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最新章节。

国丧的肃穆气氛,如同浸透了浓墨汁液的、厚重无比的玄色帷幕,沉沉笼罩着整个紫禁城,持续了整整一月有余,非但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反而如同陈年的墨迹,愈发深沉地沁入宫墙的每一寸肌理。奉先殿内的白幡依旧低垂,宫道两旁悬挂的素绸在初夏微风中无声飘动,所有宫殿的朱红彩绘都被刻意用素纱遮掩,往日里流光溢彩的琉璃瓦也仿佛失去了光泽。大规模的哭临祭奠虽已告一段落,先帝的梓宫也已移往山陵暂安,但新帝慕容云泽及整个皇室仍处于严格的孝期之内,素服斋戒,禁绝一切婚嫁宴乐喜庆之事,宫中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铅灰色的天空,连平日里最活泼的鸟雀似乎都噤了声。

对于夏玉溪而言,生活的轨迹在这一个月里,发生了清晰而深刻、近乎颠覆性的变化。一个多月前那场极尽荣宠、光华璀璨的及笄礼,以及随后与慕容云泽纵马草场、漫步荷塘的短暂温馨,仿佛都成了隔世之梦,被这突如其来的国丧骤然打断,并蒙上了一层长达二十七个月、望不到尽头的漫长等待的阴影。她不再是那个只需在漱玉轩这一方小天地中安心读书习字、抚琴绣花、怀着羞涩与甜蜜期待未婚夫太子偶尔前来探望的准太子妃。她的身份,在慕容云泽登基的那一刻起,已悄然发生了质的转变。她是名正言顺的、未来的正宫皇后,是陛下亲口承诺、遗诏亦隐含其名的中宫之主。尽管那个正式昭告天下、凤冠霞帔的册封大典,远在两年零三个月之后,但她必须从现在开始,就为那个至高无上的、母仪天下的位置,做好万全的准备。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不容有失的责任。

慕容云泽践祚之后,面临的局面远非“百废待兴”可以形容。先帝晚年朝政积弊甚多,加之骤然驾崩带来的权力真空和暗流涌动,政务如同山崩海啸般向他涌来。他几乎将全部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了稳定朝局、梳理积弊、平衡各方势力、以及继续肃清太后**残余影响这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上。每日天色未明,星月尚存,他便已起身更衣,身着素服前往奉先殿进行晨祭,随后便是冗长而紧张的早朝,与辅政大臣、六部九卿商议国事,常常直至午后才得以片刻喘息。而午后至深夜,更是被堆积如山的奏章所占据,各地军报、财政收支、官员任免、水利工程、边关防务……无数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需要他最终裁定。他来漱玉轩的次数变得屈指可次,即便来了,也多是踏着清冷的月色,带着一身挥之不去的疲惫和深夜的露水寒气,与她进行短暂得近乎仓促的交谈。话题也多围绕着宫中事务、她的学业进展、或是叮嘱她保重身体、安心学习,那些属于恋人间的私密温情与依赖,被严格地框定在森严的礼制、沉重的孝道与新帝身份的巨大压力之下,显得克制、疏离,甚至带着一丝公事公办的意味。

然而,夏玉溪却能从那匆匆交汇的眼神中,从他看似平淡甚至有些冷硬的叮嘱背后,敏锐地感受到那份深藏的、不容置疑的关切与极高的期望。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带着几分亲昵地唤她“溪儿”,而是在人前、甚至偶尔在仅二人相对时,也严谨地称她为“皇后”(虽未正式册封,但宫内上下已心照不宣地默认了这个称谓)。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这是一种身份的明确确认,更是一份沉甸甸如山、关乎江山社稷安稳的责任的正式赋予。她明白,他需要的不再只是一个令他心动的少女,更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有威仪,能够在他专注于前朝波诡云谲之时,替他稳定内廷、掌管凤印、母仪天下的贤内助。

