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最新章节。

();

工人们都很配合,遇到问题就停下来检查,直到合格才继续。

半年后后,在郑昊的指导下,第一批五辆车生产完成。虽然比计划慢了一些,但质量很好。

"昊子,这批车的质量比样车还好。"王师傅检查后说。

"那就好。"郑昊松了口气,"通知预订的客户,可以来提车了。"

第一位客户是邻村的运输专业户老李。他看到车后很满意。

"这车看起来不错,能拉多少货?"

"正常情况下一吨没问题,路况好的话可以拉更多。"

"那我试试。"

老李开着车拉了一车砖头,跑了五十里路。回来后竖起大拇指。

"好车!比我想象的还好用。"

有了第一个满意的客户,后面的销售就容易了。口碑相传,订单越来越多。

这天晚上,赵晓兰来厂里看汽车生产。

"昊哥,看着这些汽车从你们手里造出来,真是神奇。"她感叹。

"还只是开始,"郑昊说,"将来我们要造更多种类的汽车。"

"你总是不满足现状,"赵晓兰笑道,"这样很好,有目标才有动力。"

"有你的支持,我更有动力。"郑昊看着她说。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虽然没有更多的话语,但彼此的心意都明白了。

进入新年后,西尧重工的生意真是越来越红火。

拖拉机的订单依然源源不断,汽车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四弟,这个月咱们总共卖了二百三十台拖拉机,三十五辆汽车。"郑建军拿着账本汇报,"总收入二十二万,纯利润九万八千。"

听到这个数字,办公室里的人都激动了。

"快十万了!"王师傅感叹,"以前想都不敢想。"

确实,月利润接近十万,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天文数字。

"不过成本也在上涨,"郑建军继续说,"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也增加了。"

现在西尧重工有一百二十个工人,月工资支出就要八千多块。加上原材料、设备折旧等,每月成本确实不少。

"成本上涨是正常的,"郑昊说,"关键是利润率要保持合理水平。"

"现在的利润率大概是多少?"张国强问。

"大概35%,算是很健康的水平。"郑建军回答。

正说着,老王头急匆匆跑进来。

"郑厂长,大消息!省农机公司要和咱们签长期供货合同!"

"什么合同?"郑昊来了兴趣。

"三年合同,每年供应一千台拖拉机,价格比现在高5%。"老王头兴奋地说。

"一千台?"大家都吃了一惊。

"对!他们说咱们的产品质量好,信誉也好,想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有了稳定的大客户,就不用担心销路了。

"他们什么时候签合同?"郑昊问。

"下个星期,省公司的经理亲自过来签约。"

"那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

与此同时,汽车的销售也有了新进展。

"昊哥,济南那边来了个经销商,想代理咱们的汽车。"张国强汇报。

"什么背景?"

"开汽车修理厂的,在当地很有名气。他觉得咱们的三轮车很有前景,想在济南地区代理销售。"

"条件怎么样?"

"他要求独家代理,但保证每月销售不少于二十辆。"

郑昊想了想,"可以试试。不过要签好合同,保证质量和售后服务。"

有了济南的经销商,汽车的销路更广了。很快,青岛、烟台也有经销商主动联系。

"看来咱们的汽车确实有市场。"王家祥高兴地说。

"市场是有,但咱们的产能跟不上。"郑昊有些担心,"现在一个月只能生产四十辆汽车,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那就再扩产?"

"得考虑投资和风险。"郑昊谨慎地说,"扩产需要大量资金,万一市场变化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难题。扩产需要投资,但市场的未来谁也说不准。

"我觉得可以分步扩产,"老张师傅建议,"先小步快跑,看市场反应再决定。"

"这个建议好。"郑昊点头,"咱们先增加一条汽车生产线,月产能提高到八十辆。"

扩产的同时,产品改进也在继续。

"昊子,我有个想法,"王家祥说,"咱们能不能开发四轮农用车?"

"四轮的?"

"对,四轮更稳定,载重量也能更大。"

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三轮车虽然便宜,但稳定性确实不如四轮车。

"可以研发,但要做好市场调研。"郑昊同意。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也提上了日程。

"咱们现在缺技术骨干,"王师傅说,"老师傅就那几个,新工人还需要培养。"

"那就办培训班,"郑昊决定,"选一些有潜力的工人重点培养。"

培训班很快开起来了。每天晚上,选出来的二十个工人都要到培训室学习。

"今天学习发动机原理,"老张师傅给他们上课,"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必须搞懂它的工作原理。"

"明天学习电路系统,"刘师傅接着说,"现在汽车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路知识很重要。"

工人们学得很认真,知道这是提高技术水平的好机会。

"师傅,这个原理我不太明白,能再讲一遍吗?"

"师傅,这个故障应该怎么排除?"

"师傅,我想多学点技术,以后当技术员。"

看着工人们的学习热情,郑昊很欣慰。有了这些技术骨干,企业的发展就有了保障。

这期间,赵晓兰的培训基地也正式开班了。

"第一期学员二十个人,都是周边村庄的农民。"她向郑昊汇报,"主要学习农机操作和维护。"

"效果怎么样?"

"很好!农民们学得很认真,都想掌握新技术。"赵晓兰高兴地说。

"那就好。咱们的培训基地和工厂结合起来,既能培养人才,也能推广技术。"

培训基地的成功,让郑昊对教育培训更加重视。

"晓兰,你觉得咱们应该扩大培训规模吗?"

"我觉得应该。"赵晓兰想了想说,"现在农村很需要技术人才,咱们有责任培养更多的人。"

"那就扩大吧。下期招四十个学员,分两个班。"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西尧重工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听说西尧重工现在是全县最大的企业了?"

"不光是全县,全市都有名!"

"昊子真厉害,带着全村人发财。"

"我儿子也想到西尧重工干活,不知道还招不招人。"

村民们的生活也因为西尧重工而改变。在厂里上班的工人,月收入比种地高几倍。就算不在厂里上班的,也能从运输、餐饮等相关行业中受益。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