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
田埂上,滑县一霸刘大眨眼间变成了一具尸体。
就在其他阻拦丈田的青壮汉子还在发愣时,精武卫小队队长黄虎举起手中长刀,高声道:“阻碍丈田者,就地斩杀!”
唰!唰!唰!
站在田地中的十四名精武卫全部抽出长刀。
顿时,随着一名青壮汉子跑出田地,其余人皆化作鸟兽散,一边喊着“杀人啦”,一边朝着不远处的庄子奔去。
这些人的强硬,全建立在欺软怕硬之上,主心骨刘大一死,他们压根不敢再闹。
“丈田继续!”黄虎面色平静地说道。
一旁,滑县县令胡维实连忙令身后的衙役将刘大的尸体抬到不影响丈田的小路上。
……
约小半个时辰后,刘家那群人又来了。
这次足足有近百人。
除了手拿锄头棍棒的青壮汉子,还有坐在平板车上的长衫儒士、胡须花白的老者。
平板车上坐着的,显然是地方上的乡贤士绅或德高望重之人。
这些人,才是地方上真正的刁民。
有人脉,有文化,擅于在《大明律》中寻找漏洞为自己谋私利,给朝廷与地方衙门添乱的都是他们。
至于底层百姓,大多都是草芥之民,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刁民。
就在这时。
滑县县令胡维实快步走到黄虎面前,躬身拱手道:“钦差大人,能否将您的钦差文书交给下官,稍后由下官向这些百姓解释,解释后,他们必然就不敢再造次了!”
黄虎点了点头。
待这些刁民知晓黄虎等人的身份以及手中的权力,若再不老实,那就是纯属找死了。
……
很快。
一个身穿青色绸缎服的老者来到刘大的尸体面前,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我的儿啊!是何人如此心狠竟敢在咱家地头上杀人,爹一定为你报仇,咱告到京师也占着理呢……”
这位老者便是刘大的父亲,刘老太爷。
在滑县,他说上一句话比县令胡维实说上十句话都管用,他乃是滑县北辈分最大、财力最雄厚的大地主,据说与大名府的某位府官都能说得上话。
随即。
一名身穿蓝衫的中年人,手持一本《大明律》,看向迎面走来的滑县县令胡维实。
“县尊,不知刘大犯了何罪,竟被这样凶残处死,即使是省里来的钦差,也不能不问供而随意挥刀杀人吧!”
胡维实拿出精武卫的钦差文书,道:“诸位,借一步说话。”
随即,胡维实便与数名乡贤士绅解释起来。
这些人是看得懂钦差文书的,是能听明白这些精武卫到底拥有多大权力的。
片刻后。
一众乡贤士绅望向山田里的精武卫,全都变了脸色,然后一名乡贤开始向刘老太爷解释。
不多时,所有人的脸上都只有惧怕的表情。
依照精武卫们当下的权力,莫说将他们就地斩杀在田里,即使将胡维实这个进士出身的县官就地斩杀,都没有一点问题。
即使大名府的府官也约束不了这些代行皇权的天子亲军。
他们比锦衣卫可是豪横多了,且还是名正言顺地杀人。
不多时。
这些人在胡维实的同意下,拉着刘大的尸体,灰溜溜地离开了。
胡维实将腰杆挺得笔直。
往昔,他处理丈田之事优柔寡断,怕得罪人,但如今有了靠山,他再束手束脚,那仕途就算到头了。
……
接下来的几日。
精武卫“皇权特许,先斩后奏”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滑县,无人敢在丈田事宜上阻拦造假,一切进行得尤为顺利。
与此同时。
其他地方的精武卫也都是用拳头说话,全权操控起了丈田事宜。
不过也并非都是杀人立威。
但足够霸道,也讲公道,使得地方上的官员胥吏、乡贤士绅皆不敢抵制丈田。
一些丈田进度尤为缓慢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数千名卫所兵卒,他们在一众精武卫的带领下,丈田速度远高于普通胥吏。
……
十一月十六日,入夜。
京师。
一场冬雪悄然落下,虽下得不大,但却为京师又增添了几分寒意。
翌日一大早,天微微亮。
街道上几乎没有雪迹,只有两侧的个别屋顶露着一抹雪白,一些池塘河沟被薄冰完全覆盖,行走的路人都穿上了厚厚的棉服。
沈念身穿厚缎冬服,披着小万历赏赐的貂裘披风,来到了户部衙门。
他刚进门,便有胥吏为其递上了一个暖和的铜手炉,此乃户部五品以上官员专享,便于拿笔写字。
右侍郎厅内,火盆烧得甚是旺盛,里面温暖如春。
沈念脱去貂裘披风,坐在椅子上,待手脚都暖和后,便可以处理桌上的文书。
就在这时。
沈念听到外面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他一听,便知是户部左侍郎刘斯洁来了,他虽年过花甲,但平时走路比二十岁的小伙子都快,此乃专属于他的脚步声。
“子珩,在厅吗?”人未到而声先行。
“在呢,刘左堂快快请进!”沈念站起身来。
随即,刘斯洁抱着一摞文书来到沈念面前,然后将文书放在桌子上,道:“子珩,着重看看老夫画圈的地方。”
“好!”