这一日,午后刚过,慕容云泽竟在百忙之中,特意抽空来了一趟漱玉轩。这次前来,并非单纯的探视,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他身后跟着一位年约五旬、神情肃穆、衣着朴素却一丝不苟的老嬷嬷。

“皇后,”慕容云泽端坐于上首的紫檀木扶手椅上,语气平和,却自然流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即便身着素服,也难掩其日渐沉稳冷峻的气度,“国丧期间,虽不宜行册封大典,然中宫之责,关乎内廷安稳,不可不习,不可不预。这位是宫中的老人,姓苏,曾在先帝元后、已故仁孝太后宫中掌事多年,历经两朝,精通宫廷各项礼仪规制、账目管理、人事调配,于掌管六宫之事上经验极为丰富,行事严谨,刚正不阿。朕将她拨给你,从今日起,你便跟着苏嬷嬷,好生学习如何执掌凤印,管理这偌大宫闱。望你潜心受教,莫负朕望。”

夏玉溪心中凛然,知道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她连忙起身,敛衽行礼,姿态端庄沉稳:“臣妾谨遵陛下教诲,定当潜心学习,不负陛下期望。”她抬起眼,恭敬而谨慎地看向那位苏嬷嬷。只见她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纹丝不乱,在脑后绾成一个紧实的圆髻,只用一根再普通不过的银簪固定,再无半点装饰。面容严肃,皮肤因常年不苟言笑而显得有些紧绷,眼角嘴角有着深刻的纹路,一双眼睛却异常锐利清明,看人时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内心。她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平平整整的深褐色宫装,束手静立,微微垂首,姿态恭谨,却自内而外透着一股干练、严谨、甚至有些刻板、不近人情的气息,与宫中常见的那些圆滑世故的管事嬷嬷截然不同。

“老奴苏氏,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苏嬷嬷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标准到无可挑剔的大礼,声音平稳无波,没有丝毫谄媚,也听不出半分情绪。

“嬷嬷请起,日后有劳嬷嬷费心教导,本宫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嬷嬷直言不讳。”夏玉溪温和地说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既谦和又不失身份。

慕容云泽微微颔首,目光在夏玉溪脸上停留片刻,深处有一丝极难察觉的鼓励与托付,随即起身:“朕前朝还有要事,你们便开始吧。”说罢,便不再多言,带着随行的内侍太监,步履沉稳地离开了漱玉轩。

殿门轻轻合上,殿内瞬间只剩下夏玉溪、贴身宫女锦书以及这位新来的、气场强大的苏嬷嬷。方才慕容云泽在时尚存的一丝温和气息,仿佛也随之被带走,气氛陡然变得严肃、冷静,甚至有些压抑。

苏嬷嬷直起身,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地看向夏玉溪,没有任何寒暄客套,直接切入了主题,开门见山,语气干脆利落:“娘娘,既然陛下有命,将教导之责交予老奴,老奴便斗胆直言了。执掌六宫,母仪天下,非同儿戏,绝非识得几个字、会些风花雪月的诗词、精通女红刺绣便可胜任。其首要,在于一个‘理’字。一理人事,明察秋毫,知人善任;二理账目,锱铢必较,堵漏防贪;三理规矩,森严有度,不偏不倚。今日,便先从这漱玉轩,从娘娘您眼前最切身的人与事开始吧。”

她没有给夏玉溪任何适应的时间,教学状态已然开启。首先,她要求夏玉溪立刻召齐漱玉轩内所有宫女、太监,上至贴身的一等宫女,下至负责洒扫庭院的三等粗使,共计二十三人,按品级高低、职责轻重,在殿内整齐列队站好。

“娘娘,”苏嬷嬷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传到殿内每个人的耳中,“请您现在,走到他们面前,逐一认一认这些人,不仅要叫出他们的名字、职司,还需说出他们各自是何年何月、因何缘由入宫,籍贯何处,家中还有何人,在宫中可有依靠,平日表现如何,有何特长或短板。”

