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饥荒年,家里大黄吃成猪了,渣爹还在啃树皮》最新章节。

对于当今社会(或者说他所预见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怪象,王安平心里明镜似的。

他太清楚了,只要报纸电台一报道他们王家村的大棚蔬菜,接下来会是什么光景?

等着瞧吧,各路人马,县里的、地区的、甚至省里的“取经团”会像赶集一样涌向这个小小的村庄!

这种一窝蜂的架势,简直跟当年公社食堂刚兴起时一模一样——第一个刚冒头,宣传机器一开动,全国的生产队就像闻到腥味的苍蝇,乌泱泱全扑过去“学习”。

弄不好,到时候全国各地的公社都得派人来,回去依葫芦画瓢,每个公社都搞它几十亩、上百亩甚至更多的大棚!

这种盲目跟风,王安平简直能预见到它必然的结局。

这就好比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这些紧俏货,哪个省不想上马?

结果呢?一窝蜂地建厂,拼命生产,谁真正去调查过市场的胃口有多大?

脑子里就剩下一个“能赚钱”的念头,然后就是蒙着眼睛往前冲!

他记得很清楚,就在他们省,八十年代初就有一家响当当的收音机厂,风光一时,可后来仓库里积压的收音机堆成了山,足有二三十万台卖不出去!

没过多久,厂子就垮了。

这种惨痛的教训,在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史上,简直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就算是到了他“后来”的时代,那些车企不也一样?

管他市场需不需要,生产线先开足马力转起来,生产出来的车子堆满停车场。

图啥?图的就是能拿到国家那笔丰厚的补贴!

而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农民挣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的六十年代,搞大棚投入的成本,对普通农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跟风?谈何容易!弄不好就是倾家荡产。

相比之下,王安平规划的果树种植和后续的果脯加工,才是更稳妥、更隐蔽的“护城河”。

种果树?首先你得有合适的地!这年头,土地金贵着呢。

而且,果树可不是撒下种子就能摇钱的,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三五年才能挂果见效。

这漫长的周期,就足以浇灭大多数跟风者急功近利的心火。

至于做成小零食果脯,销售渠道就灵活多了:胆子大的,可以偷偷拿到县城、省城的黑市去卖,利润更高;稳妥点的,直接卖给国家农副产品收购站,也能变现。

这种“细水长流”的模式,动静小,引不起上面太大的关注和轰动,反而更安全。

更重要的是,王安平知道历史的车轮正碾向何方。

从明年开始,国家会出台一系列严厉的政策,一切都要为“粮食增产”这个核心目标让路!

到时候,连农民手里那点可怜的自留地都会被进一步压缩。

想腾出大片好地来种不能当饭吃的果树?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记得很清楚,在六十年代那股“以粮为纲”的风暴里,多少郁郁葱葱的果园被无情砍伐,就为了多种几垄粮食。

在这种大环境下,种果树?政策风险太大了!

他的大棚蔬菜好歹还能打着“丰富城市职工菜篮子”的旗号,而果树,在粮食安全面前,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几天后,王安平又带着王康海和王世忠,开着两辆拖拉机,轰隆隆地驶向县城。

这次他们足足拉了五千多斤水灵灵的蔬菜,天刚蒙蒙亮就出发,赶到县城市场时,摊位还没完全支开。

可菜刚卸下一半,闻讯赶来的居民就像潮水般涌了过来!

场面比上次更加火爆,人人争先恐后,生怕慢了一步就抢不到这难得的鲜菜。

王安平一边帮着过秤收钱,一边看着眼前这近乎“抢购”的热潮,心头感慨万千。

这年月,物资匮乏到了骨子里,只要是能入口、能用的东西,就没有卖不掉的!

他不得不承认,眼下这光景,生意真是好做得不能再好做了——只要有货,就不愁卖!

这大概是历史上物资最短缺、需求却最旺盛的黄金时期了。

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那二十亩大棚的潜力:平均亩产按保守的两千斤算,总产量就是四万斤!黄瓜、西红柿、丝瓜、茄子这些,产量更是可观。

就算刨去损耗和成本,忙活这几个月,进账四千块钱绝对有把握。这笔钱摊到村里每个人头上,少说也能分个七八块,这在往年,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子回到家,王安平打着哈欠掀开门帘。

草儿正坐在灶台边的小板凳上摘菜,见他进来,眼睛一亮:“当家的,今儿上工吗?这些天累坏了吧?”

