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最新章节。

郑海听完长孙冲的一番话,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世间许多至理名言,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可真正能听进心坎里的,却寥寥无几。

非得自己亲身在世事中摸爬滚打,碰得头破血流,才能对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生出刻骨铭心的体悟。

这就像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总觉得满腹才华便能横行天下,对那些人情世故、曲意逢迎的手段嗤之鼻。

可等到在现实的壁垒上撞了几年,才幡然醒悟,一味地埋头猛冲,固然可敬,但更多时候只会让自己湮没在人海,而那些看似“庸俗”的变通,有时反而是向上攀登的阶梯。

显然,郑海与长孙冲二人全程参与了渭水书院的创建与运营,对其中的甘苦与得失洞若观火,此刻方有这般深刻的共鸣。

“观狮山书院今年新设了研究生院,我看我们回去也当立刻着手筹备,争取年内便挂牌成立。”

“眼下,渭水书院不必再空谈什么独辟蹊径了,不如就老老实实地跟在观狮山书院身后,先把其他竞争者远远甩开。”

“待到我们的根基与实力足以与观狮山书院并驾齐驱之时,再来谈论开创自己的道路也不迟。”

长孙冲过去没少在《大唐日报》上拜读推崇“创新”的鸿文,并一度将其奉为圭臬。

也正因如此,渭水书院始终在模仿观狮山书院的路上保留了几分矜持,并未全盘照搬。

但如今看来,创新固然是发展的灵魂,可对于追赶者而言,模仿却是最务实、最有效的路径,这并不丢人。

后世那个以精密工业闻名于世的德意志,其崛起之初,走的也是一条模仿英格兰的道路。

据说当年的德意志产品,是劣质与廉价的代名词,以至于骄傲的英国人强制要求所有德国货都必须烙上“德国制造”的印记以作区分。

谁能想到,这四个字在李想初来乍到之时,是品质与信誉的保证,而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却是一种耻辱的标记。

然而,德意志民族正是知耻而后勇,通过不懈的钻研与改进,硬生生地将昔日的老师傅甩在了身后。

长孙冲自然不知晓这段异域往事,他的判断完全来自于这几年渭水书院与观狮山书院之间那道越拉越大的鸿沟。

尽管渭水书院自身的发展已算得上神速,但与观狮山书院相比,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在格物、算学和医学这些新兴领域,整个大唐所有书院的力量捆绑在一起,恐怕都难及观狮山书院的冰山一角。

“此言大善!研究生院究竟能有多大成效,我们尚不得而知,但让那些已在书院苦读三年的学子们,能有机会进行更高层次的钻研,怎么想都绝非坏事。”

长孙冲的提议,虽说有失颜面,但郑海并非那种迂腐守旧、只知吟诵“之乎者也”的老学究,对于“师夷长技”这种务实的做法,他没有丝毫抵触。

事实上,渭水书院的这种全面效仿,恰恰是李想乐见其成的。

他深知,想要凭一己之力来推动整个大唐的教育革新,无异于痴人说梦。

倘若各大书院都能以观狮山书院为蓝本,那么他的宏愿便能更快地实现。

从这个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共赢的局面。

再说了,读书人之间的事,那叫“借鉴”,怎能算是抄袭呢?

……

观狮山书院今日捷报频传,满院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热闹得如同佳节。

然而,身为山长的李想,却在此时被一纸敕令召入了巍峨的大明宫。

“想儿,你那观狮山书院,今科的表现着实令朕刮目相看,甚至可以说是远超朕之所期。”

李世民身为九五之尊,对科举的结果自然了如指掌。

观狮山书院能在明算、明医两科独占鳌头,他并不意外。

可连向来由世家子弟把持的明经科与进士科都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这便非同寻常了。

无形之中,国子监的风头已被彻底盖过。

“父皇谬赞了,天道酬勤,此皆学子们寒窗苦读、孜孜不倦的结果,微臣以为,实至名归。”

李想一时有些捉摸不透李世民召见自己的真实意图,但不论何时,为自家书院的学子们脸上贴金,总是没错的。

“科举取士虽已推行二十余年,进士的身份也日渐贵重,但放眼朝堂,科举出身者终究是凤毛麟角,且多屈居于下僚。”

“朕本欲将这批新科俊才直接擢入各部要司,只是之前朕让张阿难探问了一番,朝中的反对之声竟是此起彼伏。对此,你可有何高见?”

这大唐天下虽姓李,可李世民也非事事都能乾纲独断。

盘踞在长安的门阀世家,遍布各地的豪族乡绅,其影响力根深蒂固,一旦新政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推行起来便会举步维艰。

“父皇,既然难以融入旧的体系,何不为他们开创一方新的天地?若将进士们安置于要津之位阻力重重,我们为何不能专为他们辟出一处衙署呢?”

李想对李世民的心思洞若观火。

给这些新科进士安排个官职并非难事,难的是安排一个既有前途又能发挥所长的显要位置。

这就好比让满腹经纶的才子去做仓库管事,虽不至于失业,却终究是明珠暗投,屈才了。

谁都想入中枢,任要职,可那些位置早就被人占满了。

“专为科举进士另设一署?”

李世民闻言,神色平静,并未流露出多少惊喜。

这个念头,他也曾一闪而过,但朝廷各司其职,运转并无不畅,凭空增设一个机构,其职能与定位,都极具考验。

“正是。科举出身的进士,乃是天子门生,身份清贵。他们虽凭才学叩开了仕途之门,但在为政经验上确有欠缺。”

“但这并非能力不足,而是缺少一个历练的舞台。只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学习,不出数年,他们必将成为我大唐的擎天之柱。”

“故而儿臣斗胆提议,陛下可在朝中特设一翰林院,从每岁春闱录取的进士中,遴选最优异者入内,不授具体政务,而命其掌管经籍之修撰,记录人君之起居,甚至代拟诏敕,参议文章。”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