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最新章节。

();

临近年关,寒风呼啸,但西尧重工的车间里却热火朝天。

郑昊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下面忙碌的工人们,心中满是感慨。一年半的时间,西尧重工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成为县里的明星企业。

"昊子,账算出来了。"郑建国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沓账本,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你猜猜今年我们赚了多少?"

郑昊转过身来,笑道:"看你这表情,肯定不少。"

"从5月份正式投产到现在,七个半月,咱们的纯利润是——"郑建国故意停顿了一下,"78万3千块!"

即使郑昊心里有数,听到这个数字还是吃了一惊。要知道,这可是1979年,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三十多块钱。

"拖拉机方面,咱们总共生产了1850台,每台净利润420块。汽车这边虽然刚起步,但也生产了280台,每台净利润380块。"郑建国一边说一边翻账本,"最关键的是,订单已经排到明年6月份了!"

郑昊点点头,走到墙上的大地图前。上面插满了小红旗,每一面旗子代表一个销售点。从山东本省到河北、河南、江苏,产品销售网络越来越大。

"明年的目标呢?"郑昊问道。

"王师傅他们商量过了,拖拉机月产能可以提升到350台,汽车如果四轮车项目成功,月产能能达到150台。"郑建国合上账本,"按这个计算,明年咱们的利润能突破200万!"

正说着,王师傅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图纸:"昊子,四轮农用车的设计图改完了,你看看。"

郑昊接过图纸仔细看着。相比三轮车,四轮车的结构更复杂,但载重量能提升到2吨,稳定性也更好。

"发动机还是用潍坊柴油机厂的?"

"对,4105发动机完全够用。变速箱咱们自己做,车架也是自己焊接。"王师傅指着图纸说,"材料成本比三轮车高800块,但售价能定到6500,利润反而更高。"

郑昊满意地点头:"那就这么定了。年后就开始试制,争取3月份能批量生产。"

傍晚时分,郑昊召集所有中层干部开会。小小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王师傅、张国强、王家祥、刘师傅、李工程师、老张师傅、老马师傅,还有新来的几个汽车技术工人。

"同志们,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咱们西尧重工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是全县的明星企业。"郑昊环视一圈,"但是成绩属于过去,我想听听大家对明年的想法。"

张国强第一个发言:"我觉得咱们应该在管理上下功夫。现在工人多了,靠人情管理不行了,得建立规章制度。"

王家祥接着说:"技术方面,四轮车项目是重点,但我建议咱们也要考虑小货车。现在个体户越来越多,对小货车需求很大。"

老张师傅推了推眼镜:"数控技术咱们得跟上。我听说国外已经开始用计算机控制机床了,咱们虽然现在用不上,但得有这个意识。"

李工程师说道:"发动机技术咱们不能总依赖别人。我建议明年成立发动机研发小组,争取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郑昊一一记录下来。这些建议都很中肯,也符合他心里的规划。

"好,大家说得都很好。"郑昊合上笔记本,"明年咱们的目标就是:生产规模化、管理制度化、技术自主化。今年过年,每个人都奖励一个月工资,大家回去好好准备,年后咱们大干一场!"

掌声在小小的会议室里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干劲和希望。

第二天一早,郑昊照例去村里走走。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解村民们的想法和需求。

刚出厂门,就看到村口新修的石子路上,郑大牛正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往家走。

"大牛,新买的车?"郑昊走过去问道。

郑大牛憨厚地笑着:"昊子哥,这是我攒了五个月工资买的。凤凰牌,花了180块呢!"他小心翼翼地擦着车把手,"我妈说,有了自行车,以后去镇上买东西就方便多了。"

郑昊点点头。郑大牛在厂里是个勤快人,月工资75块,算是村里的高收入了。

继续往村里走,变化随处可见。原来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铺上了石子,下雨天不再泥泞难行。村民们的房子也有了变化,原来的茅草房顶换成了瓦片,墙面也刷得白白净净。

最明显的变化是电线杆。去年村里还是点煤油灯,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电。晚上的时候,整个村子灯火通明,跟县城差不多。

走到村中心,正碰上村支书李大海和村长王大力在商量事情。

"昊子来了!"李大海老远就招手,"正好,我们商量明年的发展计划,你也听听。"

郑昊走过去,发现他们手里拿着一张规划图。

"这是县里给咱们批的新村建设规划。"王大力指着图纸说,"明年要修水泥路,从村口一直修到后山。还要建一个文化站,里面有图书室、广播室。"

李大海补充道:"最重要的是,县里同意咱们建一个农贸市场。现在周边几个村的人都来咱们这买东西,但没个像样的地方。"

郑昊仔细看了看规划图。整个规划很合理,既保持了农村特色,又有现代化的设施。

"资金方面有问题吗?"郑昊问道。

"县里拨款15万,咱们村集体出5万,剩下的10万——"李大海有些不好意思,"想问问你们厂能不能支持一下。毕竟这些设施建好了,对工厂也有好处。"

郑昊没有犹豫:"没问题,10万块钱厂里出了。不过我有个建议,文化站里能不能加个技术培训室?现在工人们都想学技术,有个专门的地方更好。"

"这个想法好!"王大力拍手说,"正好赵老师也说要办夜校,有了培训室就更方便了。"

说起赵晓兰,郑昊心里一暖。自从她回到村小学后,不仅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主动给工人们补习文化课。现在厂里扫盲率已经超过80%,在全县都是先进的。

正说着话,远处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是晓兰在教孩子们背《千字文》呢。"李大海笑道,"现在咱们村的孩子,个个都聪明着呢。县里的统考,咱们村小学排第二名!"

郑昊心里更加温暖。赵晓兰不仅是个好老师,更是他事业上的好伙伴。这段时间她帮着厂里培训工人,还协助建立工人档案,贡献很大。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