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朱棣说完,期待地等着刘宽的解答。
刘宽则看了他一会儿,道:“燕王殿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随殿下迁徙过去的官吏及原大明百姓中,应该也有部份人希望直接融入婆罗门种姓制度当中吧?”
朱棣惊讶了下,随即讪笑,“妹婿猜得挺准,确实有部分人了解种姓制度后希望融入其中,但并不算多,而且大都是中低层将士、官吏。”
“燕国高层将领、官员或许也有这么想的,但他们都知道此法不利于国家,因此没人向俺表达过这方面想法。”
刘宽想了想,道:“在安抚移民这方面,我没什么能教殿下的——殿下既然了解该问题,肯定能想出一些应对之法。”
“至于土人不接受这套制度,我的建议有两个。其一,加大教育投入——这里面提升国民识字率及自然科学知识尚且在其次,主要是通过教育加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华夏文化输出。”
“也即是,尽快从思想上改造土人——已经成年的这部分或许很难改造成功了,但他们的孩子应该容易些。”
“只要坚持以教育进行思想改造,相信一二十年后,燕藩中仍想恢复原种姓制度的土人便会减少很多。”
朱棣听得点头。
以教育进行思想改造之事,倒也有人跟他提过,只是没有刘宽讲的这么明确而已。
刘宽则接着道:“其二,对叛乱土人狠狠地镇压!绝不能因为叛乱多,就做出让步,这样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按理来讲,为了震慑效果,对叛乱分子应该进行大规模斩杀,对为首者处以极刑。”
“不过如今大明及海外诸蕃都缺人,因此我并不建议杀太多人。”
“对于叛乱的为首者可以处以极刑,用以震慑,其他叛乱土人则可以考虑以流放的方式交易给楚藩这样需要改良当地土人的藩国。”
听到这里,朱桢眼睛一亮,忍不住插话道:“四哥,我觉得妹婿说得很对——之前我问你几次,想要让你送一批印度土人来,可你都推说没有。”
“你说那些叛乱分子你杀了多可惜?如果留在燕国,又是个麻烦。不如都交易给我。”
朱棣皱眉,道:“我们燕国却也缺人啊——那些叛乱分子俺自不会都杀掉,大部分都是打为苦役,也即是**民。”
“有这些人在,咱们燕国修路、筑城、挖矿之类的工事才能完成得更快。”
听此,朱桢见旁边刘宽似笑非笑,便心中一动,道:“四哥,这些人留在燕藩是能帮你们干活儿,可也容易发动叛乱啊——你就说那些叛乱中,有没有二次乃至三次叛乱的吧。”
朱棣一时沉默。
显然,真有。
这时刘宽才跟着劝道:“燕王殿下在印度那种地方,怎么还愁没劳力可用?燕藩境内人力不足,去其他地方掳掠就是了。”
“之前殿下不是朝廷归心海外藩国二十年内领土不能超过周围五千里,限制了藩国发展吗?”
“那殿下可知,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绝不只是看它领土多大,甚至可以说,强大标准的首要因素都不是领土大小。”
“除领土外,还包括它的军事、经济、科技等,而这些往往与人口挂钩——人口足够多,军事、经济、科技等才能强大起来。”
“朝廷虽限制藩国扩大领土,可没限制藩国增加人口啊。燕王殿下真有心强国,完全可以通过对外战争,大肆掳掠印度其他邦国的人口和钱粮。”
“这样不仅能让燕国不断变强,还可以将富余人**易给楚藩这样需要改良土人的藩国,去换取燕国需要的物资。”
“而如此对外掠取个十几年,燕藩周边的邦国、王国必然都会变得很虚弱。”
“那时朝廷制定的二十年限制也过去,岂不正方便燕国迅速扩大疆域?”
朱桢立马赞同道,“妹婿这一计策太好了,四哥,这对燕藩来说是一箭三雕啊!”
在劝说朱棣的同时,朱桢思路也打开了。
不管朱棣同不同意此事,回头他都会告诉朱棡、朱榑——这俩人同样可以通过对外战争掳掠人口,尤其是朱棡那边,若是能掳掠欧洲人口,那么对于他们楚国改良婆罗洲、爪哇土人相貌帮助可就大了。
至于拿什么和燕藩、晋藩、齐藩交易人口,朱桢已经想好了,除婆罗洲、爪哇的香料、木材外,他还可以派人到澳洲开矿厂挖矿。
他已经听说了,澳洲可是有不少好矿。
朱棣听了刘宽这番话也是眼睛一亮,点头道:“确实是个不错的计策,俺会仔细考虑的——多谢妹婿了。”
这计策确实称朱棣心意。
他最喜欢打仗了。
然而,燕国领土在三年前就已经扩大到一定程度,多出来的都是绕过朝廷限制政策擦边占据的。因此这两三年,藩国文臣都在劝他将重心转移到内治上,减少对外战争。
这可要他老命了。
他当初之所以急着海外建藩,一大原因不就是为了能自由自在地打仗吗?
