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率直狂放,恣肆坦荡(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最新章节。
……
“你的祖先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如何死的?”
铁木真不厌其烦的重复了一遍。
宁宗赵扩的呆滞似乎有点令他陷入焦躁,握着刀的手背上青筋跳了又跳,俨然有些情绪波动。
“我在问你——”
在他彻底失控之前,一旁伸出一只手来轻轻搭到他手腕上,不重不轻,却有效的平息了铁木真的情绪起伏。
朱元璋朝他微微摇头,轻叹了口气。
“可以了,铁木真,他已经听清楚了。”
宁宗赵扩惶然惊醒,费解的努力辨认了一番铁木真的话中含义——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
但是,这个句子出现在铁木真嘴里,近乎是匪夷所思的。
他感到一股惊惧和剧烈的头痛。
然而,此时此刻,刀锋正架在他的脖子上,尽管他有诸多顾虑和疑惑,也必须要尽快给出一个答案。
“宋祖陛下……”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
这是宋史·太祖本纪中关于这件事的唯一记载的。
一国开国之君的死亡,在历史的记载中竟然如此轻飘飘的一笔带过。
大部分的史料都在大篇幅的强调另外一件事——其弟赵光义继位合法性和顺理成章。
这是一桩千古疑案。
没有人能笃定的说,这件事和赵光义全无关系,但也没有人能笃定的说,就是赵光义亲手杀的兄长。
北宋年间最早有一和尚号文莹,写了一部《续湘山野录》。
其中初次隐晦的提出了‘烛影斧声’这个说法,便在民间传开了。
宁宗赵扩复述完之后,又急惶惶的说。
“关于太祖之事,已经过去了数百年,我、我也不尽知其详,只有这些……”
“帝崩,传位其弟,烛影斧声……”
铁木真慢慢复述了一遍,也笑了起来。
只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叫人胆寒。
铁木真想到了合撒儿,而李世民想到了李建成。
两人都闭了闭眼睛。
有些时候,答案是不需要写在明面上的。
你只需要去看,谁是那个既得利益者就足够了。
朱元璋早知这些东西,面色看上去除了沉冷些之外,并不感到意外。
事实上,他到这里来一趟,也不单是只为了听一耳朵这个人尽皆知的传闻的。
“宫廷之中,可有什么东西传下来?”
“这么说,你是其弟赵光义的血脉?”
两道平淡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前者是朱元璋开的口,后者是似笑非笑的的铁木真。
宁宗赵扩自一开始纵然恐惧于铁木真架在脖子上的刀,但并未清晰的感受到他的杀意,因而他恍惚相信铁木真许是真的没打算杀了自己。
但这一刻,脑海中的雷达疯狂嗡鸣,让他在极度的恐惧中急急的开口。
“不!!我、我是太祖血脉,三代以前,高宗因无子,太宗血脉已然失传,皇位又回到了太祖血脉手里!”
铁木真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忽然轻描淡写的收起了长刀。
宁宗赵扩跌坐到地上,喘息了半晌,才又想起朱元璋的那句问话。
“流传下来的、流传下来的……”
他拼命的想了想,忽然间灵光一闪,惊呼道。
“有的!!有的!我记起来,宗族太祖一脉一直流传下来一个奇怪的盒子,那盒子有人打开过,据说是个雕了一半的假传国玉玺!!”
“那假玉玺虽说没什么价值,但因为雕工非常精美,宗族也一直留放着没舍得弄丢……”
至于赵匡胤为何留下这样一块儿假玉玺,倒也没人多想。
毕竟传国玉玺于南北朝丢失,一开始宋朝就起过再重新雕一块儿的想法,赵匡胤留下这个倒也并不意外。
只可惜的是,玉玺并未完工,太宗又显然因为种种原因不肯留用这块儿赵匡胤雕了一半儿的半成品。
是以,这块儿‘假玉玺’便只能以工艺品的价值被留在皇家国库里代代流传至今。
宁宗赵扩沉浸在想起此事的回忆里,并没有第一时间留意到,当他这句话落下后,面前四个人同一时间陷入了一种仿若冻结的寂静。
不等宁宗赵扩回神,他便骤然被一只手粗暴的拽了起来,是双眼通红的李世民。
他呼吸急促,近乎有些艰涩的喝问。
“那玉玺在何处?!”
南宋皇室也并非全无优点,至少在保存看上去值钱的东西上,是再谨慎妥帖不过的。
当那块儿曾经在他们手中流转,已经被他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假玉玺’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四人几乎同时眼眶红透了。
百年的沉淀,已让让这块儿新雕琢的玉玺附上了些许时间的厚重温润。
其上尚有两字空缺,而留给赵匡胤的那个‘永’字,已经被填上了。
字迹刚硬,铁画银钩,一如赵匡胤其人,率直狂放,恣肆坦荡。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