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1848大清烧炭工》最新章节。

();

彭刚、冯云山、胡以晃一路追击清军至蒙圩。

乌兰泰、惠庆、江忠源等人已带清军援兵主力星夜撤回桂平城。

彭刚等人抵达蒙圩的时候,只在蒙圩抓到了四百多名要钱不要命,仍然滞留蒙圩奸**掳掠的东勇和广东绿营兵。

最高级别的绿营军官也只抓到了两名守备。

左军过往毙俘总兵、副将、参将级别的绿营高官不在少数。

守备这等入门的绿营中层军官,激不起彭刚太大的兴趣,只能说聊胜于无罢了。

此行收获最大的不是抓了多少清军俘虏,而是屡遭兵燹,不堪清军之扰的蒙圩百姓,有四千人愿意跟着太平军走。

老实说,让江忠源和乌兰泰跑了,彭刚还是有些懊恼。

只恨当初没能早点抵达伯公坳,取得更大的战果。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懊悔也没什么用,彭刚等人只能收拢部队回窑屈冲和石达开、秦日昌、罗大纲会攻张必禄。

随着左军和后军主力回师窑屈冲,张必禄最后一丝的希望被掐灭。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张必禄清楚教匪军能从容地回师包围他们意味着什么。

肯定是从桂平来的援兵被教匪击退了。

接下来突围只能依靠他们自己。

张必禄前前后后进行了四次突围的尝试,都未竟成功。

不仅困守山头的清军兵丁乡勇们士气低迷,连张必禄本人感到有些丧气。

闵正文的桂柳兵受困之时,山头上的草木尚且繁盛,不适合**。

大藤峡一战后,山头上的乔木不是被山上的桂柳兵伐了做拒马滚木、当柴火烧,就是在战后被太平军砍了做棺材。

及至张必禄带兵上山时,山上的草木已经变得十分稀疏,尤其是山头,几乎是**在外,已无太多遮挡。

太平军把从乌兰泰手里缴获来的十四门重炮拉到山下,就着缴获的弹药对山上的清军发炮。

隆隆的炮声不仅不断杀伤着山头上已经穷途末路的清军,也在摧毁着清军脆弱的心理防线。

每次炮击结束,彭刚都让人向山顶上的清军喊话,质问他们为何不远千百里,背井离乡来广西打一场和他们毫不相干的战争。

并且表示山上的清军兵丁乡勇,只要愿意投降,他们可以宽大处理,随时欢迎他们下山投降。

浔州协左营是绿营的本地兵,张必禄所招募的团练大多是本地人,张必禄平日里御下有方。

根据秦日昌的反映,张必禄所带来的黔军旧部和川兵纪律还不错。

彭刚确实是真心实意想收服张必禄麾下的这些西南百战悍卒,没打算杀他们。

当天夜里,浔州协左营都司黄震岳、左营千总陈兴旺便带着一百八十二名浔州协的绿营兵下山向太平军投降。

黄震岳和陈兴旺都认识彭刚,和彭刚打过交道。知道彭刚向来言出必行,信守承诺,他们投降后,彭刚不会太为难他们。

横竖都是死,与其在山上受困等死,不如赌一赌彭刚的人品,下山投降。

投降之风一开,第二天,又有一百二十四名浔州协绿营兵和四百三十八名当地团练选择下山向太平军投降。

“投降的全是浔州协绿营和本地征募的乡勇团练,无一人是张必禄的黔军老部下和家乡的川兵。”彭刚望着对面的山头感慨道,“张必禄确实带兵有方。”

不是所有将领都能做到在绝境中仍旧能有两千多名旧部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

单凭这一点,张必禄确实无愧当世绿营第一名将之名。

“清军士气低落,逃兵众多,不如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拿下山头,全歼清军?”休息了两天,体力逐渐恢复的罗大纲兴冲冲地说道。“我愿带艇营攻上山去!”