这两年,他还真被文臣们劝住了,收敛了很多,可心里却一直在发痒。
如今有了刘宽这计策,他终于又可以名正言顺地率领燕军四处征讨了。
接着,朱棣向刘宽询问了几个藩国治理的其他方面问题,不怎么重要,解答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也不是所有问题刘宽都能回答,所以没多大会儿就谈完了。
接下来轮到朱桢说楚藩的治理问题。
相较于燕藩,楚藩接手的地盘虽然也受婆罗门教思想影响严重,但相较于印度次大陆就轻了很多。
一则,婆罗洲、爪哇在千年前还是属于佛教文化圈,并且兼受华夏文化影响。
婆罗门教是近千年才传入并成为主流的,这一点,从婆罗洲上还有佛教国家便可知。
二则,当地人骨子里其实跟印度土人不一样——印度土人多次被外族征服,已经习惯被征服了,也因此更习惯种姓制度。
而爪哇土人在楚藩建立前,还没多少被外来族群征服的历史,相反倒是有两三次反抗外来征服者成功的例子。
因此,爪哇土人比印度土人更具反抗精神,虽然不利于统治,可也让爪哇人骨子里对种姓制度那一套并不忠信。
事实上,原来满者伯夷国的种姓制度就没那么森严。
那么朱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作为基本盘的人口太少。
如今楚国所占据的婆罗洲、爪哇岛部分区域,土人总数高达一两百万,而作为基本盘的汉人则只有几万,尤其爪哇土人又不像印度土人那么好统治,所以在过去的一年多中,楚国也出现过几次地方叛乱,让朱桢好一通忙活。
叛乱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楚国目前需依赖爪哇地方贵族(其实就是大地主)展开收税、教育等统治行为。
而不少地方贵族表面顺服,心里其实仇恨汉人,纵然不敢叛乱,可在落实各种政策时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阳奉阴违。
这种事,比叛乱更加阻碍楚藩的发展,也令朱桢和楚藩大臣很是头疼。
听了朱桢的叙述,朱棣不禁暗暗庆幸。
‘幸亏印度土人习惯了顺服,不像爪哇人那么有反抗精神。不然以印度人口之众,只怕俺如今面对的麻烦比老六还大。’
‘如今看来,当初俺选印度建藩还真是选对了!’
刘宽听朱桢讲完,则沉吟了会儿,道:“实话讲,对于这类事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建议,只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供楚王殿下参考。”
朱桢道,“妹婿讲来便是,能帮助我楚藩一二也是好的。”
刘宽先问:“殿下目前是以东爪哇当做领土基本盘吧?”
朱桢点头,“不错。”
刘宽道:“楚藩在爪哇是以少御多,首先可以借鉴蒙元、燕藩乃至后世满清的经验,建立种族阶级。”
“比如像燕藩一般,以跟随殿下过去的移民为贵族,以主动归顺和不曾叛乱者为普通国民,将战俘及曾叛乱过的土人贬为苦役、**民。”
“正好爪哇之前受婆罗门教种姓制度影响,推行这一套应该不会有什么阻力。”
“至于第二点,殿下一直都在做,那就是增加基本盘,然后就是扩大基本盘和爪哇人之间的第三大群体,可以称之为附属移民。”
“如殿下之前一直从日国、偭北、安南弄过去的移民,以及将来从印度等地弄过去的移民。”
“附属移民数量多了,既可以充作大明移民的帮手,也可以缓冲大明移民和爪哇土人之间的矛盾——就好像当年蒙古人用了大量色目人一样,后世满清也曾用大量归附的所谓汉军旗人,都是类似办法。”
朱桢听得眼睛又亮了。
他之前虽然在做刘宽说的第二点,可思路却没有这么清晰。如今听刘宽分析了一番,便更加自信,可以更坚定的执行该政策,也可以说服麾下个别反对此政策的大臣。
同时,他不禁满眼期待地等刘宽后续建议。
“第三点——多和少是相对的,既然殿下觉得东爪哇土人太多,为何不设法减少一些呢?”
“妹婿是让我搞屠杀?”朱桢先眉头微皱,随即醒悟道:“部队,妹婿是说我可以将爪哇岛的土人迁走部分?!”
刘宽微笑点头。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