夏玉溪闻言,心中微微一怔,泛起一丝为难。她平日虽与宫人相处算得上和睦,但大多只熟悉近身伺候的锦书以及另外两个二等宫女,对于其他那些负责殿外洒扫、衣物浆洗、膳食传递的粗使宫女和小太监,往往只是面熟,能叫出名字的尚且不多,哪里记得如此详尽的背景信息?她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镇定,走到队列前,尝试着从锦书开始点起,随后是几个面熟的宫女,但说到入宫年份、籍贯时,便已开始磕磕绊绊,需要对方提示。等到那些不甚熟悉的宫人时,更是只能勉强说出姓氏或模糊的称呼,对于其来历、家庭情况等,几乎一无所知,脸颊不禁微微发热。

苏嬷嬷脸上并无愠色或讥讽,只是平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如扫描般掠过每一个被点到的宫人,仿佛在核对夏玉溪所说的每一句话。待夏玉溪艰难地认完所有人后,她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却字字敲打在夏玉溪心上:“娘娘,您是他们之主,是这漱玉轩的天。若连您身边这些朝夕相处的人是谁、从何处来、有何牵挂、是忠是奸都模糊不清,如何能知其心?不知其心,如何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又如何能防微杜渐,察觉隐患,杜绝背主求荣、欺上瞒下之事?从今日起,老奴会协助您,建立一份详尽的漱玉轩宫人名册档案,每个人的情况,包括其社会关系、在宫中的交往、历年考绩、甚至性格特点,都需记录在案,定期更新。您需在半月之内,将漱玉轩上下所有人的基本情况烂熟于心,做到随口问起,便能对答如流。这是掌宫者的第一课,亦是安身立命之本。”

夏玉溪脸颊更热,心中却如明镜般清楚,苏嬷嬷所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玑,切中了她以往作为养尊处优贵女的软肋。她以前的世界太过单纯,从未想过驾驭下人、管理宫务需要如此精细入微的功夫。她敛容正色,认真点头:“嬷嬷教诲的是,本宫记下了,定当用心学习。”

接下来,苏嬷嬷又命人抬来了漱玉轩近半年来的各项出入账册。厚厚的几大本蓝皮簿子,里面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日的饮食采买、衣物制作与浆洗、器皿添置与损耗、炭火冰敬、茶叶香料、乃至对各宫人例行的赏赐和额外的开支,事无巨细,琳琅满目。

“娘娘请看,”苏嬷嬷随手翻开一页,指尖点在一项“五月十五,鲜果采买”的条目上,上面写着“购入上等樱桃三斤,计价一两二钱银子。”她抬头看向夏玉溪,目光锐利,“娘娘可知,如今京城市面上,这个时节上等樱桃的时价大致几何?宫中尚膳监或内务府统一采买,与各宫小厨房自行采买,差价通常有几成?您可能辨别出,送来的这三斤樱桃是否足秤?品相是否真当得起‘上等’二字?是否有以次充好、虚报价格之嫌?”

这一连串具体到极致的问题,如同冰水浇头,让夏玉溪瞬间哑口无言,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她自幼生长在丞相府,锦衣玉食,从未关心过一斤米、一尺布、一枚果子需要多少钱,更别提辨别采买过程中的各种猫腻和潜规则了。她所能依赖的,不过是管家和下人的忠诚与能力。此刻被如此直白地追问,才惊觉自己对于这些维系日常运转的基本经济环节,竟如此无知。

