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一波三折(5k)(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
实际上,总工想着的高振东,此时并没有如他所想,在忙活汽车和发动机的事情,这些事情该部署的都部署好了。
此时的高振东,正在和1201厂搞硬盘的同志们一起,解决他们的技术问题。只是高振东一开始没想到的是,由此会引出一个和计算机无关的事物来。
“高所长,我们现在碰到一个问题,我们想尽办法都没法解决,只能来求助您了,在这个问题这方面,您是专家。”
能这么叫高振东的,自然是1201厂计算机外设研究所的同志,此时正在汇报的,正是外设研究所的小高所长。
“噢?什么问题?我怎么就成了专家了?”高振东笑道。
“硬盘的磁性记录材料!”
随着小高所长的话,高振东脑袋里好像有一点什么东西跳了一跳,但是又随即消失无踪。
高振东没有去深究这个事情,该想起来的时候自然会想起来,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同志们的问题。
“磁性记录材料?嗯……”高振东顺着小高所长的话想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
“嗯,那要恭喜你们了,哈哈哈。”
小高所长脸有点红,我这儿求助呢,您还恭喜我们?这话听着怎么感觉味道不对啊。
直属领导:恭喜你碰见问题来找我帮忙了。
这话听着,谁都觉得好像不那么对劲的样子。
好在定下神来,他知道高振东的性格,也不是那种让人捉摸不透喜怒无常阴阳怪气的,他说恭喜,倒是真的大半是因为真有什么好事。
“高所,喜从何来?”不明白就直接问,高所这里,弯弯绕绕的反倒要出问题。
“恭喜你们的磁记录密度,又上新台阶啊。”高振东道。
这……小高所长也笑了,好吧,从这个角度来说,还真是喜事。不过同时,他也不得不佩服高所长对技术的敏锐,自己仅仅说了个磁性记录材料,他就知道自己这边的进度。
就算是所里经常都在找他汇报,但是这份惊人的直觉,依然让人佩服。
“对对对,您说得还真是,这件事情的确值得高兴。我们记录密度上去了,就发现现在用的这个磁性记录材料,跟不上记录密度的要求了,我们无论怎么努力,记录密度相比现在的软盘,也没有太大的提高。”小高所长道。
记录密度的提高,除了和磁头有关之外,和磁性记录材料也有关系。
如果说磁头是笔,想要多写字就得把磁头做小的话,那么磁性记录材料的尺寸就类似方格本上最小的方格,想要在单位面积的纸上尽可能多的写字,那么方格就必须尽可能的小但是又要能记录下整个字来。
蓝色巨人的早期硬盘,数据密度还没有日后的软盘高,就是磁头、机械、磁性材料、磁盘结构等多方面的结果。
高振东点点头:“嗯,你们现在用的是锌铁氧体材料吧……”
卧槽???!!
说到这里,高振**然就想起来刚才从自己脑子里一闪而过的东西是什么!
铁氧体!!!
而且他也想起来,为什么自己在听小高所长他们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铁氧体是一大类材料的总称,用处非常多,而且别说国外,就连国内,研究和生产也非常早,对于军迷来说,这东西还有两个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用途。
——隐身涂料、相控阵雷达。
铁氧体材料可以构成隐身涂料里的主要吸波成分,同时也可以做成相控阵雷达的移相器,相控阵雷达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没有这东西,相控阵也就控不起来。
移相都移不了,相控阵自然是镜花水月。
一瞬间,高振东的兴致就高涨起来,这东西好,能记录数据,能反雷达,还能做雷达!
小高所长自然不知道高振东心中所想,点头道:“对,铁氧体,但是现在不论是材料的粒径还是磁、电性能,都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高振东没有让小高所长失望,乐呵呵的把手一挥:“这个东西啊,你们不用担心,我来给你们解决!”
