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师生闲谈(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最新章节。
李觉似乎不太难接受这个名字,自言自语:“猫就是猫,为何是《两只老猫》?”
李承乾轻笑,老李家的老祖宗名字里面带虎,所以唐朝人谈虎色变,因为皇帝姓李,吃鲤鱼在唐朝也是犯法的。
“这是为父儿时听到的一首曲子,也可以叫《两只山猫》。”
原本想说《两只山君》,可后面的歌词,一只没有耳朵,一直没有尾巴,哪哪儿都透着奇怪,被有心人做了文章可不是好玩儿的,还是不要给自己找刺激了。
挂名养病,李承乾和魏征暂时不需要去上朝,师生很有默契的坐一块儿。
院子里绿意染上枝头,满目望去一片生机,魏征抿了口茶水,笑着同承乾说:“陛下忧心殿下,怕殿下想不开,臣今日见了殿下,可见陛下忧心是多余的。”
“陛下是万方之主,自是有操不完的心。”
听这个语气,魏征果断换了个话题:“殿下来自后世,咱们聊聊未来怎么样?”
李承乾点头,没有问题,只要师傅不问自己死期是什么时候,未来没什么不能聊的。
“师傅想聊什么?”
魏征思索片刻:“未来的朝代,有没有不和亲的?”
“有。”
魏征抚掌笑道:“好,有骨气,长脸。那一定是一个很繁荣富强,包容万象的朝代吧?”
宣德之前可以说繁荣富强,包容万象,宣德之后,遭到堡宗祸祸之后另说。
“生命力很顽强,花期不长。”
魏征不解:“这个怎么说?”
“生命力顽强,指的是它将近三百年的国祚,花期不长是它的强盛昙花一现,十分短暂。”
魏征思索片刻,又问:“太有骨气了,把国力打没了?所以强盛昙花一现?”
李承乾摇头,这个还真不是,明朝的昙花一现,土木堡之后,边防系统几乎崩盘,皇帝的权威被大打折扣,完全达不到洪武至宣德时期的盛况。
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洪武至宣德时期,皇帝有绝对的权威,想办事儿一句话下去,各部门就动起来了,宣德之后皇帝就要依靠宦官制衡朝廷上那群士绅了。宦官的权力,同皇权很多时候都是反比例函数。
洪武皇帝给整个大明王朝,乃至于后面五百年的**体制,埋了一个巨大的雷,士绅不纳粮。底层想要获得士绅的身份,典型的像范进,十年寒窗苦读。可若你手里有钱,那就简单的多了,直接花钱捐一个官儿,获得士绅的身份。
二十一世纪中叶前后,影视剧都是洗白地主阶级,总而言之一句话,地主都是勤劳肯干,踏实进取才有的家业。真实的历史,地主阶级最喜欢天灾人祸,这个时候就是盘剥的最好时机,那些连天阡陌的土地,九成以上就是这么来了。
不得不说,血缘是个很奇怪的东西,高中的时候有同学就很自豪,自己的母亲是地主出身,爷爷是贫农,然后在那里吹嘘地主的好,甚至诋毁伟人。这种人脑子还是不太清楚,若不是伟人解决了土地问题,统一了起跑线,你老爸家徒四壁的贫农,还想娶地主小姐,做什么春秋大梦?
《白毛女》好在是拍的早,要是搁现在,高低得来一个深情男二黄世仁默默守护喜儿。刚愎自用的大春,穷还死要面子的大春误了喜儿一辈子。
明代的这些地主占领的土地很多,但人家有士绅的身份,不用交税,大明王朝到后面为啥那么憋屈,手里没钱,军队不满饷,甚至没有军饷。募兵制下,没有军饷,吃不饱,穿不暖,军队能有战斗力才怪。
魏征看出来,李承乾一时不好解释,他笑着说:“看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那么我们换一个问题讨论,后世最让人反感的王朝是哪个?”
李承乾沉默片刻:“我个人比较讨厌最后那一个。”
魏征问道:“为什么?”
“开国太过血腥,落幕的又太没骨气。”
“有多血腥?”
李承乾思索片刻:“首先是圈地,一开始圈占的只是无主荒田,以及战乱后那些前朝达官贵人的田亩。发展到后来,这种圈地已经**到,指哪儿圈哪儿,大部分普通百姓流离失所。第二条就是改变服侍和剃发。”
“这一条很可怕。”魏征脸色凝重,叹气道:“衣冠不存,断绝的是文化。”
“还有一条投充法,招收贫民役使,这不是普通的劳逸,一旦有人去了,就被充作奴仆,身家性命全部易主,可以被随意买卖。”
魏征怔在当场:“就没人反抗?”
“当然有,不过不成规模,难成气候。”
清朝从建立之初,就一直有人反抗。
“还有一条逃人法,举个例子,某人投充到某个大户人家做了奴隶,主人家又非常残忍,这个奴隶受不了虐待逃了,谁收留这个奴隶,就会被没收财产,自己全家成为逃奴主人的奴隶。在这样的法令之下,那些奸诈之辈,会命自家奴隶逃到指定的主人家门口。
人皆有恻隐之心,看那奴隶遍体鳞伤孱弱不堪都动了恻隐,殊不知一时的心善,直接把自己拖进万劫不复之地,只要对方将人请进门。马上奴隶主杀上门,说这户人家窝藏奴隶,然后这户人家家产充公,家人充作奴隶。”
魏征听得当场破防:“畜生玩意儿,简直不是人。照这个架势,这要是奴隶主看上了庄户人家的闺女或者妻子,奴隶主直接将自家奴隶丢进庄户院子里,就能顺理成章的强取豪夺。”
李承乾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后面还有屠城。”
可悲的是,现在的影视剧,两个屠城的刽子手,成了光明磊落,正义感爆棚的十佳好人了,人心不古。
史学将明清归到一起,这两个朝代整体都比较压抑,可明清完全是两个概念的朝代。
土木堡之后,明朝皇帝和士绅拉锯战,朝廷干不成大事儿,皇帝愤怒之余拿朝堂上的士绅代表开刀,但动不了士绅根基,皇权看似强行实则无力,所以展现外在的残暴不仁,明朝的压抑源于两股势力对峙下,只能看到帝国机器衰亡的悲哀。
清朝与其说是封建王朝,不如说是披着封建外衣的奴隶制度王朝,从入关到出关,主任务就一件事儿,严苛盘剥汉人,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消灭汉人的反抗意志,进行奴化统治。
**上的奴隶制度,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除非受到皇帝青睐,否则汉人大臣绝对低人一等,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导致清朝的士绅想要长久,就要给自己找靠山,那群皇阿哥就是最好的对象,九子夺嫡之所以惨烈,就是因为这些皇阿哥背后有无数的士绅以及其代表的地方势力附庸。
军事上明代有神机营,将火器运用到了一个新高度,到了清朝严令民间不得藏火器,也从不在军队里布置火器,发展更是别提了。以至于后面列强入侵,骑兵拿着弓箭同人家洋枪洋炮对掏。
文化上更别提了,《水浒》《三国》《西游记》等,这些明朝的小说,哪怕明目张胆写造反的书,都留下来了,到了清朝,一言不合文字狱,全族消消乐,一部《红楼》残缺不全。清朝小说,大多数都是晚清之后出现的。
清朝的压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窒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疲惫和无力。
……不知道为啥,周一会这么忙……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