苏嬷嬷见她窘迫,依旧不徐不疾,语气没有半分波澜,却带着沉重的力量:“娘娘需知,掌宫者,尤其是执掌凤印、母仪天下者,需明察秋毫,心中有本明账。小到一针一线,一碗一碟,大到宫殿修缮,园林营造,皆有其价,皆有其规。账目不清,则漏洞百出,易生贪墨蠹虫,积少成多,便是巨大的亏空,不仅损耗内帑,更易滋生**,动摇根本。陛下虽富有四海,但娘娘作为中宫之主,更需懂得节用爱物,量入为出,此为贤德之本,亦是管理之要。从明日起,老奴会从头教您看账、核账、算账,您需亲自过问漱玉轩每日一应用度,核对采买清单与实物,做到心中有数,笔笔清楚。”

整整一个下午,苏嬷嬷便围绕着“人事”与“账目”这两项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宫务管理内容,对夏玉溪进行了一场高强度、极其务实、毫无水分的“入职培训”。没有风花雪月的闲谈,没有诗词歌赋的陶冶,只有冷冰冰的名册、密密麻麻令人头晕的数字、严苛到近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和直指核心的提问。夏玉溪听得头昏脑涨,感觉比连续骑了几个时辰的马还要疲惫,精神高度紧张,生怕漏掉一个字,记错一个数字。但她丝毫不敢懈怠,努力调动全部心神去记忆、去理解。她深知,这绝非苏嬷嬷的故意刁难,而是未来她真正能够安身立命、执掌凤印、甚至在波诡云谲的后宫中立足的真正基石。慕容云泽将她交给这样一位严苛到极致的老师,其用心之深,期望之切,可见一斑。他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帮到他、而非成为他负累的皇后。

傍晚时分,苏嬷嬷终于告退,言明明日辰时再来。夏玉溪累得几乎虚脱,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像散了架,太阳穴突突直跳。锦书心疼地为她轻轻**太阳穴,小声嘀咕道:“小姐,这苏嬷嬷也太严厉了些,问得这般细致刁钻,简直像审犯人似的…小姐您何曾受过这样的罪…”

夏玉溪缓缓摇头,尽管疲惫,眼中却闪烁着清醒而坚定的光芒:“锦书,不可妄言。嬷嬷说得对,句句在理。是我以前…想得太简单,过得太安逸了。若连自己宫中这二十几号人都认不全、底细不清,若连每日吃穿用度的账目都看不明白、任由下人摆布,将来如何管理后宫成千上百的宫人?如何应对各宫主位、宗室命妇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能不让陛下为内廷之事分心?陛下…他这是在为我着想,是在为我铺路。”她顿了顿,声音虽轻却无比确定,“这条路,再难,我也要走下去,而且要走得稳稳当当。”

自此,夏玉溪的生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充实与压力之中。每日清晨,她不再只是对镜梳妆、挑选钗环,而是要先聆听苏嬷嬷讲解《女则》、《内训》中的精要,以及更为具体的宫廷礼仪规范,学习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品级的宫妃、宗室女眷、外命妇时,保持恰如其分的威仪与亲和,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与刁难。上午,她要跟着苏嬷嬷学习看账、核账,从最简单的算术开始,学习如何识别账目中的常见舞弊手法,如何对照市价评估采买物品的合理性,甚至亲自到小厨房查看送来的食材是否新鲜、足量,去库房清点器皿摆设,了解物品的保管、领取和报废流程。下午,她要反复背诵和默写漱玉轩的宫人名册,听苏嬷嬷讲解六宫二十四衙门(如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等)的大致架构、主要职能、现任掌事官员的背景与关系,以及前朝后宫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人情往来与利益纠葛,还有许多尘封的、却可能影响当下的宫廷往事与禁忌。

