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

十一月二十五日,午后。

在京师“以钱换银”之风愈来愈浓之时,由户部出面,将京师内一百多名有头面的商人召集到了户部衙门。

受召的商人大多无惧意。

一方面是因朝廷若准备杀一儆百,定然是将他们抓入诏狱而非召入户部。

另一方面是因参与“以钱换银”的商人遍布两京十三省,朝廷若强抓,天下商贸将受到重创,而若施行一条鞭法,就必须大兴商贸,以保障白银大范围流动。

在诸多商人眼里,以钱换银之举,非反对新政之行为,而是一种商机,一种“马无夜草不肥”的巨大商机。

谁有能耐以钱换银,谁就应该发大财。

……

片刻后。

百余名商人被引领到户部司务厅大堂。

大堂内,一百多把椅子整齐摆列,椅子与椅子中间还设有高脚茶几,上面放置着茶盏。

这让许多商人大感意外。

往昔,他们来户部办事,莫说喝茶了,都是站着听训。

面对一个从九品的照磨所检校,他们都要点头哈腰、打点到位,不然有关账目文书都难以通过。

很快,商人们分别落座。

角落里炭盆烧得旺盛,茶盏里也都倒上了热茶。

当商人们得知接下来向他们讲话的乃是户部右侍郎沈念时,更是意外。

他们本以为某个正六品的户部主事出面已经是到顶了。

此刻,商人们各有想法。

有人觉得朝廷希望他们能以大局为重,停止以钱换银,故而以如此规格厚待,他们若不给面子,那以后朝廷可能也不会给他们面子。

也有人觉得朝廷越重视他们,就说明以钱换银的利润越大,当下正是谋取暴利的大好机会。

片刻后,身穿正三品官服的沈念走了进来。

商人们纷纷起身,拱手高呼:“参见沈右堂!”

面对这个刚刚三十岁的户部右侍郎,商人们无人敢失礼数。

沈念环顾四周,笑着说道:“都请坐吧,今日,本官所言可能比较长,烦请大家耐心一些。”

说罢,沈念坐在最前方的椅子上,商人们也都陆续落座。

沈念讲话,向来都是开门见山,没有虚词。

“今日召大家前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劝说大家莫再以钱换银,大量囤积白银!”

“自新政改革以来,朝廷取得的成就,大家应是有目共睹的,近几年,也是自大明开国以来,商人地位最高的几年,大家应该知晓,当下朝廷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令全天下的百姓都吃饱肚子。”

“要让全天下百姓吃饱肚子,清丈全国田亩,抵制兼并,令更多百姓有地可种,仍难以完成目标,因为我大明的人口是不断增长的,而田地之数有定量,底层百姓抵御天灾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商贸对天下百姓非常重要,商贸行,则百业兴,百业行,则百姓皆有事业,则天下不樯不稼之民骤减!”

……

“待全国丈田结束,朝廷开展一条鞭法后,商贸对朝廷和天下黎民将更加重要,曾经,宋之商业税超越田税,本官相信,我朝商贸也能如此繁茂,商贸繁荣,朝廷便有钱,朝廷的军事便能强大,便能拥有更加久远的和平。”

“朝廷施行一条鞭法的目的,是减轻百姓负担,是促进百姓流动,是促使商贸繁荣,这对所有商人都是有利的,希望大家能看得远一些,未来,你们将是大明商业改革的主力,而今不应成为绊脚石!”

……

沈念的语气很柔和。

先讲商人的重要性,再讲一条鞭法之后商人的使命,最后讲商人未来能得到的利益。

可谓将商人日后的地位以及发展方向都分析得非常透彻。

他讲得如此细,如此全面,不仅仅是要在座的这些商人听到,而且欲将这番话传到所有商人的耳中。

让天下商人明白,商人的价值与使命是什么。

……

约一个时辰后,沈念的讲话进入尾声。

“最后,本官希望诸位能以大局为重,能以天下百姓的共同利益为重,停止刻意以钱换银之行为,让你们的白银流动起来,成为新政改革的一份子,为让全天下人吃饱肚子而努力!”

说罢,沈念朝着众商人深深躬身。

沈念这份举动可谓是仁至义尽,心有家国者,定然会停止以钱换银,而那些黑心商人,将会遭到名财尽失的严重惩罚。

……

这时,一名中年商人站起身来,高呼道:“沈右堂所言,振聋发聩,令我等感到惭愧,我们一定听从朝廷命令,为让全天下人吃饱肚子而努力!”

