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天路(6k)(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
三天之后,某滨海城市靠近海边的炮兵阵地里,开来了四台履带车。
这四台履带车看起来很熟悉,但是和常见的那种又有些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长!
这两门火箭炮的火箭弹,看起来和已经装备的130火差不多,但是比130火的长度,要长出来很多。
炮兵阵地的民兵们,都凑上来看热闹。
这种大家伙大家没见过,别说这个了,民兵连130火都很少看到,那是正规军的装备。
而这里的炮战由于特殊性,民兵在其中占了不少的比例,而且在炮战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有的炮,不仅仅是民兵,甚至全是女民兵操作,英姿飒爽。
“这个坦克看起来好奇怪啊,这么多炮管,但是没看见炮塔。”作为滨海的基干民兵,同志们对坦克很熟悉,哪年不练一练打坦克的?
“这不是坦克,这是火箭炮。”这东西和民兵训练教材上的火箭炮看起来有些不一样,但是还是有想象力丰富的同志把它给认出来了。
“这个炮一看就不一样,这么多管子,不知道有多厉害。”
“这个厉害,我告诉你啊,这个炮不是一发一发打的,是一群一群的,就跟蜜蜂一样,嗡的一声就全部都打出去了。”
“我数数,一、二……三九、四十!爸,爸,这炮有四十根管子!”
“这40根管子要是都往一个地方招呼,那简直不得了,谁能有这么大福气。”
“听说啊,这是来做什么试验的。”
“啊?不是长期在这里用的,可惜了可惜了。”
同志们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四台新家伙,看得出来,这四台新家伙都是刚出厂不久的,轮圈上的那个白圈圈,都还新新的,一点泥土星儿没有。
每台车子,都散发着油漆的香味。
新奇归新奇,同志们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新式武器拿到战场上来试验,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这里也不是没有来过新家伙。
别忘了,这里虽然打得零零星星的,但却是正儿八经的在战斗,要流血牺牲的那种。
民兵同志看热闹,正经的炮兵同志就是在看门道了。
炮兵阵地的指挥员,正在和新来的四台车的指挥员在交换情况。
“赵团长,你们这次就来这四台车,弹药补给车呢?需不需要我们给安排后勤力量?”如果限于条件,这些来做试验的同志相关准备不足,这里的同志是要提供帮助的。
车虽然就来了四台,满打满算一个连的规模,但是一起来的最高级别指挥员,居然是个团长。这次试验,绝对不简单,重大试验,重大试验啊。
虽然不是指挥火箭炮的,但是炮兵阵地的指挥员对火箭炮并不陌生,一看就知道这4台车都是大胃王,一次就要吞掉40发炮弹,而且还是那种长长的火箭弹的主儿,要是没有一辆弹药车跟着,那就奇怪了。
赵团长笑了起来,指着自行火箭炮的前半部分笑道:“不用,我们这个车啊,自己带着弹药呢。”
看着那个和后半部分的定向管明显不同的备弹箱,炮兵阵地的指挥员这才知道那东西居然是备弹。
“啊?这么多?一辆车上装了80发炮弹?”看得他很是眼热,这东西打起来带劲!
我们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出人意料。
有了这东西,各级首长再也不怕我们火力不足了。
各级首长:小同志,你想太多了,这个病没救的。
赵团长很是得意:“对,这个刚定型。就是为了解决火力压制和连续的火力压制问题,所以不但身管数量多,而且还备了40发!”
嗯?已经定型了还要继续做试验?啧啧啧,看来这装备的试验做得可真够扎实的。
本地指挥员在这边想着,赵团长又补充道:“不过这次我们不准备打80发,40发打完就走。40发打完,撤下检查车子,主要是为了试验车子在海边盐雾条件下的情况。”
太狠了,就有违炮战的初衷了。我们是来搞实验的,要牢记试验才是目标,不能恋战。
“这……做实验,应该试验一下换弹吧?”这边的指挥员一阵心痒,还没见过这洋荤呢。
赵团长摇摇头:“上级有试验安排。而且换弹在别的地方试验过,这里不用试了。”不但试过,而且还是在同样有盐雾的地方试的,而且时间比这里长得多。
至于试验盐雾为什么停留时间这么短,那就不是赵团长要考虑的问题了,按照上级下达的试验计划来搞就行,也许是因为在别的海边试验做得够多,所以这里就短一点。
当地的指挥员有点似懂非懂,不过人家是按照命令和计划来的,想来是有科学道理的。
能做出这么好的炮的同志,安排的试验计划自然也是最好的。
“准备什么时候行动?需不需要我们配合?”
