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最新章节。

礼部侍郎的话音刚落。

一道明黄色身影便踏着晨光,从宫门外缓步而来。

此人,正是今日大典的主角:二皇子李逸!

只见他穿着皇子专属的明黄锦袍,袍身用金线绣着五爪团龙纹,龙鳞层层叠叠,在光线下似要腾跃而出。

他的腰间,系着赤金镶嵌东珠的玉带,玉带正中悬挂着一枚和田白玉麒麟佩。

行走间玉佩轻叩,声响清越却不张扬。

李逸的步伐稳而不滞,每一步都贴合着丹陛前青砖的纹路。

他走在铺在地面的锦毯上,没有丝毫局促,显得沉稳无比。

看着身形挺拔、丰神俊朗、行走自如的李逸,无论是皇室宗亲们,还是文武群臣们,都暗自称赞。

在今日大典之前,他们就已经知晓李逸这个二皇子的存在,还知道了李逸为朝廷立下的种种功绩。

虽然有不少人因此很欣赏李逸,但因为李逸毕竟是在民间长大的,他们觉得李逸今日在大典上可能会紧张、会惶恐,会表现出有一些局促不安。

然而。

这些人现在发现,他们都想错了。

李逸太镇定、太沉稳了,简直就跟天生的上位者一样。

“二皇子真是非凡之人!”

不少皇族宗室与文武臣子在心中赞叹了一句。

“我这二哥,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

皇族宗室队伍中,作为一个颜值并不出众的胖子,越王李泰不无嫉妒地在心中嘟囔了一句。

李逸行至殿门处的丹陛之下,锦毯在此处转折向上,与殿内丹陛上的明黄织金毯无缝衔接。

他停下脚步,抬手轻轻理了理锦袍前襟垂落的龙纹流苏,而后昂首迈入太极殿。

跟在李逸身后,皇家宗室与文武群臣们也依次走入了太极殿。

在殿中的御座之上。

李世民身着十二章纹明黄龙袍,目光沉静地看着缓步进入殿中的李逸,眼底藏着许多期许。

他有一种感觉,未来李逸会带给大唐更多的惊喜。

在李世民的注视下,李逸走到大殿中央,规规矩矩朝着李世民行礼参拜:

“臣李逸,参见陛下!”

正式场合要称职务,所以现在他得自称臣,得称呼李世民为陛下。

李世民看着李逸,沉声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

“宣旨。”

闻言,站在殿侧的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手持明黄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二皇子李逸,早年因故而育于民间。

李逸久居民间而品性端方,心性沉稳且心怀社稷,往日虽未在朝堂,却为国立下汗马功劳,朕心甚慰。

今时机已到,特召李逸归宗皇室,册封为‘楚王’,赐王府于长安长兴坊,设长史、司马、咨议参军等属官,食邑万户,授永业田万亩。

另,遥领东都牧兼扬州大都督,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又兼汴州刺史,督豫州、贝州、许州、蔡州、宋州、亳州、曹州等七州,及越州都督,督杭、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等十二州军事。

望楚王日后勤修德行,继以赤诚之心为大唐效力,为皇室增辉。钦此!”

“臣李逸,领旨!”

李逸领旨谢恩平身。

在心中,李逸嘀咕了一句:

“这下,多半又要让李承乾跟李泰心生不安了。”

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

不是因为他封楚王,食邑万户、授永业田万亩等,这些都是亲王的标配待遇,没啥好说的。

关键是后面遥领的那些官职。

虽然是遥领,不会实际去地方任职,也不会实际管理这些地方的军政事务。

但遥领的这些官职,毕竟名义上是这些地方的最高长官。

所以,某种程度来说,从每个皇子遥领的官职情况,就可以看出皇帝对皇子的宠爱情况。

而李逸在穿越前,看过一篇“唐朝的一二三线城市排名”的文章,就是用现代社会的城市分级方法,去分析唐朝的重点城市。

他清晰记得,在那篇文章的分析中,长安与洛阳,是大唐的两座超一线城市。

接下来,是四座一线城市:太原、扬州、益州和汴州。

再看李逸遥领的这几个地方。

东都牧是洛阳这座大唐超一线城市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而扬州大都督与汴州刺史对应的四座一线城市中的其二:扬州与汴州。

