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刘宽惊讶,随即劝道:“那怪雾终究不可测,兴许会有危险,太上陛下何必随臣一起冒险?”

朱元璋:“标儿随你一起遇到怪雾那么多次,都不曾有危险,怎么到咱这儿就会遇到危险?若真的遇到危险,也是老天安排,咱不会怪你。”

刘宽又道,“陛下,那怪雾未必就会出现,而且根据过去十几年怪雾出现的规律,每次出现的间隔越来越长,兴许近几年内都不会再次出现。”

朱元璋道,“那就当咱随你一起到跨江大桥上散心了。”

见劝不动朱元璋,刘宽只好道:“那太上陛下还请在当日起早些,为以防万一,臣七点半之前便要赶到大桥上等待。”

“放心,咱一向起得很早。”

说完,朱元璋便起身准备离开。

临出门前,他又道:“你这张座椅不错,回头让人打造两张,给咱和标儿各送来一张。”

刘宽忍不住道:“太上陛下,这椅子民间有卖的。”

虽然大明的家具古色古香,自有一番审美,但在实用性、舒适性方面确实比不上后世的一些家具,因此刘宽时常会让工匠做一些家具给自家用。

苏采薇了解此事后,便投资了几位木匠,开办了一座家具厂。

刘宽的“办公椅”算是该家具厂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相对昂贵的家具。

朱元璋听了略微惊讶,“民间有卖的?咱怎么没见到过?不管了,你就是买,也要送咱和标儿各一张。”

刘宽本就没有拒绝的想法,当即应了下来。

又过一日,到了八月初一。

这日朝会之后,刘宽尚未离开,便被宦官通知,留下来议事。

刘宽后进入奉先殿,发现除了朱标、朱雄英外,朱元璋也在——这令他颇有点意外,据他所知,朱元璋退位后可是尽量不参与处理国事的。

除非那件事朱元璋相当关心。

待刘宽向三人相继行礼后,朱标率先开口道:“妹婿,之前朝廷撤消了北孔的衍圣公称号,将之给了南孔,但对是否缩减孔府祭田规模之事上,朝廷却还未有决定。”

“对于此事,不知妹婿有何看法?”

刘宽猜测,多半是三人对此事的看法有争议,所以才询问他的意见。

刘宽先问:“陛下,不知如今孔府祭田有多少?”

朱标:“如今共有祭田两千七百大顷,另有学田三百大顷。”

一大顷相当于后世的一百亩,也即是说,如今孔府共有祭田、学田三十万亩左右?

这恐怕是当今天下除了皇族之外的第一大地主吧?

刘宽心中暗暗咋舌。

随即不解道:“敢问陛下,为何当初朝廷会赐给孔府这么多祭田?祭田顾名思义,其收入应是用于祭祀孔子吧?需要这么多?”

这时朱元璋咳嗽了声,道:“当年是咱下旨赐给北孔两千大顷祭田的——昔日唐玄宗赐给孔氏一千大顷祭田,咱自然不能小气了。”

“至于说祭孔花销确实不小,根据目前的规矩,孔府在大小节日乃至一些特殊日子,都要祭祀孔子,一年祭祀次数多达数十次。”

“当然,几十万亩田地的产出哪怕用于几十次祭祀,也绰绰有余。至于那剩下的产出,自然是朝廷用来恩养孔圣后人的。”

朱元璋说完后,朱雄英也开口了。

“老师,有人认为北孔嫡脉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道德败坏乃至罪行累累之人,主要是因为朝廷恩养政策太过。”

“彼辈一年中除了祭祀孔子,无所事事,偏偏又掌控着几十万亩田地,数万佃户的生计,焉能不滋生出许多邪念?”

“因此,为了避免南孔重蹈覆辙,或许该将祭孔之事交由朝廷处理,只留给南孔一个衍圣公的名头,按年发放俸禄即可。”

虽然朱雄英说的是有人认为,但刘宽猜测这多半是朱雄英自己的想法。

他略微沉思了下,道:“一年祭孔几十次,确实多了些。至于北孔嫡脉道德败坏、罪行累累,也确实跟掌管数十万亩祭田有一定关系。”

“那就算是让朝廷派人掌管祭田,焉知不会滋生贪腐?”

