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明末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
“殿下!”一名传令兵跪地禀报,“刚收到消息,多铎部在微山湖一带有异动,似有南下之意。”
朱慈烺眸光一闪:“果然。”
与此同时,北京城内,摄政王府。
“废物!”多尔衮将手中茶盏重重摔在地上,茶水四溅,“一群山东土民都对付不了,还有何用?”
柳远会跪在地上,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王爷息怒。如今的山东已非昔日可比。高宏图、史可法、左懋第,皆是一方诸侯。”
“诸侯?”多尔衮冷笑,踱步到窗前,“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王爷有所不知。”柳远会小心翼翼道,“这三人皆是节度使之位,上可统军,下可治民。尤其高宏图、左懋第,更是山东本地人氏,根基深厚。”
多尔衮转身,眼中寒光闪烁:“豪格在河南倒是顺风顺水。”
柳远会心中一凛,不敢接话。
“够了!”多尔衮挥手,“传令多铎,不惜代价,也要拿下扬州!”
柳远会匆匆退下,心中却暗暗思忖:王爷这是要以多铎制衡豪格啊。
南京,朱慈烺的书房内。
“传令下去。”朱慈烺对着门外道,“让高杰做好撤离扬州的准备。”
“是!”
“再让黄得功部严加防范,不可轻易出战。”
“明白。”
待传令兵退下,李岩有些担忧:“殿下,高杰性子急躁,若是让他撤离扬州……”
“正因为如此,才要他撤。”朱慈烺负手而立,“高杰若留在扬州,必然与多铎死战。到时损失的是我们的兵力。”
吴襄若有所思:“殿下是要以退为进?”
“不错。”朱慈烺指着地图,“扬州、盛城、夏邑,这三地看似分散,实则相距不远。只要我们布置得当,就能让豪格和多铎两部相互牵制。”
李岩眼前一亮:“如此一来,不仅能消耗玄军实力,还能挑动多尔衮与豪格的矛盾。”
“这还不够。”朱慈烺目光深邃,“我要的是……”
话未说完,外面又传来急报。
“殿下,豪格部向盛城移动!”
朱慈烺嘴角微扬:“开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各方势力如同走上棋盘的棋子,按照既定轨迹移动。
高杰接到命令后,虽有不甘,但还是带兵撤往滨州。多铎见扬州空虚,立即率军南下。豪格也按捺不住,开始觊觎盛城。
朱慈烺每日都会收到各地战报,却始终不动声色。
“殿下,”一日,吴襄急匆匆入内,“多铎已占扬州,正向盛城推进。豪格也在集结兵力,似乎要与多铎争夺盛城。”
朱慈烺放下手中奏章:“黄得功部如何?”
“已按计划撤至安州、玉璧一线。”
“很好。”朱慈烺站起身,“让黄得功做好准备,随时可能用兵。”
夜色渐深,朱慈烺独坐书房,手中摊开一份地图。
扬州,是第一步。
豪格,是第二步。
而最后一步……
他轻轻一笑,将地图合上。这盘棋,已经布好,就看对手如何落子了。
窗外月色如水,朱慈烺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多铎、豪格、多尔衮,这三人之间的矛盾,正是他最好的机会。
只要能将豪格引到汉水边上……
那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这一局,他要一箭三雕。既要削弱玄军主力,又要挑动多尔衮与豪格的矛盾,更要为日后收复中原做准备。
晨光熹微,北京紫禁城武英殿外已是人头攒动。花翎飘动,朝服齐整,满汉文武百官纷纷赶至殿前广场。寒风凛冽,吹得官员们的朝服猎猎作响。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大朝会。自大清入主中原以来,幼主当政,亲王摄政,朝会多在武英殿内小范围议事。今日却一反常态,天未亮时分,轿马如织,灯火通明。
“定是有什么大喜事要宣布。”一位满族大臣低声对身旁同僚道,“否则摄政王殿下岂会放着太后不陪,跑来看我们这群老臣?”
“莫非是山东战事有了转机?”旁边一位汉族官员附和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近来战事不顺,坏消息接连不断。大明在觉华岛筑城,扬言要反攻燕西。又在獐子岛设立东江镇总兵衙门,虎视眈眈。**使臣哭诉倭寇占据蓬莱岛,求援不断。
山东战场上,向来所向披靡的豫亲王多铎这次栽在了曲阜城下,还上书说什么需要喇嘛破解孔圣人的庇护之力。这番话传到朝中,引得不少汉族官员暗自冷笑。
阿济格统领的山西陕西战场更是一团乱麻。松原城久攻不下,大同府外拉锯不休。吕梁山的小王爷趁机搅局,把战火烧到晋水流域。整个山西陷入一片混乱。
陕西战场上,吴三桂占了龙兴府后按兵不动,反而觊觎陇西北,意图难测。这位投诚的明将,手握重兵,让朝中不少大臣寝食难安。
河南战场倒是捷报频传,肃亲王豪格攻城拔寨,连下数城。但这反而让朝中诸臣忧心忡忡。豪格年轻气盛,连战连胜之下,已经开始在朝堂上叫嚣要一鼓作气打到江南去。
“皇上驾到!摄政王驾到!”
尖细的太监唱名声中,文武百官齐齐跪伏。冰冷的青石板地面让不少年迈的官员暗暗叫苦。
“平身!”
多尔衮的声音响起,群臣起身,只见他立于一旁打着哈欠的小皇帝身边,面带喜色。晨光映照下,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诸位爱卿,今日本王有一大喜讯要宣布。”多尔衮扫视群臣,目光如炬,“豫亲王在山东东阳府大获全胜!斩获南军五万余众,南蛮巡抚高宏图差点投水自尽。”
群臣闻言,不少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一位年轻的满族官员忍不住低声道:“果然是大捷!”
“更可喜的是,东阳府城聊城已经归顺,麾下将领柏永馥成功赶走了总兵刘之榦,举城投诚。如今运河两岸尽在我大清掌控之中!”
群臣闻言,纷纷叩首恭贺。欢呼声此起彼伏,连远处巡逻的禁军都忍不住侧目而视。
但多尔衮突然抬手制止了群臣的欢呼,他的语气陡然一转:“诸位莫要高兴得太早。此战虽胜,却远不及往日入山东之势。这绝不是豫亲王打不赢,原来南朝又换了新的主子。”
群臣的欢呼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摄政王的下文。
“那小太子,是个雄主!”多尔衮目光如炬,语气中竟带着几分赞叹,“明朝二百余年,能与之比肩者,不过朱元璋、朱棣父子而已。”
殿外群臣听得一阵沉默。不少老臣想起当年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南朝那些昏聩无能的皇帝,不由得暗自叹息。
多尔衮继续道:“土河之战虽胜,但高宏图部并未全灭。他退守金陵,不过是暂时**伤口罢了。更何况鲁王、左懋第、李若琏、史可法、苏观生、沈廷扬六路大军尚在,合计近二十万之众!”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明末力挽狂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