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最新章节。

但凡与官府来往的地方,簿上只写日期与次数,不写人名。

慈济看完,心里有数。他把几处明显的路点圈出来,换了一套说法抄成简册,派人送至三教司。那简册封面只有四个字:样本一圈。

宋子玉收到册子,在案前读了半日。他把几处相似的手法串成线,线又连成面,看见了钱在某些寺与某些衙门之间来回打水漂的轨迹。

他没有立刻下手,只让人去本地市集摸了几次风,查几家酒肆与当铺的往来。待到证与线合,他才在角落上轻轻点了一笔:可试。

宫中,赵桓也拿到了同样的简册。他看得很快,像在翻一本熟透的史书。先看结构,再看人,先看钱,再看情面。他把册子合上,只说了两个字:继续。

他看的是未来。他知道历史上这样的风口,若处理失当,朝廷与佛门都要受伤。如今借着大报恩寺的眼,他把刀口压住,先切脂,不伤骨。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耐心,他心里有一套计算:慢一步,才让对面来不及串谋;稳一步,才不会把该留的人逼成对头。这一套,写在他前世翻过的书里,也写在他现在看的天下里。

而在寺里,慈济夜半合上经卷,吹灭了灯。窗外风过松梢,月色像水。他并不以为自己能救万寺万僧,他只是想把眼前这条路走直一点。若将来有一天风雨真的来,他希望大报恩寺能站在桥上,而不是桥下。

第二天,普智带的人从西门出,换了路数,往另一个州去。行前,他回头看了一眼寺门,心里忽然很静。他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细路,路上要绕许多弯,但他也知道,远处有灯。

几处州县,线头继续往回。有人写到某寺的账房先生喜欢在午后晒账本,阳光底下纸面显出的水痕与墨痕不一,似有改写。

有人记到某庙的义学名单每年相同,孩子却不相同,疑有冒名;有人记下某处渡口钱从庙里发人去收,遇到风急水阔便多收一成。诸如此类,悉数按法记下。薄簿被翻得起了毛边,却从无一句夸张之言。

三教司按着这些线,试着伸了一次手。不是闯门,而是在市井、在当铺、在县衙的角落里,把几份与寺有关的帐簿、契纸、收条拿齐。

齐了之后,才轻轻敲某寺的偏门。那一回,声不大,落得准。外人看不出什么变化,只有那几条往来的暗流,安静了一段时日。

寺庙之间的流言却渐起。有人在茶摊上说起大报恩寺近来学风更严,讲经更密;也有人冷笑,说这不过是做样子。

还有人悄悄猜,三教司是不是有了佛门的路。猜归猜,没人敢明说。因为看起来,所有人都还在做自己的日常,钟声如旧,香火如旧。

慈济不理流言,他只催促普智把流程再磨顺,把队伍再换一遍,让每个人都能替换别人,让每一条线都有第二条、第三条替补。他把这方法叫作织网。网细,鱼就逃不过;网密,水也漏不尽。最重要的是,网不露在水面上。

半月之末,慈济把普智叫回禅房。师徒二人对坐,窗外还是那片松。慈济问他疲不疲,问他有没有看见不该看的,问他在路上有没有起过不耐烦的念头。

普智笑,笑得像一阵风吹散了疲惫:“累是真累,不耐烦也有。但走到第三家第四家,看见的东西越来越像,心里反倒安定了。路都是那几条,手法也是那几样。我们不是没法对付,只是以前没人敢把它画出来。”

慈济点头:“画出来,就有了谈的本钱。”

慈济把那句话收住,合上薄簿,落指轻敲案面一下。

普智起身,郑重行了一礼:师父胸怀不在一寺,在整个佛门的兴亡。弟子佩服。

慈济摆手,苦笑从眼底冒出来:别抬我。胸怀不胸怀的,我只想给咱们大报恩寺的人留一处相对安稳的求佛之地。唇亡齿寒不是书上话,皇帝一旦对佛门失了信心,风向一变,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普智道:皇帝如今还算信得过。

慈济道:信心像灯油,供得稳就亮,供不稳就闪。有两件事最耗油,一是贪,二是傲。你看各处大寺圈地养人、挟势行事,贪与傲都齐了。朝廷看在眼里,先是皱眉,再是记账,最后才会动手。等到动手,已不是你我能劝的时辰。

他顿了一下,声音放缓:你我能做的,就是别让这盏灯忽暗忽明。把糟的剔出去,把正经的摆在明处,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只要还点得稳,风再大,终究还叫灯。

普智点头,又忍不住把话挑明:弟子先前总以为,佛门与朝廷各行其道,这番才知道,彼此是一根绳上的两股。绳子里有坏麻,迟早要抽。

慈济笑了笑:你看通了这个理,路就好走些。佛门讲因果,朝廷讲制度,合在一处,叫规矩。规矩立得住,香火才立得住。我们今日帮三教司,不是卖佛门,而是保佛门。保的是规矩里的清气,不是那些披着袈裟的手段。

他侧过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卷旧册,递到案上:这是我年轻时在北地见的事记,法难之后散落的几家小庵,靠着乡邻一点一点把冬粥续起来,活下来的不多。

那时我记下四个字,叫稳、缓、正、明。稳是做事不乱,缓是节奏不急,正是心里不偏,明是账上不暗。后来我处事,便尽量往这四个字上靠。你带队,也是这四个字。

普智俯身接过,心里沉了一下:弟子谨记。

慈济一笑,话锋一转:再说回现实。你去各处讲经,言辞要温,落点要实。别高来高去抡经义,先问人家今年雨水如何,田租压不压得住,再讲施粥、孤老。

你看似讲经,其实在看这个庙与这方人气怎么连。人气连得住,庙就七成正。人气断了,香火却旺,那多半有猫腻。

普智点头:明白了。从人气看庙气,从庙气看账气。

慈济笑:会说话是好事,记得把话收回来。第二条,你要护住同行。我们的戒律不是说给外人看的,是护自己用。出来这趟路,少不了有人试探你们,抛好处、递情面。你只当没看见,用笨法,笑着推开。行路人要像风,去而不留痕。

普智道:师父放心,弟子不拿一钱,不落一笔人情。

慈济看他:我知你心直,也怕你心硬。心硬的人容易起火。起火就坏事。有人真行恶,记清路径即可。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