“东线清军没有再派援兵的迹象,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何要强攻?”彭刚摇摇头说道。

山头上的清军士气低迷归士气低迷。

可不代表他们没有还手的能力,强攻固然能拿下山头,全歼清军,只是太平军的伤亡也不会小。

黔兵和川兵的俘虏彭刚都有,尤其是黔兵俘虏。

彭刚的战俘营中,人数最多的绿营俘虏就是黔兵俘虏。

彭刚已遣人将之前俘虏的黔兵、川兵俘虏送到窑屈冲。

此前归降俘虏的黔军将领也在赶来的路上。

等这些人到了,彭刚就给山头上的黔兵、川兵来个四面黔歌和四面川歌。

如果连攻心都未能拿下对面山头上的黔兵和川兵,再强攻也不迟。

而且等到那时,张必禄所部清军随行携带的干粮也差不多该吃完了,那时候强攻山头太平军的损失也更小。

在黔兵川兵俘虏送抵之前,彭刚先让已经下山归降的浔州协绿营兵和本地乡勇团练对着山头唱本地的山歌民谣,以摧毁张必禄军中浔州协左营和本地乡勇团练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鼓励他们下山投降。

第三天,前贵州清江协千总杨虎威,把总王智,古州镇总兵李瑞来到了窑屈冲。

所不同的是,杨虎威和王智是三里墟一战主动归顺,他们的身份是新成立的左军黔营的营长和连长。

只是当下黔营人数不满百人,也不承担作战任务,还处于受训改造阶段。

李瑞暂未归顺,仍旧是战俘营里的俘虏。

获悉张必禄被太平军围困在对面山头。

杨虎威、王智、李瑞三人都很惊讶。

张必禄退休前干的最后一任提督是贵州提督。

张必禄在任的时候,他们三人都在黔营绿营中供职。

张必禄提督贵州时带他们平过贵州苗人土司叛乱,是他们跟过的所有提督中,能力最强的一位。

太平军居然能把张必禄的兵马给围困住,李瑞内心的想法出现了动摇。

连张必禄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说明大清八十万绿营,已经没有任何一支绿营,任何一个绿营将领能制约的了太平军。

“你们三人谁愿当我的信使,替我劝降张必禄?”彭刚写好给张必禄的劝降信,环顾三位前黔营绿营的军官,问道。

李瑞略一犹豫,站了出来说道:“李某愿意一试,只是以李某对张军门的了解,张军门是不会投降的,彭将军还是别抱太大的期望为好。”

“无妨,姑且一试。”彭刚把信塞给了李瑞。

李瑞揣着彭刚塞给他的信上山了。

李瑞走后,彭刚带着杨虎威和王智审讯出自张必禄麾下的六十四名黔营、川营绿营俘虏,了解张必禄麾下黔营、川营士兵的情况,好对症下药,看人点歌。

贵州绿营的情况比广西绿营复杂的多。

贵州绿营的族群构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殊性。

清廷对黔军事政策的核心策略是“以汉制苗,以苗辅汉”,造成了多民族混编的军事体系。

不过满人也在黔营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清廷很喜欢在贵州绿营安排满蒙八旗的高级将领。

不久前死在武宣城内伊克坦布,就是贵州绿营的清江协副将。

此时贵州四镇总兵有两镇总兵出自满蒙八旗,六协副将有三协出自满蒙八旗。

半数贵州绿营的高级军官都是满蒙八旗的人。

说到底,清廷还是既信不过西南的土司,又信不过西南的汉人,才会做出如此拧巴的安排。

贵州绿营除了绿营常规的镇标、协标、汛塘之外,黔、川绿营大兴屯田,有相当数量的屯弁。

其中镇标、协标的绿营黔兵多驻扎于贵阳、安顺、遵义这些大坝子,兵源以汉人为主。

汛塘、屯堡的绿营则以苗、侗二族的绿营兵为主。

苗兵人数占黔营的三成,仅次于黔营汉兵。

贵州绿营在山地作战中,十分依赖本地的苗兵。

彭刚听到苗兵占比如此之高时不由得心头一紧。

不会张必禄带来的黔兵有很多是苗兵吧?

