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十里长街送楚王!万民伞!荥阳郑氏的抉择!(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最新章节。
这一日。
辰时。
玉城县衙。
李逸开口对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说道:
“岳县令,接下来玉城县的赈灾之事,就交给你负责了,务必要确保灾民得到充分赈济。”
“请楚王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办好此事!”
这个男子郑重无比的回道。
此人名为岳城,乃是新任玉城县的县令。
听到岳城的表态,李逸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几日,岳城一直跟在他身边逐步接手玉城县的各项赈灾工作。
对于岳城的表现,李逸还是比较满意的。
根据他的判断,岳城是个办实事的人。
叮嘱完岳城之后,李逸转头问苏定方与程处默说道:
“都准备好了吗?”
“回禀殿下,全都准备妥当了,随时可以出发。”
苏定方与程处默齐声回道。
李逸微微颔首:
“那便出发吧!”
今日,他便要带着朝廷赈灾队伍离开玉城县,前往灾情最严重的河南郡。
李逸等人刚走出县衙大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
从县衙门口一直延伸,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站满了百姓。
男女老少,人头攒动,却出奇地安静,只偶尔传来孩童的小声嘀咕。
看着如此一幕,李逸愣了一下。
好家伙,这莫非是要来一出十里长街送楚王?
便在此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楚王殿下出来了!”
话音落下,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百姓们纷纷向前涌去,却又在士兵的指引下,自觉维持着秩序,只是眼神中满是不舍与感激。
几个孩童率先捧着画卷跑了过来。
最大的孩童仰着小脸,大声说道:
“楚王殿下,这是我们送给您的画。”
“我们会听您的话,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长大参加科举,做个帮百姓的好官!”
李逸弯腰接过画卷,打开一看。
画工很稚嫩,基本就是简单无比的线条。
内容是一个身着亲王服的人,正亲手将粮食递给灾民,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楚王英明”四个字。
看完画,李逸伸手摸了摸几个小孩的头,笑着说道:
“画得真好!你们有这份心,我很开心。”
“你们一定要记得我的话,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好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做事。”
“谨遵楚王殿下教诲!”
几个小孩装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童声童气的回道。
在这几个小孩之后,几位老人捧着一把巨大的伞走了过来。
领头的老人须发皆白,双手托着伞柄,脚步虽缓却格外郑重:
“楚王殿下,这是俺们灾民连夜赶制的万民伞。”
“伞面上绣着所有灾民的名字,每一户都记着您的恩情。”
“是您斩了**,还了俺们公道;是您开仓放粮,救了俺们性命。”
“这伞虽不金贵,却能为您遮风挡雨,也盼着您日后常回玉城县看看!”
“还请楚王殿下不要嫌弃!”
“老丈言重了,这是你们的心意,我岂会嫌弃。”
李逸郑重地接过这把万民伞,入手微沉,却仿佛握住了玉城县灾民们沉甸甸的心意。
这把万民伞,伞面是粗布缝的,却洗得干干净净,上面的名字用红丝线绣成,虽不工整却格外用心。
“多谢乡亲们!这把万民伞,本王定会好好珍藏!”
李逸看着灾民们,真正承诺道。
这些灾民们闻言,纷纷鼓掌欢呼,不少人眼中甚至泛起了泪光。
李逸处死了不管灾民们死活的**,并让灾民们过上了温饱日子,这些灾民们心中对李逸无比感激。
程处默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低声对苏定方感慨了一句:
“末将从军多年,见过不少权贵出行的场面,却从未见过百姓如此真心待一位亲王。”
“殿下这段时间为灾民奔波,连觉都睡不安稳,如今能得百姓这般相待,所有辛苦都值了!”
苏定方点了点头,附和道:
“是啊!想当初离开长安之时,末将还担心殿下年轻,镇不住地方**。”
“可这几日看下来,殿下不仅有魄力斩**,更有仁心护百姓。”
“百姓心中有杆秤,谁真心待他们,他们就真心敬谁。”
“有这样爱民如子的楚王殿下,是我大唐之幸,更是百姓之福啊!”
听到两人的对话,一旁的士兵们也纷纷点头。
他们此时竟也生出了几分自豪,能跟着心系百姓的楚王殿下做事,是他们的荣幸。
李逸与灾民们寒暄片刻,见时辰不早,便对着灾民们高声说道:
“乡亲们,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出发去河南郡赈灾了,那里还有很多灾民在等着本王。”
“你们放心,新县令已经到任,他会继续帮大家重建家园,本王也会时常派人来查看你们的情况。”
“待河南郡灾情平定,本王若有机会,定会再来看望大家!”
听见李逸这番话,这些灾民们弯腰作揖行礼,齐声喊道:
“恭送楚王殿下!”
“殿下一路平安!”
“殿下多保重!”
“别忘了俺们玉城百姓!”