如果说铁氧体移相器还略显另类的话,那磁记录和隐身涂料之间,就有非常高的共通性,至少这两者的首要要求,就是做小!把粒径做小,至于粒径做小了是否会影响到吸收频率的匹配,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可以有另外的解决方案。
同时对于磁电性能,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共通性的。
这件事情对于小高所长他们来说,还真不在他们的专业领域范围内,纯纯的材料科学,而这也正是小高所长他们来找高振东的原因。
谁不知道,高所的本行,就是材料啊。钢铁也是铁,铁氧体也是铁,没毛病。
虽然这个想法未免朴素过了头,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对于高振东来说,倒也歪打正着,反正他有办法就是了。
高振东的话,让1201厂的同志们彻底放下心,果然,这种事情,找高所就对了,还正好凑到人家的专业方向上。
“别的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同志们来都来了,高振东关心的问道。
“暂时没有了,这个东西现在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材料和运动精确控制的问题。运动精确控制方面,您这里的三分厂光刻机组的同志正在根据您给的指导,进行直线电机的研发,进度不错,现在您给解决了记录材料的问题,我们这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1201外设研究所的同志们的心情,那不是一般的好。
别看高所除了重大问题之外,一般不怎么出手,甚至很少出现在1201厂和外设研究所,但是同志们都知道,那是因为他工作实在太忙。
而且高所不出手则已,但凡是重要的疑难问题,找到他基本上有求必应。
这也是同志们佩服他的另外一个地方,同志们倒没有迷信到觉得高振东就什么问题都能手到擒来,他们佩服高振东的,是他对新课题的把握能力。
只要他准备搞的新课题,就必定有信心、有技术、有把握、有条件能做好,遇见什么疑难杂症,他这里也能药到病除,说明他在他发起每个课题之前,对这个课题的前景、问题、疑难点等,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这一点,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因为高所搞的事情都足够新,想做到这一点就更难。
送走1201厂的同志,高振东坐下来在系统里翻找,8次抽奖机会还是有的,但是他不准备走AI的路子,没估计错的话,铁氧体这东西有非常明确的解决方案。
这个材料能解决好几方面的问题,8次还是值得的,就这,都得感谢那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就得16次。
果然,他没有猜错,在搜索结果里,高振东甚至看到了一本去年国内印发的《国外科技资料译丛——铁氧体材料》。
之所以说是印发而不是出版,是因为这份资料封面上明晃晃的写着几个字,“内部资料”,这自然不可能是公开出版物。
国内搞这东西果然早,实际上在和隐身涂料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显得很神秘,但是相当多的人,哪怕是60年代的人都接触过这东西,例如收音机,里面的这玩意儿老多了。
不过应用方面,这年头自然想不到隐身涂料上面去,而是无线电、电子电器、射频等比较传统的方面。
不过高振东并没有在搜索结果里选择这份材料,搜索结果只能选一个,选这个的话就太浪费,毕竟这是国内去年就有的材料,总不能越搜越回去嘛。
好在搜索结果足够丰富,高振东在众多结果中选定了一份看起来综合性足够强的。铁氧体是一个比较大的门类,综合性不够强的话,可能没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高振东取出材料,细细的把主要内容浏览了一遍,改变了原定计划。
他本来是准备找十二机部搞铁氧体元件的同志,来负责这件事情的落地,但是现在看来并不合适。
这东西的制备,三轧厂的同志都比他们专业更对口,毕竟根据材料对铁氧体的发展综述分析,高振东估计现在十二机部的同志生产铁氧体材料还是用的烧结粉碎这套法子,用不上。
这套法子对于十二机部搞点元器件啊什么的倒是够用了,至少够十二机部整点收音机电视机什么的用,但是对于高振东的目的来说,首先一个粉碎后的颗粒均匀性和颗粒细度就达不到要求。
再说了,就算是烧结粉碎,高振东这里可有人比十二机部的大部分同志都强。
高振东抄起电话,打向了技术处的工艺科。
“荣国,你来我这里一下。”
没多久,高振东刚到三轧厂就跟着他一起奋斗的老班底,刘荣国同志乐颠颠的跑了过来,现在他也是三分厂技术处工艺科的副科长了,干劲十足。
“总工,您叫我?”虽然现在位置上去了,很多时候也在忙钢铁手册的事情,但是刘荣国还是怀念一开始跟着高振东烧热电偶电极的日子,那是他工作走上高速轨道的起点,而且新奇味十足。
“对,有个新东西,交给你来搞一搞。可能用到烧结,也可能用到化学方法,总之,你要把这场仗打漂亮!”可能用到的材料不止一种,需要用到的工艺可能就很多。
刘荣国知道高振东的习惯,就是爱用一些部队上的口语,这和高总工的出身有关,现在刘荣国自己都爱上了这种感觉,一下子站得更笔挺了:“保证完成任务!”
“来来来,我们先搞这个。”高振东抽出一部分资料递给刘荣国。
“咦?四氧化三铁?”
刘荣国看着这次需要的产物,有点意外。这东西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嘛?要多少,给自己打一个电话,分分钟就弄过来了,都不需要生产,仓库里大把。
听着他的话,高振东脑袋里突然想起了一个“四仰化三铁”的梗,差一点一声“Man!!!”脱口而出。
好不容易压住这个冲动,高振东点了点头:“嗯,你继续看。”
刘荣国继续往下看,这回不是意外,而是惊吓。
“啊?这么细?!!!”