当即,沈念便拿起文书翻阅起来。
不远处的胥吏迅速为二人各自端上一杯热茶,然后退了出去。
唰!唰!唰!
不多时,沈念便将文书画圈处看完了。
里面记载了苏州、杭州、南京、扬州、济南、开封等大城市商人频繁以钱换银的情况,有地方一两银竟能换一千二百文钱(官制铜钱)。
“这些黑心商人,是在借朝廷新政发财呀!”刘斯洁愤愤地说道。
沈念微微皱眉。
目前,大明的货币有四种,分别是白银、官制铜钱、大明宝钞、民间私钱。
其中,白银为主,铜钱为辅,即大数额用银,小数额用铜钱。
而大明宝钞因朝廷无节制滥发目前已经形同废纸。
民间私钱,则指的是民间私铸的含铜量很低的钱,又叫做恶钱,因朝廷管控力度不足,导致私钱泛滥。
刘斯洁之所以称这种以钱换银,是黑心商人借朝廷新政发财。
乃是因全国丈田之后,一旦一条鞭法铺开,百姓交税须皆用白银。
而底层百姓手里大多都是铜钱,待交税之时,百姓需要将手里的粮食、布匹、铜钱、换成白银,导致白银需求剧增,就会导致银贵钱**。
这两年,银与铜钱的兑换比例在1:950左右。
而今有大商人竟敢以一两银换一千二百文钱的方式囤积白银,说明他笃定待一条鞭法施行后,一两银没准儿能兑换一千五百文铜钱,甚至更高。
简而言之:当下以钱换银,囤积起来,绝对大有赚头。
这种情况在前年江西施行一条鞭法时已非常明显,当时,一两银直接能兑换一千四百文铜钱,且还是官制铜钱,私钱甚至能兑换一千六百文。
底层百姓挣的都是铜钱,有少量存储后,才会将其兑换成碎银或银锭。
待一条鞭法铺开,本应是交一千文铜钱的税,换算成白银,直接交了一千四百文铜钱的税。
对底层非常不公。
此外,在底层百姓用白银交税时,商人面对急于卖粮换银的百姓,还会压制粮价,使得一些百姓无奈之下只能向地主、富商借高利贷,甚至出卖田契约、卖儿鬻女,成为流民,这将会导致大量土地兼并死灰复燃。
前年,试行一条鞭法的江西巡抚是潘季驯。
他听从张居正命令,采取的方式是:一方面用常平仓之粮稳定粮价,一方面重惩那些囤银商人,外加调拨大量白银,使得百姓平价兑换。
但这种应对方式,针对一地或许可行,针对大明两京十三省就困难了。
商人逐利,若此等以钱换银的风气一旦形成,导致高门大户都囤积白银,甚至会造成银荒,严重影响一条鞭法的施行。
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民变。
沈念父亲与岳父的尧东商行,兴盛北方商贸,其实就是为了白银能够流通,让百姓手里有白银。
但一旦商人们都用这种“以钱换银”近乎掠夺的方式以差价谋利,那尧东商行也拦不住白银存入大商人银库,导致底层百姓无银可用。
随即,刘斯洁又从袖口中拿出一张小报,递给沈念。
“这是在京师多名大商人内部流通的一篇文章,目前,诸多大商人也都开始以钱换银了,临近年关,银钱流动较大,若白银都落入大商人银库,那明年施行一条鞭法后,底层百姓的日子就困难了!”