另外,还要督七座二线城市之中苏州、杭州、曹州、贝州这四座城市的军事。

这么一算,大唐超一线、一线、二线城市的半壁江山,都已经归在他名下了。

这样的待遇,李逸都用不着拿脑中的AI查,就知道绝对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面对这种情况,有被害妄想症的李承乾与小心眼的李泰,心中能舒服才有鬼。

李逸猜得确实没错,李承乾与李泰现在何止是不舒服,简直是嫉妒极了。

“竟然让二弟遥领东都牧。”

敏感的李承乾又开始发散思维了。

东都洛阳在大唐的的地位,仅次于长安,甚至当初大唐在选择都城的时候,还在长安与洛阳之间犹豫过。

这么重要的一座城市,自己的父皇让李逸遥领东都牧,这是什么意思呢?想要扶持李逸上位?

联想到李世民还让李逸住武德殿,李承乾没办法控制自己不想多。

原本已经消失的,对于李逸的警惕心,又再一次出现了。

另一边,李泰虽然一张胖脸带着微笑,完美扮演了一个憨态可掬的胖子。

但在心中,李泰已经在疯狂嚎叫了:

“凭什么?”

“凭什么李逸能遥领这么多的上州?”

“凭什么李逸的封地有这么多?”

“阿耶,看来我真不是你最宠爱的儿子了。”

李泰心中满是忧伤。

在李逸之前所有出阁的皇子之中,李泰得到的待遇是最好的。

就说封地数量,李泰封越王的时候,遥领十六个州,数量遥遥领先其余皇子。

比如与他同时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封地只有六个州。

而现在,他的好二哥李逸封王的时候,一上来就遥领二十五个州,一下比他多出了九个州。

更重要的是,李逸的封地不仅数量比他多很多,而且很多上州,也比他的封地强。

从这件事上,李泰已经可以确信,李逸已经取代他,成为最得宠的皇子了。

他夺嫡的最大优势没了。

李泰对此伤心。

不过他转念一想,不对啊,李逸虽然是最得宠的皇子,但是李逸不会参与夺嫡啊。

所以,他没必要比李逸更得宠,只需要比李承乾这个太子更得宠就行了。

这波,优势依然在我!

李泰的自信又回来了。

他开始琢磨着,对于李逸封地这么多的事,他的好大哥李承乾肯定会多想的。

所以,能不能利用这件事做点什么呢?

李泰的小眼睛开始滴溜溜转动起来。

就在李泰瞎捉摸的时候,殿中的大典还在继续走流程。

在回归封王之后,紧接着就是出阁仪式。

对于李逸出阁这件事,众人都不觉得意外,毕竟按照大唐皇子出阁的惯例,李逸这都属于高龄出阁了。

没有出任何意外,李逸的出阁仪式顺利完成了。

……

翌日。

李逸从自己的楚王府中醒来。

不在宫中武德殿睡了,也就不用遵循宫中的规矩早起。

李逸一觉睡到巳时,感觉满满都是幸福。

他就说,早起是反人性的!

只有睡觉睡够了,才会有一天的好心情。

洗漱完毕用完早膳之后,李逸开始琢磨起接下来要做的事。

眼下最先要考虑的事,当然是楚王府幕僚团队的问题。

楚王傅确定是魏徵了,嗯,他没指望魏徵能教他什么,只要魏徵以后少找他麻烦就行了。

不过楚王傅只是名义上的楚王幕僚团队首脑。

真论实际干活,还得是王府长史这个名义上的王府官员二把手,实际上的一把手。

所以,李勣的守孝期什么时候才能满呢?