彭刚俘虏的古州镇黔营,有四成俘虏都是苗兵俘虏。

彭刚愿意接纳其他族群的俘虏,左军中也有少量的壮兵、瑶兵。

只是相较汉兵俘虏而言,其他族群的俘虏很多语言不通,改造起来比较费时费精力。

他现在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时间于他而言很宝贵。

如果有的选择,他肯定是更愿意接受改造起来更快更方便的汉兵俘虏。

在得知张必禄带来的黔营多来自贵阳、安顺、遵义等地,以镇标、各府协标兵为主,多是汉人。

彭刚这才长舒一口气。

不多时,李瑞从山上回来了。

张必禄已经看过彭刚写给他的信,仍旧不愿投降。

张必禄不愿降,乃意料之中事,彭刚内心没有太大的波澜。

绿营兵从本地招募,军官却是流动的。

杨虎威和王智虽然在清江协供职,不过他们两人一个是贵阳人,一个是安顺人,会唱本地的山歌民谣。

彭刚让他们两个带着会唱歌的四十多名黔兵俘虏对着山头上的黔军唱家乡的歌谣。

左军黔营缺少合格的兵源。

如果能收降张必禄麾下以汉人为主的黔兵,黔营将获得大量优质的兵源!

杨虎威和王智非常兴奋,唱起歌来格外的卖力。

山中响起阵阵若有若无的歌声,极低,极远,却又令人心悸地熟悉。

起初是一人轻哼,继而数声附和,旋律断断续续,如幽灵般在大藤峡上空回荡。

那是黔地和蜀地的歌谣。

听到家乡的歌曲,山头上的黔军士卒纷纷起身,循声望去。

山歌悠悠自南方的敌军军营传来。

一阵山风卷过,歌声随风蔓延开来,从南方一路回荡到北面的崖顶,随后是另一支蜀音小调。

听着听着,越来越多绝境之中的黔兵川兵不受控制地哭出声,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起来。

很快,一人之唱变成多人齐声应和。

张必禄听得神情骤变,脸色青白交杂。

他出帅帐巡视了一圈,在擦枪、磨刃的人越来越少,唱歌的人越来越多。

许多川黔士卒眼神虚浮,眼眶塌陷,望向远山,望向雾霭深处,像在辨认方向,又像什么都看不见。

这些黔歌川曲,威力比重炮的炮弹要大得多。

张必禄心知军心已经不可用。

想到突围时所携带的干粮这几天也吃得差不多了,张必禄愈发心烦意乱。

回到帅帐,张必禄重新打开彭刚送来的信件,回想着李瑞和他说的短毛教匪善待俘虏之事。

内心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张必禄还是写了一封书信,喊来黔营的遵义协副将常胜。

常胜是他的四川老乡。

这次入桂,川黔两地绿营实在无将可点,张必禄这才点了常胜随他入桂剿教匪。

只是两人都没想到,剿着剿着,他们反被教匪给包围了。

“常胜,你带着黔营和川营的老兄弟下山吧,给我这个老头子陪葬,不值当。”张必禄郑重地把信交给常胜。

“我白日观前古州镇总兵李瑞说话时的神态,他不是被胁迫的,也没有说谎,短毛确实不杀降。你们没劫掠过浔州府的村墟,短毛不会为难你们的。”

在绿营浸**了大半辈子,当了大半辈子的绿营军官。

看穿一个前绿营军官有没有说谎的本事,张必禄还是有的。

“军门!卑职愿带着老兄弟再冲一次,带军门突出教匪重围!”常胜痛哭流涕地跪在张必禄面前,表示愿意再尝试突围。

突围?

有突围成功的希望,张必禄又何尝不想拼一把?

但长毛短毛们早已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川黔两营的是士卒思乡心切,士气情绪低落,早没了前几日的心气。

短毛又不断让人喊话,质问川黔两营的士卒为什么不远千里,背井离乡来到广西作战。

这个问题都快把张必禄本人给问住了。

除了忠君报国,君命难违,张必禄想不出更好的理由说服自己为什么已经退休,快要入土了还要来广西蹚这趟浑水。

不回答好这个问题,川黔两营的士卒不会再像以往一样用命。

深处绝境,看不到突围成功的希望。

在这种境况下张必禄能给川黔两营士卒的答案是十分苍白无力的,无法说服思乡心切的川黔两营士卒。

大犒三军?

川黔两营的军粮皆已见底,张必禄现在唯一能拿出犒劳将士们的东西只有银子。

可身陷重围,银子又没处花,也不能吃。

“我意已决,你带着信下山,告诉教匪头目,我只有一个要求,川黔两营士卒只向短毛投降,短毛教匪匪首彭刚若能答应我们川黔两营的士卒投降后不杀降,放我们的士卒回乡,我愿降。”

张必禄打断常胜,让常胜带着信下山和太平军商谈投降事宜。

(本章完)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1848大清烧炭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