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
欧阳发到底是家中长子,他何尝不知父翁的期望?
自识文断字起,他便熟读父翁的文章,也曾立志要以文心载道。
可随着年岁渐长,读书渐多,他越发认清一桩事实:父翁的锦绣华章,他这辈子都写不出来。
世人常道:勤能补拙,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绝非勤勉可以填平。
他欧阳发,生来便没有那支生花妙笔。
他曾因此郁郁难平,也曾喟叹上天不公,终究还是看开了。
与其一世困囿于父翁的光辉之下,倒不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清幽小径。
琴韵音律,星象山川……方是他心之所向。
至于父翁的衣钵,自有三个弟弟承接。
现如今,爹爹对自己彻底失望绝念,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终于不再禁他的足。
吴掌柜,我欧阳发又回来了!
时隔月余,一家六口再度乘车光顾吴记川饭。
李、孙二人迎出店外,李二郎将孙福引见给欧阳修一家,随后进厨房里通报。
孙福则恭请贵客进雅间落座,呈上餐具和酒水。
欧阳修环视屋内,吴记雅间自不能和正店相较,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能于市井小店中得一清静之所,安心品尝吴掌柜的手艺,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
目光扫过四壁,欧阳修只觉手痒难耐,如此素净的墙壁,不题一两首诗词未免可惜。
“盐水毛豆、卤味拼盘、蒜泥白肉——”
酒斟满,凉菜次第上桌。
吴记歇业期间,欧阳修无一日不惦记这口,迫不及待地举杯饮酒,拈起毛豆放在嘴边,轻轻一嘬,立时双眼生光。
对味!
欧阳发眼巴巴望着那盘蒜泥白肉,这可是雅间独有的菜品,店堂里吃不着。
待父翁动筷,四个小欧阳也竞相取食。
夹起一瞧,好薄的肉,几近透光!
“吴掌柜好俊的刀工!”
孙福解释道:“此菜出自谢铛头之手。”
欧阳发换个方式称赞:“虎父无犬子,名师出高徒!此之谓也!”
话音未落,猛地听见一声冷哼:“好一个虎父无犬子!”
欧阳发一哆嗦,白肉险些脱手。偷眼朝主座瞄去,但见父翁目不斜视,面不改色,专心吃菜饮酒。
他不敢多言,将薄薄的肉片送入口中。
欧阳修已吃下两片。
他素来少食猪肉,偶至大相国寺,方才在烧朱院打打牙祭。
原以为此乃**肉,烹之不易,无甚滋味。
自从尝过吴掌柜所烹猪肉,方知以往大谬!
东京城里,善烹羊者甚众,会治豕者寥寥;而能将这寻常猪肉翻出这许多花样,且样样令人称绝的庖厨,唯吴掌柜一人而已。
欧阳修夹起盘中最后一片白肉,入口细品,只觉脂香浓郁,却无丝毫腥臊气,肥瘦相宜,不柴不腻,委实妙极!
“带子上朝——”
孙福将热气腾腾的菜肴呈于桌上,为众客讲解此菜的寓意。
“有趣!”
欧阳修捻须而笑,他当初点这道菜,正是因这菜名别致。
青翠的黄瓜点缀盘周,盘中饰以两朵精致雕花,一大一小两只熟禽相依俯卧,通身裹着赤褐色的浓稠酱汁,醇厚的酱脂荤香随热气升腾,扑鼻而来。
欧阳修举筷径取鸭腿,竟是触之即烂,毫不费力地夹取下来。
鸭肉炖煮得软烂化渣,入口稍抿即化,其皮丰腴粘唇,脂香醇厚,内里饱吸酱汁精华,咸鲜酱香萦绕唇齿。
见父母动筷,四子紧随其后。
欧阳发夹向鸽肉,忽闻一声诘问:“你觉得你配吃这道菜么?”
“……”
爹爹借菜发挥,实言门第传承,欧阳发如何听不出来?
他无言以对,只得讪讪地收回手。
欧阳修看在眼里,便知他这大儿无意争取功名,心底不禁暗暗叹气。
也罢,人各有志,勉强不得。
幸而,大的不争气,尚有三个小的。
欧阳修将两条鸽子腿分给次子和三子,又将两根鸽翅放在四郎碗里:“你大哥那份,你替他吃了。”
欧阳辩看向身旁的大哥,讶异道:“大哥为何不吃,是不喜欢么?”
见四郎眼底的笑意根本藏不住,便知他是成心的。
欧阳发拳头硬了,狠狠瞪他一眼,从牙缝里憋出三个字来:“食不言!”