“需要的,到时候你们和我们一起打,只要时间上的配合。至于别的,按照你们平时作战的习惯和安排来就行。”赵团长道。
明白了,这是在试验多炮种联合作战条件下,新装备的表现!以战代试、以战促试、战试结合,好,我们的科研人员的安排就是好!本地指挥员觉得自己又学会了一点新知识。
“那什么时候开始?”那就一定得配合好了,绝不能让来做试验的同志,还有背后的装备研究工作者们看笑话。
“预计是今天下午3点,不过具体的,还要等通知。”赵团长一边看着四台40管122毫米火箭炮进入阵地,一边看着表道。
“行,我这就去安排!”
“记住啊,不用搞特殊的,就和你们平时打的那种差不多就行。”赵团长再次叮嘱道。
“明白了,没问题,你放心吧。”
炮兵阵地在有条不紊的做着试验准备,而除了这看得见的四台车之外,其他地方,不少辅助装备也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为这次试验做着支持。
不远处的一辆装甲车上,个平台被高高的举起,这台车有些像是早已列装的装甲侦察车,不过带的设备要多一些。
“风向:XXX.X°”
“风速:X.Xm/s”
“气温:XX.X℃”
“空气湿度:XX%”
其实先进武器作战,和传统武器相比,看起来是非常无趣的,主要是气氛好像没有那么热烈,代入感不强,肾上腺素分泌不够多。
和传统作战情形不同,这辆侦察车上,各种气象诸元被采集之后,并没有人在话筒里大喊着向相关单位通报,而是控制计算机静静的从传感器里将数据采回之后,校验无误,又静静的将它们发送出去。
无声无息之间,四门自行火箭炮在源源不断的得到侦察数据支持。
自行火箭炮的火控计算机在不停接收这些诸元,同时也在手动或自动的获取着自身的方向、角度、坐标等数据,在火控计算机里不停的计算着,时刻准备输出,一旦得到明确的目标坐标,并接收到调炮指令,计算机就会控制高低机和方向机,将炮的角度调到合适的状态。
这仗……不对,这试验做得真没意思,一点儿都不热闹!
从老式装备一直用到新式装备的赵团长在心里感到有些不习惯。
虽然不习惯,但是他很清楚,在这没有鼎沸的人声,只有发动机和液压设备声音的“寂静”中,隐藏着何等的杀机。
一门炮40发,4门炮就是160发,要是算上备弹,就是320发!
此时赵团长心中的盘算,有点像几十年后某大导在仟城黛岩镇拍的一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
实际上,不只是地面,在空中,也有同志在为这次试验忙碌着。
一架别-6水上巡逻机,正在附近徘徊,不论是哪一边的人,对此情此景都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只是今天有些不同,下午两点多,巡逻机上的光学观察手,将眼睛顶在光学侦察系统的目镜上,仔细的看着下方。
和目镜相比,显示器的画面还是有些模糊,在不用热像仪通道的时候,观察手还是更喜欢用目镜。
“嗯,大概有50来个人,进训练场边上的一栋建筑了。”
“继续观察。”
他们的侦察报告,迅速被传回了试验指挥部。
“看来试验条件不错,事前的试验计划的支撑数据没有问题啊。”
“是啊。现在开始?”
“不,等等。火箭弹的战斗部,对建筑物效果有限,我们还是要试验在露天场地下的效果最好。”
“要是允许试验激光制导炸弹就好了,扔两个1000kg的,一炸一个准!”
“不行,既然是在炮战战场上做实验,还是不要升级作战手段比较好。情况特殊嘛,呵呵呵。”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别-6上的光学观察手,发现情况开始有了发展变化。
“有大量的人从建筑物里面出来了,在露天训练场边上坐下了。就是我们那片摆满了座椅,拉着横幅的露天训练场。”
“有多少人?”
“50来个,应该是里面的人都出来了。”
“那就应该没问题,测距!定位!”