“为让全天下人吃饱肚子而努力!”商人们齐齐喊道。

沈念环顾四周,道:“谢谢诸位了!”

片刻后,商人们陆续散去。

沈念回到偏殿,殷正茂与刘斯洁,还有几名郎中、员外郎都坐在里面。

“沈右堂,讲得漂亮啊!但凡有良心者,都不会钻漏子,发这种黑心财!”户部郎中孙坤兴奋地说道。

沈念微微摇头,面带无奈。

“我讲完之后,认真观察了他们的表情,大多不敢与我正视,逢场作戏者多也!”

对国子监那群未经多少世事的监生,对军队里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士兵,对民间善良纯朴的百姓,沈念一番话就能改变他们。

但这些商人,各个都是老狐狸。

他们根本不关心大明强不强大,百姓富不富裕,他们只追求利益至上。

想要说服他们,比登天都难。

沈念的目的也不是说服所有商人,而是让那些心中还有良知的商人停止以钱换银,使得他们免吃大亏。

殷正茂点了点头。

他最了解商人的秉性,大多数都是吃不饱的狼,根本无人性。

“子珩说罢这番话,代表朝廷已是仁至义尽,待他们吃亏时,便不能埋怨朝廷害他们了!”刘斯洁说道。

官员们纷纷点头。

殷正茂接着道:“明日,户部便开始放银,各地州府收到御旨后,预计在十日内也会陆续开展以银换钱行动,以此稳定物价,避免银荒,避免底层百姓暴动。”

“诸位觉得,何时公布朝廷的开海之策最为合适?”

“至少要三个月吧!”一名户部主事兴奋地说道。

朝廷公布开海之策的时间越晚,那些以钱换银的商人赔得越多,而朝廷也赚得越多。

“三个月,有些久了,容易生乱,最多两个月!”刘斯洁说道。

三个月,确实能使得朝廷赚许多钱,但也能让许多商人赔得血本无归。

商人们破产,会导致很多底层百姓失业。

沈念想了想,道:“我建议,二十日吧!二十日后,朝廷宣告开海引银之策,待此策令两京十三省皆知,基本也就一个月了,一个月,足以令那些黑心商人得到教训,让他们明白不可钻朝廷政策之漏洞谋取黑心财,明年,应该是一个崭新而美好的开始!”

“同意!”殷正茂笑着说道,计策是沈念出的,户部二十日挣得钱至少能为天下官员发一个月俸禄,足够了。

稳定最重要。

……

翌日,户部太仓库开始流出大量白银。

此举,在百姓眼里,是稳定物价,稳定银钱兑换率的表现。

但在诸多黑心商人眼里,这是朝廷给他们发福利,他们认为此乃朝廷无奈的表现。

一些商人明面上宣称响应朝廷号召,不再以钱换银。

但在私下里,秉持着“有钱不挣**”的原则,相当活跃,即使看到几钱的碎银,都恨不得将其收入囊中。

有商人为了达到下半辈子吃喝不愁的目标,甚至选择借钱,以钱换银。

有商人奔赴乡里,以一两银换一千四百文的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有商人推算,朝廷若在明年年初全面施行一条鞭法,预计六月夏税之时,百姓就需折银交税,到那时,一两银有可能能换一千六百文甚至一千八百文。

……

京师商人很多私下的行为,根本瞒不过沈念,沈念知晓有商人计算出借高利贷在明年都有赚头后,不由得感概:永远都不能太高估人性啊!

……

十二月初二,应天府,南京城。

一座豪宅内。

已经致仕的张四维将亲手撰写的数封书信递给管家,道:“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信送到族人们的手中,另外,将城南的几个商铺全都卖了,全部折银!”