眼巴巴看着三个弟弟大快朵颐,馋得直咽唾沫。
……
过不多时,李二郎再入厨房通报:“掌柜的,沈官人到了!”
吴铭专注锅中菜肴,头也不抬地问:“徐婆惜可来了?”
“前脚刚到,她想同掌柜的见一面。”
“可以,她若得空,便留她一道用饭吧。”
李二郎应一声好,心下更觉遗憾。
倘若来的是师师,那该多好!
他走至店外,陋巷里停着三辆“豪车”,其中一辆垂着青色帷幔,帘上缀着细碎金铃,车厢四角悬挂云纱灯盏,有幽香袭人。
李二郎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师师出行也是这般车驾。
他隔着车帘如实转达。
帘后传来问话,声音清甜悦耳:“大约几时用饭?”
“未正前后。”
“好,那便叨扰了。”
徐婆惜此番只带了贴身婢女玲儿,她原是小唱出身,无须旁人伴奏,既可执红牙拍板唱清词,亦能怀抱琵琶叹风尘。
李二郎走后,玲儿问道:“惜姐姐,未正会不会太晚?申时尚有演出……”
“来得及,纵使迟些也无妨,推说身子不适便是。这位吴掌柜可远比一场演出重要。”
玲儿不解:“吴掌柜不就是一介庖厨么?”
“你呀!”徐婆惜拿指尖轻戳她的额头,“想在这行混出点名堂,须得把眼力练出来,莫要贵客临门却不识。”
她并非为沈官人而来。
沈官人固然是东京城里有名的风流公子,勾栏里的姐妹多得他照拂,徐婆惜也曾陪侍过,虽然算不上熟稔,却也并非生客。
吴掌柜才是此行的首要目标。
听闻吴掌柜沉迷庖厨之道,等闲不入勾栏,尚未见识过花红柳绿之人往往最易动情。
此番就算不能将他一举拿下,也要留个深刻印象才是。
正思绪万千,忽闻一声唤:“徐娘子,沈官人有请。”
徐婆惜对镜稍整妆容,掀帘下轿,婢女抱着琵琶,两人随孙福径往雅间而去。
厨房里,各色香气交织萦绕。
吴铭吩咐小谢:“你去问问何厨娘,蟹酿橙做好了没?”
在宋代流传至今的所有菜品中,蟹酿橙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一道,自从前几年在国宴上亮相,杭州的高档中餐厅,不管是不是做宋宴的,菜单里都少不了它。
当然,蟹酿橙本身就是一道江浙菜。
早在隋唐时期,橙子便是同虾蟹共食的经典配置,螃蟹与橙的结合更加普遍,因为两者的上市时段基本重合,用宋人的话说便是:“橙催蟹又肥”。
吴铭尝过不少现代餐厅复原的版本,说实话,都很一般。
他本以为是菜本身的问题,直到中秋前夕,何双双试做了这道菜,那叫一个地道。
吴铭百思不解,琢磨许久,终于把原因找到了:何厨娘用的是本地橙子。
宋代的橙子主要有三类:甜橙、香橙和酸橙。前者作为水果食用,后二者的果肉,吃一块能酸掉八颗牙齿,通常用于调味和入药。
用作调料的橙子宋人叫“橙齑”,将橙皮切碎,橙肉去瓣膜,放研钵里捣成金黄色的酱汁,其酸如果醋,搭配蟹肉食用,类似今天的姜醋汁。
蟹酿橙则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必须选用香橙来做。
做法正如《山家清供》所载:揭开香橙顶盖,挖去果肉和内壁的筋膜,填入蒸熟的蟹肉和蟹黄,淋入橙汁拌匀,上锅蒸制四五分钟即可。
香橙虽然酸,香气却非常馥郁,常被用于熏衣、做闻香果盘、制蜜饯等,以此橙蒸蟹,不仅能去除蟹腥味,还能赋予蟹肉独特的香气,相得益彰。
只不过,这玩意儿虽然叫橙,其实更接近柚子,国内已基本绝迹,所以现代餐厅很难复原出最初的味道。
蟹酿橙本是何双双的拿手菜,便让她在灶房里独自备菜,不仅要供雅间的客人食用,也会在川味饭馆推出,需要准备的量不可谓不大。
话分两界。
上午买完菜归来,吴建军第一时间在小黑板上写下了今日新出的菜品,并拍照发至群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营,川味饭友群的群友已突破五十人,以上班族为主,工作时间还能秒回的只有学生和退休老头。
于得水第一个跳出来,发两个疑惑的表情:“这不是江浙菜吗?”