通过飞机自身的位置和方向、距离等数据,很容易解算出这片座椅的坐标。
这样得到的数据精度足够高,而且精度差点也没事,160发火箭弹,怎么着都能把这试验给做圆满了。
此时,地面的炮兵阵地上,不论是122火还是原本就有的身管火炮,都早已严阵以待。
“团长,坐标下来了!”赵团长身边的作战参谋指着指挥车的显示器。
“转发各车!”
“是!”
片刻之后,4辆122火已经接收到最后也是最重要一个射击诸元——目标坐标。
随着炮手按下确定键,被确认的坐标参数进入了火控计算机,与前面的所有诸元一起,解算出火炮最需要的数据——方向、角度。
四门火箭炮的发射器开始徐徐转动,很快满足射击状态。
和这四门炮不同的是,此时的老式身管火炮阵地上,同志们正在根据阵地指挥所下发诸元,指挥的同志们口中喊着指令,炮手同志们正在快速摇动着方向机和高低机的游轮,调整着火炮的方向。
同志们训练有素,速度很快,但是和旁边四门火箭炮一比,就完全是两个概念。
虽然它们因为射程问题,装定的射击诸元和火箭炮不同,但是这点区别明显不是它们和火箭炮的表现有天壤之别的原因。
炮兵阵地指挥员羡慕的看着不远处那四门炮口高高扬起的火箭炮,忍不住对身边的同志道:“新式火箭炮就是不一样,太方便了,这速度,不得了啊。要是我们也能用上这种炮就好了。”
他身边的同志笑道:“这个估计就难喽,这里情况特殊,你知道的。”
太猛把人给打跑了,结果可就和原本的目标大相径庭。
指挥员笑了起来:“你说得对,哈哈哈。不过只要其他同志都能用上这种炮,那就好了。”
而此时,火炮已经调整完毕的122火这边,参谋正在向赵团长做最后的请示。
“团长,火炮姿态调整完毕,射击还是等等其他同志?”
赵团长道:“射击!我们比他们提前好一点,他们的射程近,炮弹可能先落地,可能产生我们不想要的变化。”
常住农村的都知道,你往狗子群里扔石头,第一块石头落地,狗子们就跑了,后面的石头可能就不管用。
“射击!”
随着指挥车上一声令下,四门火箭炮的炮手按下了全弹发射按钮。
这边身管火炮的同志们还在操炮,突然之间,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
同志们忍不住转头看去,只见四门新式火箭炮那边,已经被一阵烟雾笼罩,一枚枚修长的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和浓烟,带着“嗖嗖”的声音向前方飞去。
“带劲!太带劲了!”绝大部分人,在看到火箭炮射击的时候,都会被那种气氛感染。
连续不断飞出管口的火箭弹,加上空中那一道道尾烟形成的长长天路,烟雾中火箭弹的尾焰形成的一团团井然有序的亮光高速向前运动,这一切都能把人的情绪带动到最高点。
“同志们,我们加把劲!”阵地指挥员对各炮位喊道。
他身边的同志笑道:“这炮好是好,就是散布有点大,你看,这弹道,打着打着就不在一条线上了,方向有变化啊。”
指挥员同志放眼望去,火箭炮的炮口,在发射的同时,还在变换着角度,虽然比较轻微,但是能看得出,不同时间发射的火箭弹的弹道有所差别。
他笑了起来:“他们射速太快了,没办法,火炮姿态来不及归位稳定,下一发就打出去了,这可能就是高射速的代价。不过没关系,火箭炮打压制的,散布大一点没关系。我还是喜欢这个,打起来带劲。这就好像单发**和连发**,单发**每一枪都能打得准,连发**压不住枪,后面的就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但是上战场的时候让你选,你选单发还是连发?”
