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据刘宽了解,去年仅是将报社地址设在京师的报刊便多达二十几份,而大明全国官方、民间报刊加在一起,更是多达一百余份!

就这,还是目前大明朝廷对刊物的创立、审核相对较为严格的原故。

如果能放松些管制,估计民间报刊会更多。

不过目前,大明虽然大力兴办学校教育二十几年,又办各种**识字班,民间识字率已经提升了许多,但大多数百姓依旧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容易受公知言论影响。

毕竟在后世识字率那么高,人均文化水平也那么高的社会中,都有许多人受各种所谓的“新闻”、“媒体”“公知”影响对事物的认知,大明此时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在刘宽看来,大明朝廷以相对严厉的规则和方式管理报刊行业,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在后世报刊如果刊登不实消息,只要没有造成特别恶劣的影响,只需向某人某群体公开道歉,至多赔些钱即可。

可以说报道假新闻,尤其是夸大事实的成本相当低。

而在大明,若是报道假新闻(时事),从报刊负责人到提供新闻线索的人,都是有可能面临刑罚的。若是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甚至可能被流放,乃至斩首示众!

至于故意夸大事实,扭曲事实的,被判定后同样会处以重罚,最轻也会罚款加劳役。

所以,虽然民间报刊越来越兴盛,可到目前为止,刘宽还没看到后世那种故意夸大事实、扭曲事实,乃至进行虚假报道的报刊。

这就让刘宽觉得很舒服。

当然了,这也让大明民间报刊对时事,尤其是涉及朝廷、官方的时事报道,没有那么热衷。

目前大多数报刊要么以文学性为主,如《时文选刊》、《诗词月报》、《经义会论》等。

因为大明目前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人仍占相当大比例,这些人又不怎么差钱,即便所谓的寒门也能算个大明中产阶级,这类文学性报刊自是有着不错的市场需求。

不过,更多报刊则是类似于《天下说》这种杂志,以地理、民俗及地方上的奇闻异事,以及、戏曲、杂谈为主。

毕竟大多数识字之人,都只是识字而已,称不上文人。读得懂一些浅白故事,却读不懂那些以儒家经典、经义为主的文章。

反过来,那些有足够文学功底的人,却未必不喜欢看这类杂志。

所以,这几年来,如《海外风物》、《天下说》之类的杂志,始终是报刊行业的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受刘府找写手根据刘宽所列故事大纲、细纲所编写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这三部武侠影响,大明这几年也涌现出了一批武侠。

其中甚至有几部勉强可以媲美射雕、神雕!

刘宽听闻后,曾让人买来闲时观看,当做娱乐。

如今,刘宽很期待大明行业进一步发展、兴盛,这样再过个一二十年,兴许他就能在大明过上后世书虫一样的爽快看书生活了。

到了下午三点多时,一吏员敲门进来,道:“院正,燕王、楚王两位殿下来了,说想见您。”

朱棣、朱桢都回来了?

他之前居然一点动静都没听到,这俩人够低调的啊。

刘宽心里嘀咕了声,便起身随吏员出去——这俩位毕竟是亲王,他如今虽然挂工部尚书衔,又封了侯,却也不能在亲王面前托大,肯定要去迎一下的。

出了“办公楼”,刘宽便瞧见了不远处的朱棣、朱桢,然后他人就愣住了。

只见俩人竟都站在一棵梨树下!

眼下是二月,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树冠上挂满了粉白的花朵,算是一美景。

可梨树下站着俩个王,这景色可就不是美那么简单了。

‘这俩人是故意站到梨树下的,还是无意?’

刘宽心里犯了声嘀咕,便露出笑容,迎上去作揖道:“燕王殿下、楚王殿下驾到,下官有失远迎,恕罪。”

朱棣笑道,“妹婿怎么还跟我们客气上了?”

朱桢亦笑着道,“妹婿别嫌我们在你上职时打扰便好。”

“下官不敢。”刘宽说着,做出伸手请的姿势,“两位殿下还是到里面说话吧,这里可不是交谈的地方。”

朱棣笑道,“春风拂面、梨花香醉,怎么不是说话的好地方?若是能在树下置一凉亭,再配以美酒或香茗,那就更好了。”

听了这话,刘宽颇有些无语,只好提醒道:“其他人站在这满树梨花之下没什么,可两位殿下就不太好了。”

朱棣、朱桢都很聪明,听了刘宽这话先都是微愣。

朱棣心想:俺站梨树下怎么不好了?又没有熟梨落下砸到俺。

不对,刘宽说的是梨花···梨花,俺和六弟···

梨花是白色···俺和六弟都是亲王···

白···王,王上加白?!

嘶~!

想明白刘宽的提醒后,朱棣猛吸了口凉气,赶紧拉着朱桢的手,远离梨树,跟刘宽去“办公楼”。

到了职房,刘宽亲自给朱棣、朱桢泡了茶,这才坐下。

“不知两位殿下为何而来?”