灾民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在灾民们的送别之中,李逸率领队伍缓缓朝着城门口出发。
灾民们跟在队伍两侧,一边走一边挥手,不少人还跟着队伍走了很远。
直到队伍走出城门,百姓们仍站在城门口,望着队伍远去的方向,久久不愿散去。
李逸回头望去,还能看到城门口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
见此情景,李逸心有所感。
这便是百姓的心意,简单而纯粹,却也最能触动人心。
他转头对苏定方感慨了一句:
“苏将军,你看,百姓要的不多,不过是一份安稳,一份公道。”
“咱们这趟赈灾,便是要为他们守住这份安稳与公道。”
程处默拱手应道:
“末将明白!定会追随殿下平定灾情,护百姓周全!”
……
荥阳。
荥阳郑氏祖宅的议事堂内,烛火通明。
族长郑元璹与族中族老齐聚一堂。
而他们之所以会聚在一起,是为了商议一件大事。
郑元璹目光扫过堂下众人:
“世明在长安与楚王李逸约定,捐三万石粮食赈灾,以缓和双方旧怨。”
“此事关乎家族根基,今日请诸位来,便是要议出个章程。”
坐在左侧首位的郑元昌,是郑元璹的亲弟,性子一向谨慎。
闻言,他率先开口道:
“大哥,三万石可不是小数目!”
“咱们祖宅周边的粮庄,加上洛阳、许昌的分庄,总存粮也才十万石,一下捐出近三成,是不是太多了?”
“眼下水灾泛滥,粮食被毁,一下捐出去这么多粮食,万一遇到什么危机,就麻烦了。”
“元昌说得对!”
负责粮庄调度的族老郑德昌立刻附和。
接着,他又补充道:
“更要紧的是,荥阳到河南郡虽只有百十里路,但最近流民遍地,粮车需派私兵护送,光是车马损耗和护卫开销,就得折损数百石粮食的价值。”
“楚王一句话,就让咱们平白受这损失,依我看,不如回信婉拒。”
“咱们荥阳郑氏历经几朝,数百年不衰,难道还怕一个刚回皇室的楚王吗?”
两人这话一出,堂下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族老郑修文捋着胡须,语气带着几分傲气:
“此前万和商会之事,本就是楚王小题大做。”
“如今他借赈灾要粮,分明是拿捏咱们!”
“若是真捐了粮,传出去,其他世家还当咱们荥阳郑氏怕了他,荥阳郑氏的颜面何存?”
郑元璹沉默片刻,开口问郑元和道:
“元和,你掌管田产多年,说说你的看法,这三万石粮食,咱们捐得起吗?”
郑元和沉吟片刻,回道:
“祖宅主粮庄现存陈粮四万石,洛阳分庄有两万石,若是只捐陈粮,倒也问题不大。”
“可问题是,楚王要粮是为了赈灾,若是粮食送到河南郡,他借着‘核查赈灾粮品质’的由头挑刺,或是日后再以此为把柄,盯着咱们的粮庄不放,咱们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正是我担心的。”
郑元璹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叹了一口气:
“但世明在信中说,楚王拒绝了他准备的珍宝赔罪礼,偏偏要粮食。”
“我觉得,他要的不是财物,是咱们郑氏的态度。”
“如今楚王手握河南道赈灾的先斩后奏之权,咱们的粮庄、商铺全在他的管辖范围内,若是拒绝,他随便找个‘粮庄囤粮不赈’的由头查咱们,损失的可就不止三万石粮食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族老:
“咱们捐粮,表面是赔罪,实则是为家族避祸。”
“河南道灾民遍地,咱们从荥阳调陈粮过去,既能落个‘心系桑梓’的美名,让陛下看到咱们的担当,还能让楚王看看咱们荥阳郑氏在河南道的影响力!”
“让楚王知道,我们荥阳郑氏也不是软柿子!”
“可颜面呢?”
郑修文仍不服气,“咱们郑氏的名声,不是靠捐粮换来的!”
“颜面是靠实力撑的,不是靠傲气。”
郑元璹语气斩钉截铁地说道:
“若是与楚王硬抗,丢了粮庄、损了产业,那才是真的没颜面!”
“元和,你明日就去主粮庄,清点陈粮,按河南郡赈灾点的需求分装;”
“德昌,你从家族私兵中抽调二百人人,负责护送粮车,务必在十日之内将粮食送到河南郡。”
郑元和虽仍有顾虑,但见郑元璹态度坚决,只得躬身应道:“是,大哥。”
郑德昌也收起账册,点头道:“属下这就去安排护卫。”
看见郑元璹的态度异常坚决,议事堂内各位族老的反对声渐渐平息。
散会之后,郑元璹站在窗前,望着夜空,心中暗道:
“我荥阳郑氏能延续数百年,靠的从不是一时强硬,而是审时度势的智慧。”
“如果能用三万石粮食换来与楚王和解,倒也值得!”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