苏嬷嬷教学极其严格,一丝不苟,近乎苛刻。夏玉溪若在礼仪细节上稍有差错,或在账目核对中略有疏漏,抑或是对宫规掌故记忆不清,她并不会厉声斥责,但那平静无波的目光中微微透出的失望,那几不可察蹙起的眉头,以及那句“娘娘请再仔细想想”的平淡提醒,已足以让夏玉溪感到无地自容的羞愧,从而鞭策自己付出加倍的努力。然而,当夏玉溪经过努力终于有所进步,比如准确无误地核出一笔有问题的账目,或是流利地回答出某个复杂的人事问题时,苏嬷嬷也从不轻易夸赞,最多只是微微颔首,淡淡说一句“尚可”,便立刻转入下一项更艰深的内容。这种近乎冷酷的严厉,反而极大地激起了夏玉溪骨子里的好胜心与韧性,她如同最饥渴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一切对她来说陌生、繁琐却又至关重要的知识,常常熬夜苦读,反复练习,直到烛火燃尽。

慕容云泽偶尔会在政务间隙的深夜过来,有时会问起她的学业进展。夏玉溪便会将自己近日学到的内容、遇到的困惑、甚至是苏嬷嬷布置的难题一一告知。他会静静地听,很少打断,深邃的目光落在她因刻苦学习而略显清减却更显沉稳的面容上。偶尔,他会提出一两个关键性问题,切中要害,或给出一些高屋建瓴的建议,往往能让她茅塞顿开,看清问题的本质。他看到她眼底因熬夜留下的淡淡青黑,也看到她言谈举止间日渐增长的沉稳、自信与隐隐透出的威仪,心中既心疼又倍感欣慰。他知道,将她置于苏嬷嬷这样严苛到不近人情的教导下,是让她最快成长、最能锻炼出真正掌管六宫能力的唯一途径。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美丽、温婉、令他心动的皇后,更是一个能与他并肩而立、有能力、有魄力掌管好后宫这个复杂小朝廷、为他稳定内廷、让他无后顾之忧的贤内助和得力臂膀。

这一日,苏嬷嬷给夏玉溪出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核查尚服局为即将到来的先帝冥寿祭礼所需置办的一批祭器与特定规格布料所呈上的预算清单。这份清单项目繁多,涉及各种礼器、幡幢、帷帐、祭服等,金额巨大,条目复杂。

夏玉溪知道这是对她近期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她不敢怠慢,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照着内务府颁行的《宫闱用度则例》、往年前朝类似祭礼的旧档记录、甚至设法通过秦峰的关系,了解了当前市面上相关物料的大致价格区间,逐条仔细核对预算清单上的每一项内容。她反复演算,比对规格,质疑不合理的溢价,查找可能存在的重复计算或模糊条目。最终,她发现了几处价格明显偏离常规、以及一些将普通物料标注为稀缺品以抬高预算的疑点。她将自己的发现、计算过程、质疑理由以及建议的修正方案,用工整的小楷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份条理清晰的报告,呈给了苏嬷嬷。

苏嬷嬷接过那份墨迹未干的报告,戴上一副老花眼镜,一字一句,极其仔细地审阅了将近半个时辰。殿内静得只能听到烛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夏玉溪屏息凝神,心中忐忑不安。

终于,苏嬷嬷放下了报告,摘下了眼镜,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赞许之色。她将报告递还给夏玉溪,只说了言简意赅的两个字:“去问。”

夏玉溪瞬间明白了苏嬷嬷的意思。这不仅仅是核对账目,更是要她亲自去尚服局,与那些经验丰富、可能心存轻视的掌事女官面对面地对质。这是学习,是实践,更是她作为未来皇后,第一次在宫人面前展现能力、树立威仪的绝佳机会,也是一次不可避免的考验。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仔细收好报告,唤来锦书为她整理了一下略显素净的宫装,又请苏嬷嬷指派了一位熟悉尚服局事务、为人沉稳的掌事太监随行,一行人便朝着位于皇宫西侧的尚服局走去。

尚服局的掌事女官是一位姓郑的嬷嬷,年近四旬,在宫中经营多年,面色白皙,眼神精明,见到夏玉溪前来,虽依礼恭敬参拜,但言语间不免带着几分对这位年轻未来皇后的试探与隐隐的不以为然,态度看似恭顺,实则带着久居其位的倨傲。