“是,老爷!”管家快步离去。

张四维为族人写的书信,全都是催促他们以钱换银。

他认为,当下的朝廷根本操控不了市场,一条鞭法施行后,定然会导致银贵钱**的情况发生,故而他准备大赚一笔。

此时的他,依旧没有放弃重返仕途。

而想要重返仕途,必须要有资金支持,故而他依旧对钱很贪婪。

此外,能阻拦新政,让张居正等人焦头烂额,是他非常乐意看到的事情。

……

十二月初十。

太仓库银已拨出五十万两,京师之内仍是一副缺银景象。

一些商贸交易甚至出现了一筐一筐铜钱的交易,谁都不愿出白银。

而在一些质铺钱庄里,一两白银换一千五百文铜钱已是正常兑换价格,若是私钱,则需一千八百文才能换取一两白银。

一时间,京师内商贸不兴。

与此同时,尧东商行北方的各个分行都行动起来。

他们运送贩卖货物,皆以白银交易为主,且号召所有合作的商人,为了商贸的兴盛,为了商人们的长远利益,拒绝以钱换银,囤积白银之行为。

沈念在户部对商人们的讲话,以文字形式,已传到了多个城市。

沈念的父亲沈尧山与岳父顾东行严格响应沈念的号召,将各个商铺中的存银都撒了出去,有效避免了物价飞涨,铜钱越来越**。

相对应的,一些黑心商人则是将这些白银全都收入自家银库,等待着明年百姓折银交税时大赚一笔。

这日黄昏。

沈念收到了父亲与岳父的联名书信。

二人称他们将沈念之言印制成文,正在朝着北方商人分发,他们相信许多有良心的商人定然会让白银正常流动,而他们也要与黑心商人对抗到底。

沈念看罢书信,不由得笑着说道:“好人有好报,所有有良知的商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

十二月十六日,冬阳耀眼,虽不温暖却非常灿烂。

临近午时。

正阳门外、顺天府衙门外、户部门外、崇文门外、宣武门外,几乎同时贴出了一道名为“开海引银令”的诏书。

诏书内容非常简单,主要讲述了两点。

其一,为防止银贵钱**的情况发生,朝廷决定开放海洋贸易,引入白银,除开设港口外,还将允许私人海上贸易。

其二,朝廷正与海上周边各国联系,进行贸易洽谈,意在明年缴纳夏税之前,输出大量商品,引入巨量白银,保障百姓折银兑换,使得银钱兑换比例不高于一两银兑换一千文钱。

此“开海引银令”已出,整个京师都炸锅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朝廷竟然还有这一招。

这意味着银贵钱**的情况将不可能发生。

这意味着接下来钱银的兑换比例将不可能超过一两银兑换一千文钱。

这意味着所有高价囤银的人都将会大赔特赔。

一些黑心商人顿时欲哭无泪。

开海引银令公布一个时辰后,京师钱庄质库的的银钱兑换比例便变成了一两银兑换一千二百文钱。

而在无数人带着白银排队换钱后,兑换比例变成了一两银兑换一千文钱,之后又变成了一两银兑换九百文钱。

那些谋取暴利的有钱商人赔的还只是自己的钱,而那些借高息贷换银的人,可能要变卖家产,直接血本无归了。

这一刻。

京师的许多商人才意识到,沈念那日在户部的讲话,不是乞求,而是给予商人们最后的机会。

可惜,大多数商人都被金钱冲昏了头脑。

很多商人也庆幸朝廷时隔不到一个月就出台了开海引银令,若再延迟两个月,恐怕将有更多商人会赔得血本无归。

与此同时,那些以银换钱的商人则是大赚特赚。

用一两银换取一千二百文到一千五百文钱,如今一倒手,便可用九百文到一千文换回原来的一两银。

这让诸多商人意识到:莫薅朝廷羊毛,与朝廷逆向而行,只能是死路一条。

开海引银令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地方各地传递着,那些错估形势的黑心商人将会哭成一片。

此令对贫瘠的乡里百姓或许影响不大。

但对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的大商人将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一些地方的商人因选择不同,导致地方商贸格局发生巨变,使得一些有良知的商人,一跃成为地方商贸的引领者。

……

应天府,南京城。

张四维等一大批致仕或半致仕的官员,看到开海引银令后,几乎哭成一片。

有人积累了半辈子的财富没有了,有人连养老钱与棺材本都没有了。

但是他们还是想不通。

想不通为何朝廷不惧倭寇卷土重来,不惧海上的狂风骤雨,不惧那些海外小国的侵扰。

全面开海,迎来的机会很多,但产生的问题更多。

并且,商贸航道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

这些思想守旧的官员,永远不会明白大海是可以被征服的,而征服大海的大明,将拥有更美好更久远的盛世。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