点与接头暗号,大报恩寺拟人选与行程。暗号用了最朴素的法子,廊下一支冷香,灯前一枚折角符,庙门口地砖上故意留的第三道水痕,信号简单,彼此心中有数。
消息传递只走两条线,一条向上,一条向侧,绝不回头。谁若回头,谁就出局。
临别前,慈济又道:“再多说一句。若哪处动静太大,三教司先别按。让我们的人先退一寸,等风小了,再补刀。”
宋子玉笑道:“我知该忍的时候。”
出得禅房,天光已偏西。松影斜过长廊,他步子不停,回衙先写了份小记,再遣心腹连夜入宫呈报。
夜里,宣德门后殿,灯火静稳。赵桓翻过纸面,神情淡定,像在看一份旧案。这个男人与真皇帝一模一样的面相底下,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眼睛。他对朝局的判断习惯先看结构再看人,先算时间再算空间。
他把纸放下,手指在案上敲了两下:“密。”他只说了一个字,又慢慢道,“慢一点没关系,别让对面形成共识。寺庙与寺庙之间本来就互看不顺眼,咱们就让他们一直互看不顺眼。
三教司要做的是对账,不是对人;先把钱的路走清,再去找人。和尚也好,账房也好,抓一个就够敲三家,敲三家就能沉十家。”
宋子玉应了,心下松一口气。这位皇帝每回拍板都不带火气,像教书先生改作业,挑的是句法与逻辑,少了许多天子的喜怒无常,但也因此能把事拖成一张网。
赵桓又道:“别动大报恩寺的面子。名义要护住。有人问起,都是学问上的互访。我们要的是结果,不要口号。还有,别让人以为我们要做会昌那一套,这朝代经不起折腾。”
他随手把一枚小木签立在案角,像立了一个最轻的桩:“三个月为期,先做一圈样本。样本要有大寺,也要有偏寺;要有香火旺的,也要有田产厚的。样本跑通了,再扩。”
宋子玉领命。出殿时天色更暗,他站在殿阶下看了一眼月,心里把这件事又复盘了一遍。密行,慢推,先账后人,护名义,控节奏。每一条都顺着水流,不逆势,不出奇兵,像是把棋盘铺平,先收住九宫,再去吃子。
第二日一早,三教司没有任何公开告示,衙门里只换了一套更平常的差服。大报恩寺也没有半点动静,晨钟暮鼓照旧。只有几名年轻僧人换下旧缁衣,背上包袱,或踏入香客人群,或混在卖纸的车队里,悄悄离京。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