夏玉溪稳住心神,努力回忆苏嬷嬷教导的仪态和语气,落座后,并未急于发难,而是先温和地询问了冥寿祭礼准备的总体情况,以示关怀。随后,她才不疾不徐地拿出那份预算清单,语气平和却异常清晰地将自己发现的几处问题逐一指出,并出示了她查证的依据——《宫闱则例》的相关条款、往年类似项目的花费记录、以及她对当前市价的合理推断。

起初,郑嬷嬷还试图以“今年物料稀缺、价格普遍上涨”、“此次祭礼规格要求高、工艺格外复杂”、“时间紧迫、需加急采办”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辩解和搪塞,言语间甚至带着一丝“娘娘久居深闺,恐不谙此道”的暗示。

然而,夏玉溪并未被她的气势压倒,她沉住气,按照苏嬷嬷教导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针对郑嬷嬷的每一个借口,都提出了更具体、更切中要害的追问。例如,质疑所谓“稀缺物料”是否真有据可查,加急费用是否合理合规,工艺复杂是否意味着所有基础物料都需要溢价。她语气始终平静,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引用的规章数据准确无误,目光沉静却坚定地直视着郑嬷嬷,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渐渐散发出来。

在夏玉溪接连几个切中要害、让她无法自圆其说的追问下,郑嬷嬷起初的从容渐渐消失,额角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也开始闪烁不定。她显然没料到这位看似柔弱年轻的未来皇后,对宫务和账目竟然如此精通,准备得如此充分,言辞如此犀利。最终,在夏玉溪摆出的确凿证据和冷静追问下,她不得不承认预算清单中确有“核算疏漏”、“考量不周”之处,并表示会立即重新核对,拟定更为准确、合理的预算方案,再行呈报。

从尚服局出来,初夏的阳光照在身上,夏玉溪却感觉自己的后背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内里的中衣都有些潮湿。但她的心中,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就感与力量感,仿佛打通了某种关窍。这是她第一次真正将所学付诸实践,独立面对并成功处理了一件具体的宫务难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威信。她真切地感受到,权力并非凭空而来,它建立在知识、智慧、勇气和严谨的基础之上。

当晚,慕容云泽难得在晚膳时分过来,神色虽疲惫,但眼神清明。夏玉溪将白日里去尚服局的事情,原原本本、不添油加醋地告诉了他。他静静地听着,偶尔端起茶盏抿一口,末了,深邃的目光落在她因兴奋和些许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扬起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的笑意,看着她,只说了四个字:“做得很好。”

没有过多的夸赞,没有浮华的辞藻,但这简单而郑重的四个字,却如同最温暖的阳光,瞬间照亮了夏玉溪的心田,充满了肯定、鼓励和难以言喻的暖意。她知道,她正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在他所期望的那条路上,尽管这条路布满荆棘,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

深宫的学习生涯,枯燥、严格、压力巨大,甚至有些压抑和孤独,但夏玉溪却在这日复一日、近乎严酷的锤炼与打磨中,悄然发生着由内而外的、深刻的蜕变。她褪去了少女时代最后的一丝天真、懵懂与依赖,眼神变得更加沉稳、清明、锐利,举止更加端庄、得体、从容,言谈间渐渐有了母仪天下者应有的气度、威仪与智慧。她开始真正理解,何为责任,何为权力,以及,站在慕容云泽那样一个身处权力巅峰、孤寂而复杂的帝王身边,需要怎样的坚韧、智慧、包容与无比强大的内心。孝期的长夜漫漫,等待的时光漫长,但学习的灯火,却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也一点点夯实着未来中宫不可动摇的基石。她知道,等待她的,不仅是两年多后那顶璀璨的凤冠和隆重的典礼,更是一条充满未知挑战、需要她步步为营、谨言慎行、不断学习的深宫之路。而她,别无选择,必须坚定地、勇敢地走下去。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