“因此,臣的想法是,一方面减少祭孔次数,缩减祭田规模——后世祭孔一年顶多一两次而已,数十次属实夸张了些。”

“其次,祭孔之事可以交给南孔,但祭田需要由朝廷派人监管,并定期让御史巡查孔氏不法。”

“另外,不论南孔、北孔,既然是孔子后人,享有孔子余荫,那么就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他们除了需要研学儒家经典外,还需拥有相对较高的道德水平。”

“那些支脉之人且不说,南北孔氏之嫡脉,若是出现道德问题,需从嫡脉中除名;近支等支脉中若有道德败坏之辈,亦须从族谱中除名。”

听完,朱雄英明显神色一喜,因为他觉得刘宽这番话明显偏向他的想法。

朱标则觉得,只要祭孔职权还在衍圣公手上就没问题,于是点头道:“妹婿的建议不错。”

这时朱元璋则好奇地问:“刘宽,后世不是以科学为主吗,怎么也祭祀孔子?”

刘宽微笑着解释,“回太上陛下,后世祭祀孔子是一种纯粹的记念活动——也即是纪念孔子本人,并不代表别的。”

“事实上,后世很多地方会祭祀当地的历史名人。既有一定纪念意义,也有以之发展旅游业的意思。”

这时,朱雄英也心中一动,问:“老师,这北孔曾降金、蒙元,那原历史上咱大明亡国时,北孔是否又降了那清虏?”

刘宽没想到朱雄英问起这件事。

他道:“太子殿下猜得没错,但也猜错了。”

朱元璋、朱标、朱雄英闻言都好奇,朱雄英问:“老师为何这么说?”

刘宽道:“明亡时北孔嫡脉可不止是降清那么简单,而是带头主动降清——当时大明封的衍圣公孔胤植刚听闻清虏进入北京,就急匆匆送上一份《初进表文》,积极表示北孔愿意归附满清。”

“等到顺治二年,清廷颁布‘剃发令’,在天下许多汉人士绅因之反清之际,孔胤植又率领北孔毫不犹豫地剃发易服,留起了金钱鼠尾辫。”

“并且向清廷上了《剃头奏折》,表达对‘剃头令’的支持···”

听到这里,哪怕是心中对北孔成见颇深的朱元璋、朱雄英,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朱标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知道北孔毫无气节,可却没想到北孔竟无耻到了这种地步!

回过神后,朱标甚至忍不住道:“北孔如此表现,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为汉奸?”

朱元璋听了不禁摇头,“标儿啊,你竟还没看透北孔本质?他们降金、降蒙元,难道原来不是汉奸吗?”

朱雄英则道,“北孔降清如此积极,该不会是因为,北孔当年因金人入主中原才得以继承孔府及衍圣公名头的缘故吧?”

朱元璋道,“咱看多半如此,不然那孔胤植就算看准了满清要得天下,为了名节也该稍稍矜持一番的。”

刘宽此时笑道:“臣倒是认为,孔胤植投降如此积极,那满清与金同为女真人政权的原因极小,主要原因还是北孔习惯了积极投降。”

习惯了积极投降?

朱元璋三人琢磨着这句话,都觉得很对。

刘宽则道:“后世用四个字来形容北孔的作风——世修降表。”

“事实上,北孔不仅在明末降清积极,等到了清末时北孔投降其他人也很积极。”

“清末慈溪太后向万国宣战,然后八国联军就从大沽口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攻入了北京城。”

“当时的清朝衍圣公孔领贻便敲锣打鼓的,将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画像迎进孔府供奉了起来。”

“等到几年后,孔令贻又再次敲锣打鼓地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请进孔府供奉起来。”

“又几十年后,日寇入侵中国,北孔后人孔令煜降日,身着清朝官服与日寇亲密合影,还陪同日寇参加了祭孔活动。”

听到这里,朱元璋、朱标、朱雄英再次一次陷入了目瞪口呆的状态。

他们本以为明末北孔积极剃发降清就已经足够突破下限了,却没想到北孔的下限在清末还能更低!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