“嗯,骨头都快散架了。”王安平一**坐在饭桌旁的条凳上,感觉浑身酸软。

“那快歇歇!”草儿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手脚麻利地拿起他的搪瓷缸牙刷,挤上一点珍贵的牙膏,又从水缸里舀了半瓢凉水倒进杯子里,“赶紧刷个牙,饭马上就好,熬了小米粥,贴了饼子。”

王安平摆摆手,有气无力:“歇口气儿,还没缓过劲儿来……今儿你没去上工?”

“嗯呢,”草儿点点头,声音轻快,“今儿地里活不多,桂香婶子说人手够了,我就没去。正好把家里拾掇拾掇。”她顿了顿,凑近些,带着点期盼小声说,“当家的,咱啥时候去山谷里头瞧瞧啊?再不去,里头那几垄蒜苗怕是要老得嚼不动了!蒜台估计都蹿老高了,再不抽,该长老筋了,也耽误蒜头长个儿。”

王安平抓了几粒碗里炸得焦香的花生米丢进嘴里,咯嘣作响。

草儿提醒得对,山谷里那点自留地,确实该去看看了。

蒜台、莴笋、豌豆、蚕豆……这些时令的东西,正是鲜嫩的时候。

“是该去了,”王安平咽下花生,“就这两天吧,抽个空。”

草儿脸上顿时漾开笑意,一边搅着锅里的粥,一边试探着说:“嗯!当家的,你说……咱要不要在山谷里头再撒点粮食种子?那地要是荒着,怪可惜的。说实话,出了那山谷,回到村里头,总觉得……没有山谷里头自在舒坦!”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向往。

“咋了?”王安平敏锐地捕捉到她语气里的异样,笑着问,“家里这点活儿还不够你忙的?还惦记着开荒?”

草儿撅起嘴,手里搅粥的勺子顿了顿,低声道:“也不是活儿多少……就是觉得,在山谷里头,我想干就干,想歇就歇,没人盯着,也没人背后嚼舌头根子。在村里……不自在。”

“有人给你气受了?说闲话了?”王安平眉头微蹙。

“嗯呢……”草儿小声应着,像是找到了倾诉口,“还不是那个王安喜家的媳妇!见天儿指桑骂槐,说什么‘有人命好,嫁了个能耐男人,就能在家当少奶奶享清福’,‘懒婆娘不下地,工分都让别家挣了’……难听着呢!”

王安平嗤笑一声:“就她?出了名的长舌妇,屁本事没有,就靠一张嘴搬弄是非!甭理她,当她放屁!”

“我是不想理她,”草儿委屈道,“可听着膈应人!我跟桂香婶子说了,婶子也气不过,说让我别往心里去,她记着呢,等找到合适的机会,非得好好敲打敲打那碎嘴子不可!”

“桂香婶子说得对,这种人,你越搭理她越来劲。”王安平安慰道,“我都跟你说了多少回了,别去上那个工!家里这一摊子,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喂鸡,哪样不清闲?还不够你忙活的?让小弟和他媳妇去挣那份工分就行了!你就在家,把自己身子养好,把家顾好,比什么都强!咱家不缺你那几个工分!”

草儿搅着粥,热气氤氲着她的脸,声音带着点鼻音:“我知道当家的疼我……可我就是想着,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就我一个在家闲着,怕……怕别人说闲话,也怕……怕人说你不公道……”

这才是她心里真正的疙瘩。

王安平在村里地位越来越高,她不想因为自己“懒”,让丈夫被人指指点点。

村子里面的人,背后都说她配不上他,说着她心里面其实也挺难受的。

王安平听出了她话里的顾虑和小心翼翼,心头一软,正色道:“傻话!我的公道,用得着靠你下地干活来证明?听我的,以后就在家!谁爱嚼舌头让她们嚼去!天塌下来有我顶着呢!咱们自己家的日子,自己舒坦最重要,管别人那张破嘴做什么?”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饥荒年,家里大黄吃成猪了,渣爹还在啃树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