沈念接过小报,看到了一篇名为《银贵钱**论》的文章。
这篇文章依照已试行一条鞭法的江西为例,分析出明年全国施行一条鞭法后,必将导致银贵钱**,而当下乃是囤积白银最好的时候,待到明年底层百姓需用银交税,必然能大赚一笔。
这种小报,仅仅在大商人和一些士大夫阶层圈层里传播,底层百姓是看不到这种赚钱模式的,即使看到了,他们也没有能力找来大量铜钱换成白银。
相反,他们手里存储的碎银,很快就会落入大商人的钱袋里。
沈念想了想,道:“咱们去内阁吧,三位阁老应该对此等情况有所准备。”
沈念相信张居正是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的。
……
片刻后。
刘斯洁与沈念出现在内阁,站在张居正、殷正茂与申时行的面前,告知了他们近期诸多大商人以钱换银之事,并拿出了那张内部小报。
三大阁臣看过之后,张居正率先开口道:“一条鞭法后,确实会导致银贵而钱**,甚至造成银荒。”
“对此,我的解决方式是:其一,一条鞭法施行初期,允许‘银钱兼收’与‘实物折纳’;其二,严惩投机倒把之奸商,打击高利贷盘剥现象,利用太仓库之铜钱与国库存粮,尽可能稳定钱与银的兑换比例;其三,铸好钱,除恶钱,令铜钱保值,外加寻找银矿;其四,促进商贸,让天下有钱人的白银都能流动起来,而不是藏在银窖中。”
“不过,此等歪风邪气一旦形成,恐怕避免不了底层百姓吃亏,但最多三年,便能稳下来。”
张居正面带些许无奈。
他虽然想到了诸多策略,但朝廷不是万能的,当下还是“小朝廷、大市场”。
朝廷无法利用诏书条例等,将钱与银的比例固定,商人们见囤积白银能发财,肯定会囤积白银,白银一旦流通减少,那比例定然就随之变化了。
总不能将所有囤积白银的商人都抓起来。
对此,沈念等人心里都非常清楚。
殷正茂开口道:“为今之计,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恶意囤银,实为与朝廷新政对着干,若这样的大商巨贾太多,我建议大开杀戒,只需除掉几个出头鸟,他们也就不敢了!”
“此为下下之策,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可使用!”申时行补充道。
张居正认可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我们便看一看京师商人的良心吧,看一看他们会不会赚这笔黑心钱,若京师有商人能将这股歪风邪气压下去,问题便不算大,怀柔解决即可!”
沈念等人都点了点头。
……
十一月二十日,近午时。
《银贵钱**论》这篇文章突然出现在京师街头的各种小报上,然后迅速传播,成为了京师百姓的热议话题。
紧接着。
令张居正、沈念等人都未曾想到的情况出现了。
京师的大小商人都疯狂开始以钱换银。
当铺、钱庄、珠宝铺、酒楼等全部优先收银,且一两银能兑换一千三百文铜钱。
一些小商人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到乡下,竟奔赴到京师外的县乡用铜钱换取碎银。
完全是为了钱,脸都不要了。
令沈念感到哭笑不得的是,京师多个妓馆直接公开发声:入妓馆消费者,只收白银。
即使去喝杯清茶,都必须拿着白银,然后妓馆会用铜钱找零。
这个吃相,着实难看。
但那些痴迷女色的人,仍会乖乖送上白银。
与此同时。
一些官员听到此言论后,也开始利用特权将手中的铜钱换成白银。
一时间,京师成为了全大明以钱换银最热闹的地方。
此等风气一旦传出,那恐怕一条鞭法还未曾施行,大明朝便已出现银荒了。
……
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等人听到这些消息后,差点儿没有被气死。
他们本以为京师的商人读书者较多,心有朝廷,有大格局,不会赚底层百姓的血汗钱。
哪曾想。
这些人完全是一副恶狗捕食状,眼中只有钱,占不到便宜就算吃亏。
此等风气绝不可涨,必须立即压制下来。
小万历知晓此情况后,心中甚是恐慌,当即将张居正等人召到了文华殿。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