这个四氧化三铁,是要粉状的,这倒是不稀奇。
但是这个“粉”的程度,完全超出刘荣国的所有意料,甚至那个单位都有些陌生。
10~40nm!!!
nm,一个刘荣国在实际中别说使用了,就算是见都非常少见的单位。
和高振东上辈子那些商家动不动就吹的“纳米材料加持”不同,这东西算得上是真正的纳米材料,对于60年代中期的同志们来说有点陌生,自然是一点都不奇怪。
“对,纳米级别的Fe3O4粉。”高振东笑道。
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粉,是他准备试制的多种铁氧体材料的必备原料,不只是用在某一个单独的方面,所以在进行下一步工作之前,高振东把这部分给抽出来了。
这是要作为相关领域的基础原料使用的,单独给个课题倒也配得上。
而刘荣国这才明白,为什么高总工会专门把自己叫过来,同时很正经的布置任务。这东西看材料不难,但是想要作出他要求的形态,就很麻烦了,甚至刘荣国一时间都想不到到底用什么手段才能实现。
“不用担心,你按照这个工艺试制就好。”高振东看出刘荣国的担心,指了指他手上的那份材料。
刘荣国这才反应过来,傻了嘛不是,这么高难度的事情,高总工哪次不是先给铺垫铺垫?就连热电偶的那个电极现在看来不算难,当时高总工也是给了指导的。
这么困难的事情,高总自然早有准备。
他把工艺材料翻开一看,又傻眼了,真所谓是一波三折。
“化学方法?共沉淀?高总,这东西,我还真没怎么学过。”刘荣国对这方面,了解一点,但不多。
高振东把这件事情交给他而不是化工组的同志,自然是有相关的考虑,刘荣国工作年限长,经验也比较足,而且这个东西还是偏材料而不是偏化工。
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高振东有的是办法,一是配人手,二是他自己学。
“学一学嘛,这里面的操作并不复杂,到时候给你配两个化学组方面的同志,你自己也要多多向人家学习。”高振东丝毫不以为意,人再笨,还能学不会这些基本化学试验操作?而且还是一套相对固定的操作,简单。
我还没要你14岁学微积分就已经算是够对得起你了,高振**然想起了一个老梗,笑了起来。
不管高振东的笑是因为什么,但他轻松的笑声,极大的缓解了刘荣国的情绪。
对啊,怕什么,学不就完事儿?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再多,还能比高总工多?就这么点简单的事情,怕什么。
“好,我学!”刘荣国自己也知道,对他自己来说,这不论在哪方面,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机会。
“嗯,这就对了。放心吧,不难的。有什么需要,就找厂里要,厂里没有的,特别是一些不常见的试剂什么的,你找郑厂长,他会帮你到应用化学部那边协调的。”高振东乐呵呵的道。
刘荣国连连点头,都安排得这么好了,那还等什么?饭都喂到嘴边了,自己连嚼都不愿意嚼,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是!高总,我马上去!”
刘荣国拿着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粉的生产工艺,离开了高振东弄过办公室。
时间紧任务重意义大,得赶紧了,这套材料里,甚至不止一种四氧化三铁粉末生产工艺,还有些他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水溶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这特么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越是没见过,离开高振东办公室的小刘同志就越高兴,来了来了,当年烧热电偶电极的感觉,全回来了!
安排好这些事情,高振东回过头来,继续整理手上一套资料。
因为白熊那儿弄来的石墨水冷堆热动力部分的启发,自己利用“故乡的馈赠”,用相对便宜的价格弄出来的一套火力发电厂资料,虽然不是很深很细,但是依然庞大,让高振东整理得有些吃力,专业性是一回事,主要是数量大。
不过曙光就在眼前,高振东并不非常急,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不急,不急。
——
薄海边某地,一架购自北方老大哥的米-6超重型直升机正吊挂着一坨模拟重物,缓缓向下吊放。
场地边缘,几个帐篷门口站了不少同志,他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这架庞大的直升机,不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好!吊放位置准确!准备模拟降落。”一位同志拿着电台喊道。
随着他的指令,米-6那庞大的身躯缓缓下降,最终落在一个划定的圆圈内,只是这个圆圈相对它那庞大的身躯,显得有些渺小。
米-6庞大的旋翼缓缓停止转动,米-6的机组从直升机上下来,走向帐篷这边。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