李逸只希望真能如同李世民所说,很快就要满了。

除了王府长史这个位置要等李勣到来外,其余的咨议参军、司马、主薄等文官岗位,他都让李世民安排了。

文官团队是这个情况,而王府私军方面,两千人已经由李世民安排好了。

两个副典军人选,也已经有了。

现在就剩下他去招募苏定方,让苏定方来担任典军了。

嗯,这件事,李逸打算今天就去完成。

趁热打铁,昨天刚封王出阁,今天就去招募苏定方,多有诚意。

除了王府幕僚团队的事,李逸还有件大事要做。

就是改造楚王府!

这么短的时间,李世民自然不可能给他新修一个楚王府,是把现有的宅子给他当楚王府。

李逸为了自己能够住得舒服点,决定要进行舒适化改造。

首先是得把琉璃窗户安排上。

想到这里,李逸顺便想到了自己的那栋老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装上了琉璃窗户。

放在长安,也很值钱了。

不过这房子对他来说,现在已经没用了,先放着看回头赏赐给手下的有功之臣吧。

反正李逸又不是原主,在那座房子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住了几个月,谈不上什么感情。

其次,李逸打算在楚王府给自己装暖气。

再过不久,就要到冬天了。

据他所知,长安的冬天,最冷的时候,温度甚至会达到零下十几度。

所以,暖气这种过冬神器,他觉得很有必要。

至于技术难度,李逸虽然还没有询问脑中的AI,但觉得应该不大。

毕竟,他在很多大唐穿越小说中,都看过主角装暖气的案例。

除了琉璃窗户与暖气之外,其余的,就是茅厕、淋浴房、家具之类的了。

总之,以李逸这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楚王府需要改造的地方,还挺多的。

自己的王府内部的事,优先级排在前面的,就这两件事。

再看外部的事。

与长孙皇后合作的琉璃生意,万事俱备,就等东市的琉璃铺子装修好了。

与李世民合作的盐生意,还没确定把制盐厂放在哪里。

主要李逸前段时间顾不上这事,没怎么想这事。

等这一阵忙完,李逸打算好好琢磨那件事。

再接下来,就是青稞酒计划的事了。

等薛仁贵来,李逸就打算让薛仁贵与董彦去松洲。

想到董彦此人,李逸也有一个决定。

现在吐蕃使团已经离开长安,不需要董彦在昂日琼面前本色演出了,李逸觉得可以把此人招募到自己麾下。

如此一来,可以让此人更卖力地为自己做事。

“如果孙武开招募薛仁贵顺利的话,算算时间,应该快到长安了。”

李逸希望薛仁贵能尽快到来,这样就能早点组建完成青稞酒团队去松洲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陌刀军的事。

军器监上次打造的陌刀,前几日已经完成了“七试”。

于是,李逸与程知节便把这件事禀告给了李世民。

得知陌刀的巨大威力之后,李世民大喜,果断决定要打造一支陌刀军。

一方面,他下旨给军器监,让军器监建立专门的陌刀工坊,并选拔更多的工匠进去,以便打造更多的陌刀。

另一方面,就是要选人组建陌刀军了。

这件事,李世民顺理成章地交给了李逸与程知节。

本来,李逸的打算是当一个甩手掌柜,但程知节不同意,说自己不懂怎么选人,非要李逸主持大局。

于是,李逸还得为这件事上费心。

梳理完自己近期要忙的事之后,李逸感慨了一句。

还真是闲不下来啊。

不过这样也好,十五岁的年纪,正是奋斗的年纪啊,怎么能闲着?

再说,眼下的大唐,远没有后世的现代化生活丰富多彩,正好可以用来做实事。

未来的史书上,他李逸必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实话,现在为大唐做的这些事都不算什么。

火枪火炮、蒸汽机工业革命、大航海时代……这些,才更令李逸心潮澎湃。

虽然是以大唐二皇子李逸的名字,但无所谓了,反正他的本名也叫李逸。

事情很多,但要一件一件做。

而李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找苏定方这个他内定的楚王府亲事府兼账内府典军。

很快,李逸带着两个王府侍卫,离开了楚王府。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