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皇叔且慢》最新章节。

();

夏日的晨光照耀在宫门和贡院照壁的金榜上,更是让人觉得满目辉耀睁不开眼。

金榜高悬、墨迹犹香,无数贪婪目光扫过那些足以改变命运的名字。

当“苏易简”三个字高居榜首的消息传开,引起的震动甚至超过了之前契丹人中榜的消息,紧随其后的,是未及弱冠之年的寇准为榜眼,王家幼子为探花。

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

很快,状元苏易简那份被皇帝朱笔钦点、誉为“对策第一”的殿试卷子,被工楷誊抄,张贴在宫门以及贡院外,供天下学子观摩学习。

人群再次围拢,这一次,安静了许多,不管是中了进士的也好,还是没有中了也罢,俱是屏息凝神,逐字逐句品读那篇注定要名动天下的雄文。

寇准和王旦也来了,两位少年英才,站在人群的最前方,目光锐利,神情专注。

寇准读得极快,但越往下读,他原本那份“舍我其谁”的锐气渐渐收敛,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看到苏易简提出的“制度一统”比他的“利益绑定”更彻底、更根本,看到“文化浸润”比他的“移根换土”更精妙、更显王道气象。

尤其是那“华夷一体,共为宋民”的立意,如同拨云见日,将他心中那股锐气引导向了一个更宏大、更光明的方向。

他深吸一口气,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不是不服,而是一种遇到真正高山后的兴奋与自省。

“好一个不易其俗而渐革其心...我不如也...”

王旦则读得慢而沉静,他的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欣赏,但眼底深处的震撼却越来越浓。

苏易简的策略,与他“因俗而治”的思路同源,却走得更远、更系统、更自信。

那套“官学为核,楷模引导”的柔性浸润方案,堪称将他心中所想完善到了极致。

王旦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晰可见、通往天下大同的路径。

王旦轻轻叹息一声,是心悦诚服的叹服,“苏兄之论,格局浩大,思虑周详,润物无声而功在千秋,旦,远不及也。”

两位未来的宰相,在此刻,因一篇状元文章,看到了自身思维的边界,也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为政境界。

这并非挫败,而是一次宝贵的升华。

于此同时,垂拱殿中,气氛庄严而又热烈。

赵德昭特意将苏易简的答卷以及另外几分尤为出色的、包括契丹士子在内的殿试卷子,一并发至诸位大臣的手中。

“诸卿都看看,”赵德昭道德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此非纸上谈兵,此乃未来治理北地、乃至安抚四夷的宝典,尤其是苏易简此策,高屋建瓴,切中肯綮。”

他环视群臣,下达了明确的旨意,“朕意已决,着政事堂即刻牵头,会同三司、枢密院、六部等相关署衙,以苏易简之策为纲,充分参酌这些卷中所提的务实建言,尤其是那几位北地士子所陈的民生疾苦与具体建议,尽快拟定一套详尽的北地新附州县治理条则。”

赵德昭一条条细化要求:

“给朕明确,哪些律法必须即刻统一,哪些民俗可以暂缓变革,给出时间表!”

“吏部,拿出一个在北地选拔、考核、升迁官员的新章程,要大胆任用通晓汉文的当地贤才!”

“三司,核算清楚,在北地兴办官学、推广医馆、设立常平仓,需要多少投入,列出章程来!”

“要让北地的百姓,尽**受到归附大宋,不仅仅是换了个主人,而是迎来了更好的生活,更光明的前程!”

赵德昭的命令清晰而急迫,殿中群臣看着手中这些凝聚了新科进士智慧的策论,再无迟疑。

......

新政的种子,随着初秋桂子香气,被精心播撒进了北地尚未完全平复的土地。

赵德昭从新科进士中,择选了数名才思敏捷、通晓实务的年轻俊杰,其中不乏对北地民生有深切同情的契丹进士,授予他们县令、县丞等职,即刻赴任。

这些年轻的官员,怀揣着殿试策论中的理想与皇帝殷切期望,踏上了陌生的土地。

他们面临的,是战后的一片凋敝,是百姓眼中深深的疑虑与惶惶不安。

起初,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习惯了部落旧俗的牧民对统一的税赋感到不适,宋人与契丹民众之间仍存在着看不见道德隔阂,但很快,变化悄然发生。

一位来自江南的进士县令,并未强推中原农耕,而是依旧苏易简策论中所提的“因俗而治”,先是组织人手修复了被战火摧毁的集市,鼓励宋商带来茶叶、布匹、铁器,与牧民的牛羊、皮货进行公平交易。

他又请来精通畜牧的医官,免费为牧民的牲畜治病,极大减少了他们的损失。

一位契丹出生的县丞,则奔走于各个部落之间,用母语耐心解释朝廷“轻徭薄赋”的政策,并以身作则,率先将自家草场的一部分划出仿照中原之法试种耐寒的谷种,邀请宋民农夫前来指导。

秋收时,那金黄的谷穗成了最有力的说服工具。

朝廷的政令源源不断而来,兴建的官学陆续开课,无论胡汉子弟,皆可免费入学,成绩优异者更有机会被推荐至京中深造。

常平仓在各地设立,丰年收储,灾年放赈,平抑物价。

精通律法的法官被派来,审理纠纷不偏不倚,无论是宋人豪强欺压契丹牧民,还是部落间旧有的仇杀,皆依《宋刑统》公正裁决。

真实的好处,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滋润了干涸的土地和人心。

百姓们发现,新的官府似乎真的不一样,它不像过去的辽国贵族只知征敛,也不像想象中的征服者那般凶恶。

它修路铺桥,治病救人,甚至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给他们一条看得见的、能够向上攀升的路径。

惶惶不安的目光,逐渐变得安定,继而充满了感激与希望,集市上的笑语多了起来,宋人的工匠开始受邀为契丹人修缮帐篷、打造器具,契丹的牧民也将新鲜的奶食分享给邻里宋人农户。

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逐渐产生的信任的新秩序,开始取代旧日的隔阂。

通婚,成了融合最自然而深刻的标志。

一开始,或许只是胆大的宋人男子爱上了美丽的契丹姑娘,或是某个契丹青年娶了善良的汉家女,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结合越来越多,婚礼上,既有汉家的红盖头,也有契丹的绕帐礼。

羊肉与饺子摆在同一张案几上,胡琴与琵琶共奏一曲太平乐。

民族的界限,在柴米油盐,烟火人间的日子里,悄然模糊...融化...

数年之后,春闱再开,贡院之外,来自北地的士子身影明显增多,他们不再像第一批先驱者那般忐忑窘迫,而是与其他中原士子一样,自信地交流着经义文章。

他们的策论中,少了些为故土同胞疾呼的悲情,多了些如何让大宋江山更加富强的务实思考。

而在武学之中,亦不乏身材魁梧、弓马娴熟的契丹青年。

他们仰慕大宋的强盛与文明,更感念朝廷的仁政给了他们家族安定的生活。

他们苦读兵书、演练阵法,心中所求,已非为部落谋私,而是渴望有朝一日能披上宋军战袍,建功立业,为这个他们已然认同并归属的强大帝国,鞠躬尽瘁、开疆拓土。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皇叔且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