朱棣将方才站在梨花树下的事压在心里,道:“咱们这不是去了海外数年,甚是想念妹婿,这才结伴前来看望嘛。”

朱桢点头,“四哥说得不错,我们是特意来看望妹婿你的。”

刘宽拱手,“有劳两位殿下挂念了。”

朱棣与朱桢对视了眼,然后道:“除了看望妹婿,咱们还有些藩国的事情想要当面请教妹婿。”

刘宽就知道两人是想找他做免费咨询,并不意外,一笑道:“殿下有什么疑问讲便是,我若能解答绝不会推辞。”

当即,朱棣、朱桢就开始讲述他们藩国目前的状况,以及在治国上的部分问题——之所以是部分问题,自然是他们认为刘宽能解答的部分,或者说可以让刘宽知道的部分。

首先是燕藩。

朱棣是洪武二十一年初出海建藩的,至今已有六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开疆扩土,燕国除拥有后世孟加拉的领土外,还占据了后世的西孟加拉邦、恰尔肯德邦的大部分,以及奥利萨邦的东北部,还有比哈尔邦东部。

国土差不多有大明两个行省大了。

至于当初朱元璋规定的藩国疆域二十年内不得超过周围五千里,则被朱棣用“附属土邦”的方法暂时遮掩住。

这事朱元璋未必不知道,多半是知道了,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让朱棣烦恼的并不是国土方面问题——在印度这几年,他已经发现,只要给他充足的时间,朝廷也放开限制,他打下一个大大的燕国完全没问题。

这么说吧,印度那些土邦、王国乃至德里苏丹国,在他眼里没一个是真正能打的。

真正让朱棣烦恼的是,如何才能让他的燕国长治久安,而又不至于被印度文化同化——朱棣很担心,几百年后燕国会变成印度那些国家一样,面对入侵者只能叉开双腿去迎接。

建立燕国后,朱棣听取了道衍及陈瑛、覃珩、方宾、刘隽等文臣的建议后,采取改造印度婆罗门教等级制度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他将燕国统治下的人分为四个等级,最高一级是王室,规定燕国王室天生拥有统治权,由大明朝廷授予,神圣不可侵犯。

再次是贵族。

首先是随他到印度建藩的文臣、武将以及所有迁徙来的原大明百姓;其次则是极少数因立下大功,被他提拔为官员的土人(当地人)。

第三阶层则是普通国民,主要是主动归顺燕国的土人,以及被迫归顺后不曾叛乱一次的土人。

第四阶层则是**民,主要包括俘虏及曾跟随过叛乱势力的土人。

这个等级相较于原来的婆罗门教等级,已经宽泛了很多。

除此外,朱棣还规定,**民若是能学会汉话,并立下一定功劳,就能晋升为国民。而国民在会汉话、能书写汉字的基础上,再立下大功,就能成为贵族。

听到这里,刘宽忍不住笑道,“燕王殿下施行的这一套,跟目前大明施行的制度也没有太大区别嘛。”

“当然是有的。”朱棣严肃摇头,“在燕国,贵族如果对国民犯罪,自动减罪一等;反过来,如果国民对贵族犯罪,则自动加罪一等。”

“同样的,**民对国民犯罪,加罪一等;**民若是对贵族犯罪,加罪三等。反过来,贵族若对**民犯罪,自动减罪三等。”

刘宽听了并不是很意外,淡淡道:“这似乎和蒙元那一套有点像。”

朱棣道:“事实上,若按照当地的婆罗门教等级制度,上面两等,对下面的两等几乎可以生杀予夺。俺这个虽然像蒙元,却已经比他们之前的制度改善很多了。”

“现在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燕国这一套是按新标准划分等级,让不少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成为了国民甚至**民;而少数**民则因为立功,成为了贵族。”

“这种事如果放在大明来说,就很正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嘛。哪怕原来只是农夫,只要立下足够功劳,也能封侯拜相。”

“可那些土人却很难接受——他们已经受婆罗门种姓思想影响上千年,由血统、出身划分等级的观念根深蒂固。”

“以往,即便有外敌入侵,成为新的统治者,也是融入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中,可以说种姓制度从未改变过,甚至一直在不断被加强。”

“所以,如今不仅那些沦为国民、**民的原婆罗门女、刹帝利不接受俺们制定的这套新等级制度,就连人数最多的吠舍,都十分抗拒**民(首陀罗)通过立功成为贵族之事。”

“过去几年,燕国统治下爆发了十几场叛乱,大部分都是因此事引起的。”

“若非如此,俺的燕国领土至少还能再增加三分之一——一次又一次的叛乱牵扯俺太多精力了。”

“妹婿,你说俺是不是做错了?或许俺就该带着移民融入婆罗门种姓制度中。”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