“那肯定连发了,这还用问。”
空中的别-6上,都不用通过光学侦察系统,同志们通过肉眼,都能看到空中拖着长长的浓烟飞行的火箭炮。这没办法,火箭炮要的就是便宜大碗比冲够大,要达到这个效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双基发射药里面加Al、AP,这两个货的烟都小不了。
“咦,这弹道看着有点散啊,怎么高高低低的。”作为巡逻机,经常为炮战指示目标的别-6机组,对火炮不陌生。
“火箭炮嘛,射速快散布大,正常的。”
“火箭炮的散布的确是比身管火炮大,但是这也大得忒离谱了点。”一位机组成员道。
“新式火箭炮,还在试验阶段,今天本来就是做试验,后面还会改进的吧。”同志们只能如此期待了,否则这个火箭炮的弹道,看着的确是离谱。
好在这是试验炮,还有时间,相信研究火箭炮的同志们会解决的。
如果是高振东上辈子,在射程达到30~40公里的火箭炮上面,散布问题的解决,那可就猴年马月了,但是这个火箭炮不太一样。
过了没多久,等到火箭弹击中目标的时候,同志们集体“咦”了一声,非常惊讶。
“诶诶诶,这怎么回事?”
“奇了怪了!没想到,真没想到!”
“哈哈哈,神了啊!搞这个火箭炮的同志,太绝了!”
“……”
他们之所以这么惊讶,是因为他们发现,这批发射时间不一,总发射时间高达数十秒的火箭弹,居然是同时落地的!
这160枚火箭弹,按说应该因为发射时间的不同,先后落地才对,这是**都想得到的结果。
但是这批火箭弹偏不,别看它们飞行的高度高高低低各不相同,但是落地仿佛是商量好的一样,几乎同时落地!
160枚火箭弹同时在目标区炸开,同时爆开的一朵朵花,让同志们知道什么叫目不暇给。
这福气,大得让人受不了。
这批火箭弹的散布,就是正常火箭弹的散布,比起身管火炮,略大,但是不离谱。考虑到这次试验的射程,这点散布甚至可以说优秀。
在160枚火箭弹的数量之下,加之狭小的目标区域,这个“略大”,被完美的掩盖住了。
——数量也是一种质量。
就那巴掌大的一块地,160枚火箭弹砸下来,就算是散,又能散到哪里去?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是搞火箭炮的同志故意这么设计的,通过不同的弹道带来的不同飞行时间,让不是同时发射的火箭弹同时落地,完全不给各种作战目标打时间差逃跑的机会!”
“不是,这特么都能算得清楚?”
“那你别管,就问你刚才是不是同时落地就行了。”
“我们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那可不!我们一定能让所有的敌人哭爹叫娘、有来无回!”
火箭炮这边,果然40发打完就收功,此时,身管火炮那边的同志,才刚刚打出第二发炮弹。
实话说,身管火炮的同志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他们在火箭炮的激励和带动下,几乎发挥出了除最大的几次炮战之外最快的速度,但是相比几乎全自动的火箭炮,还是想去甚远。
看见火箭炮已经开始一边降下发射管,一边撤出阵地,身管火炮阵地指挥员拿起了话筒。
“赵团长,不用这么急,他们不敢反击这里的。”
作为一场在真实历史上断断续续打了21年的现代战争——炮战,两边早就有了经验,更别说在这条线上,事情还有些变化。
“不敢?”
“对,我们后边有台反炮兵雷达,他们如果敢打我们阵地,后面的结果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一定会笑起来,这是一点儿后路没留啊。本来他们就怕,现在更怕了。
赵团长了然,还有这东西呢。作为火炮试验部队的指挥员,他太清楚这玩意有多逆天了,难怪。
不过他还是没有让同志们停下撤出阵地的动作:“我们的作战条例有规定,打完就撤。没办法,不能违反条例啊,我也正好练练兵。”
身管火炮阵地指挥员这才知道,赵团长他们不但是武器新,连战法都是新的。新武器配新战法,正常,正常。
当他看到正在有序撤出阵地的新式火箭炮,再想想在后面二十公里,为自己此前作战提供了有力又精准的支持的反炮兵雷达,这才悚然而惊。
这是所有传统炮兵都会有的感觉。
以反炮兵雷达的定位速度,加上类似新型火箭炮的打击速度,就算是火箭炮的散布大点,也没有哪个支火炮部队敢在开炮之后还呆在阵地上或者是慢悠悠的撤退。
虽然不熟悉火箭炮,但是熟知炮兵作战的他,都能估算到,这一套体系之下,反击的炮火会在多长时间内到来。
极端一点的情况下,那是可以用秒来计算的,毕竟几十秒也是秒。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