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

自从白鹭书院的白羽仙山长给那黑金炭题了“黑金火·茶之魄”的字后,这黑金碳的名声便在云槐县的文人圈里不胫而走。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崇实书院山长石坚的耳中。

石坚这人,性子急,脾气硬,但有个不大为人知的烦恼——他年纪大了,双眼有些迎风流泪的毛病。

偏偏他又极爱在冬日里煮茶论道,那红泥小炉虽好,可生火添炭时难免烟熏火燎,常常呛得他老泪纵横,甚是狼狈。

听闻白羽仙盛赞那黑金炭“毫无半点烟火杂味”,他立刻抓住了重点:“毫无半点烟火杂味”?

无烟?

石坚从书案后抬起头,看向正在汇报此事的管事,“此话当真?那炭果真无烟?”

“坊间确是这般传闻,还说白鹭书院因这炭,昨日举办的茶会都更显清雅了。”管事恭敬回答。

“快!”石山长立刻来了精神,也顾不得和白羽仙别苗头的那点微妙心思了。

“立刻派人去那店铺,买!多买些回来!咱们书院各讲堂、书房,尤其是我的茶室,都换上!”

然而,派去的仆役很快就悻悻而归,禀报说:“山长,那家店铺今日的黑金炭早已售罄,掌柜的说……每日限售五百斤,每人限购十斤,今日的份额早就卖完了。而且,那掌柜的说完就急匆匆关门了,说是过几日村中有喜,全体村民都要赶回去吃席,铺子要歇业几日。”

“什么?吃席?”

石坚一听,更是吹胡子瞪眼,“这……这炭火买卖还比不上他们吃席重要?岂有此理!”

他感觉自己被那点烟火气折磨得快要冒火的眼眶更难受了,想要的东西近在咫尺却得不到,还是因为这种理由,让他颇有些郁闷。

恰在此时,他的得意门生沈砚前来拜访。

师生二人叙话间,石坚难免又提起这桩“憾事”,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满和自嘲:

“……你说说,那白羽仙附庸风雅也就罢了,偏偏让他撞上这等好物,老夫我这实实在在需要的人,倒因为人家掌柜的要回乡吃席,求而不得!真是……”

他原本也只是闲聊抱怨,并未指望沈砚能做什么,沈砚安静听着,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并未多言,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没想到,当晚,崇实书院的门房便来通报,说是有个酒坊的掌柜,赶着两辆牛车,拉满了黑黝黝的木炭,指名道姓要送给石坚山长。

石坚疑惑地来到书院门口,只见一个满面红光的胖掌柜正搓着手,有些局促地等在寒风中,身旁的牛车上,堆满了扎得结结实实的麻袋。

“石……石山长?”胖掌柜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紧张得有些结巴,“小……小的是云槐县‘十里香’酒坊的掌柜,受……受人所托,给您送……送黑金炭来了。”

石坚看着那满满两牛车的黑金炭,远超白日里听闻的限购数量,心中已是惊诧不已,连忙问道:“掌柜的,快请起,不知这是何人所赠?老夫怎能平白受此厚礼?”

胖掌柜这才稍微顺了口气,解释道:“回山长的话,白日里有一位姓沈的公子,在小店买了两大车好酒,说是要送往桃源村贺喜。小的奉命押酒前去,到了桃源村,那场面真是热闹,全村都在吃流水席!酒送到后,村口的管事就安排了人,将这两车炭装好,让小的回来时顺路给您捎带到书院来。说是……说是沈公子吩咐的。其他的,小的便不知了。”

姓沈的公子?

桃源村?

石坚顿时恍然大悟!除了他那心思缜密、办事周到的得意门生沈砚,还能有谁?

早上他才随口一提,当晚这炭就直接从产地给他拉回来两整牛车!

这手笔,这效率!不愧是他石坚的得意门生!

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感和得意涌上心头,白日里那点郁闷顷刻间烟消云散,他仿佛已经能看到明日自己用这无烟的黑金炭煮茶,再无烟雾熏眼之苦的惬意景象。

再一想到白鹭书院的白羽仙,怕是还得每日派人去排队,守着那“限购十斤”的规矩……

石坚忍不住抚须,脸上露出压抑不住的笑容,最终化为一阵爽朗的大笑。

他心中得意万分,对着那胖掌柜也和颜悦色起来:“有劳掌柜的了!明**也送两坛梨花白到书院,找管事的结账。”

“是,明日一定送到。”胖掌柜笑得见牙不见眼。

第二日,青松书院内,严松龄也得知了消息。

他正伏案批阅学子们的课业,听得仆役低声回报,笔尖一顿。

“白羽仙题字推崇黑金木炭?石坚昨夜获赠两牛车黑金木炭?”

严松龄的第一反应是荒谬,“石坚老儿他不去琢磨如何治水修坝,倒有闲心品评起炭火来了?”

然而,汇报者紧接着补充道:“听闻那炭极耐烧,无烟无味,许多学子都说,用在书房夜读,极是方便,不必时时添炭,也无烟熏之苦。”

“不必时时添炭?无烟熏之苦?怪不得那石坚老儿要两牛车木炭囤着,他那迎风泪,一遇上烟火就跟刚哭过似的。”

严松龄常年伏案,深知冬日书房取暖的烦恼,添炭打断思路,烟味熏人头痛,若真有此种木炭,倒确实是……实用。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派人去寻那卖炭之处,采购一批回来,置于藏书楼及几位老夫子的书房试用。

若真如其所说,于治学有益,便可持续采买。”他一向务实,看重的是其对“正事”的效率提升,而非风雅虚名。

而瀚文书山的藏书海,则是在去书肆淘换旧书的路上,偶然听几个书生兴奋地讨论。

“……无烟耐烧!白羽仙山长那字,真是写到心里去了!”

“关键是耐烧啊!昨夜我点了一盆,竟支撑到我读完半卷《南华经》才需添换,且屋内毫无烟火气,今早起来喉咙舒爽得很!”

“也不知那桃源村的炭窑还招不招工,这炭如此抢手……”

藏书海听得津津有味,他对一切新奇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耐烧”、“无烟”、“利于夜读”,这几个优点瞬间击中了他。

他也常常埋首故纸堆直至深夜,深受炭烟熏燎和频繁起身添炭之苦。

“桃源村……黑金炭……”

他喃喃自语,转身就对随行弟子说,“先不去书肆了,我们去寻这卖炭的地方。若真这么好,咱们书院那几间老藏书阁冬日阴冷,正需此物护书防潮,也好让学子们安心夜读。”

在他眼中,这炭火的实用性直接关联到了他的宝贝书籍和学子的求知环境。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