“秋天来了,我就知道该上蟹酿橙了!”徐川其实第一个点进来的,但他打字比较慢,“这是宋菜!”
本来想给群友们科普一下,怎奈打字实在费劲,算了,到店再说也不迟。
他当即呼朋唤友,直奔川味饭馆,抵达时店里已经坐起三桌,都是熟面孔。
吴建军将菜单挨桌发给客人,继肉鲊、酒炊白鱼和禁中佳味后,菜单上又新增一道宋菜,其后附有相关的介绍,今早刚印出来。
徐川看完不禁露出笑容,科普内容完全正确,替他省去一番口舌。
不过呢,蟹酿橙并非冷门菜品,它的历史渊源早被研究透了,类似的资料在网上一搜一大把。
知道做法不代表能做好。
他吃过不下三十种版本,大多只是噱头,真正掌握要领的屈指可数。
这家店之前做的三道宋菜,每一道都无可挑剔,充分证明这对父子下了很深的功夫研究,徐川和他的老友们不由得满怀期待。
其他食客虽然不如徐川等人专精,却也久闻这道菜的大名,同样翘首以盼。
今日上菜的竟是那位女徒弟,作宋代厨娘装扮的小姑娘将一只只橙黄的小盅端上桌,举止有礼,巧笑嫣然,仪式感拉满,恍然间,倒真似穿回了千年前一般。
一看这选料,徐川就知道错不了。
于得水盯着面前足有巴掌大的黄皮“橙子”,一脸诧异:“这是橙子?我怎么觉得像柚子呢?”
“确实是柚子。”徐川笑着解释,“但在宋代,这个叫香橙。唐宋时传至日本,我国本土失传后,又从日本引进,目前只在湖南等地少量种植。这是最正宗的做法,吴老板讲究!肯定翻了不少史料吧?”
吴建军淡然道:“是翻了一些,主要还是家学渊源。三位里面请——”
他不愿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赶紧招呼新来的客人。
徐川的视线落回眼前的橙盅,揭开橙盖,馥郁的橙香立时随袅袅热气扑了满面,挟裹着浓郁的鲜香,勾得满堂齐齐吞咽唾沫。
橙盅里堆满蟹肉、蟹膏和蟹黄,丝丝缕缕,橙白相间,几欲溢出。
这种香橙比普通的橙子大,内里不可能用蟹肉填满,底部肯定垫了东西,在座不是“吃货”就是“老饕”,心里透亮。
探勺舀起丰腴膏脂,送入口中。
香橙独特的芳香裹挟着蟹肉的鲜香在舌尖上交织,细细咀嚼,蟹膏蟹黄的嫩滑鲜甜在口中徐徐漫开,夹杂着淡淡的酒香,咽下后唇齿留香,回味绵长。
“哇!”
于得水忍不住惊叹出声,他原以为蟹酿橙也和西湖醋鱼一样是一道噱头菜,这滋味远远超出他的预期,怪不得能上国宴呢!
徐川和他的老友们都是“原教旨主义者”,尤其满足,如此正宗的蟹酿橙已是难得一尝,何况还是由厨娘亲自上菜。
等等,难道说……
“吴老板,这道菜不会是女徒弟做的吧?”
吴建军给出肯定答复。
徐川拍案叫绝:“讲究,太讲究了!”
给四个老头吃高潮了。
于得水见状,忙向徐爷请教。
徐川笑道:“宋代的厨娘你应该听说过吧?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御厨尚食刘娘子就经常为宋高宗烹饪这道菜。说不定,千年前的此时此刻,东京城里的皇亲国戚、文人雅士,正和咱们享用着同一道菜……”
众人闻言也都各有所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道菜连接起千年光阴,为橙盅蟹肉平添了几分别样韵味。
唯有吴建军心头一跳,还真被徐爷说中了。
与此同时,欧阳修一家也在享用蟹酿橙。
醉翁只点了一份,一人一勺便分食殆尽,全然不尽兴。
相较囊中羞涩的老苏,欧阳修要豪气得多,径直加了三份,他和夫人共食一份,剩下两份四子分食。
细细品味,越品味越觉得熟悉,和昔日何厨娘所烹一模一样。
“吴掌柜当真好手艺!不仅川饭做得别具一格,便连这蟹酿橙,比之东京名厨亦不遑多让!”
孙福解释道:“这菜出自何铛头之手。”
“何铛头?”
“何双双何厨娘,如今在小店掌灶。”
雅间里为之一静,众人面面相觑,相顾愕然。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