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

燕王回京是大事,百官对此事都非常慎重。

毕竟朱棣不是一般亲王,他还是塞王。

燕王府拥有五万精兵,数千名官吏,依附于燕王府为生的人数十万。

再加上朱棣本人还是大明北方边境统帅,可以调动北部二十万边军。

虽然说好了,将来找到合适的封地,就将他分封出去。

可随着手中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谁知道他会不会起异心?

大明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可不能被任何人破坏。

当然,百官慎重对待还有个原因。

燕王回来的太突然。

他在草原搞蚕食计划,过年都没回来,现在不节不气的,回来做什么?

准确说是,皇帝突然召他回来做什么?

旨意上说是述职,可哪有这时候召边关主帅述职的?

除非这个主帅犯了什么错误,或者发生了什么大事。

也不要怪那些人多想,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确实没什么私心。

朱棣的身份本来就敏感,群臣谨慎一点也是为了维护朝廷稳定。

事实上,已经有大臣拿此事质问朱标。

为何在这个时候突然召燕王回京?

朱标给出的解释是,燕王世子朱高炽马上就要成亲了,所以才把燕王叫回来。

况且马娘娘也思念儿子,顺便回来见一见。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群臣也不好说什么。

嗯,朱高炽的未婚妻和前世一样,是指挥使张麟的女儿。

张麟是朱元璋的老部下,这個婚姻是老朱一手安排的,用意自然是强化功勋集团和皇室的关系。

然而对于群臣来说,这个联姻问题可太大了。

燕王本就位高权重,掌握着国家五分之一的军队,现在又让他和军中大将联姻。

万一他真的有不轨之心呢?

然而这是老朱的安排,他们没有办法反对,只能将担忧藏在心里。

但暗处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朱棣。

朱棣性格比较张扬,只不过以前他恪守亲王规矩,从不做出格的事情。

但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即将大婚,他有点兴奋过头。

回京之后老实了两三天,就开始变着花样的折腾。

整日里不是宴请高官名流,就是与权贵厮混。

还花钱找读书人写文章吹捧自己。

因为他大字不识一箩筐,那些读书人自然是不屑与他为伍。

他就狠狠的羞辱别人。

羞辱读书人事小,结交权贵事大啊。

你一个亲王广交权贵,是几个意思?

真以为你塞王就能为所欲为是吧?

恰恰相反,正因为你位高权重,我们才更要盯着你。

一时间弹劾他的奏疏堆满了朱标的御案。

朱标也非常无奈,劝也劝了,骂也骂了,就是不听。

没办法,群臣只能求到马娘娘那里,请她老人家出面制止。

马娘娘把朱棣叫到宫里谈话。

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反正最后有消息传出,马娘娘被气的旧疾复发,紧急召陈伴读入宫医治。

陈景恪在诊治结束后,表情异常凝重。

一再叮嘱,千万不要再动气了,否则……

这下群臣也被吓了一大跳,真要把马娘娘气出个好歹来,大家的保护伞就没了。

于是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燕王去边疆就好了。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这位燕王是变着花样的作死啊。

没多久朱棣为朱高炽举办了大婚。

婚礼可谓是极尽奢华,规格都是按照亲王礼来的。

要知道朱高炽是燕王世子,爵位相当于是郡王。

反过来想,你儿子的婚礼按照亲王标准办,你把自己当什么了?

这是妥妥的逾越啊。

如果仅仅是婚礼逾制也就算了,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还借着婚礼的名义贿赂权贵,公然结交军中将领。

而且还打着为朱高炽婚礼运送贵重物品为由,调燕王卫队的一支水师进入黄河,直逼洛水。

这支水师也是嚣张跋扈,沿途撞沉了多艘船只。

来告状的冤主,把洛阳知府的大门给堵的水泄不通。

非但如此,朱棣还隐隐透露出对皇帝的不满。

什么大明要是没他,哪有现在北方的大好局势。

你朱标能当皇帝,只是因为早出生几年而已。

一直被压制的勋贵集团,似乎也受到他的影响,行事变得异常的激进和跋扈。

开始明目张胆的串联,似乎在谋划什么大事。

这下群臣彻底无法淡定了。

找读书人鼓吹自己,世子婚礼逾制,结交权贵,收买军中将领,对皇帝不满……

还把燕王水师弄到京畿附近。

再加上勋贵骚动。

燕王这不是作死,这是想造反啊

勋贵的表现,更加印证了这个猜测。

朱标登基后虽然没有公开打压勋贵,但对于勋贵子弟违法之事处罚非常严重。

且一直在限制勋贵的权利。

被打压久了,他们是不是有别的想法了?

如果这时候燕王再许诺点什么……

后果不堪设想啊。

群臣再次坐不住了,弹劾朱棣的奏疏再次堆满了朱标的御案。

这次群臣不敢再去找马娘娘,但直接把状告到了朱元璋那里。

太上皇快回来吧,燕王要造反啊。

您也不想您的儿子刀兵相向吧?

还有,跟随你打天下的勋贵们似乎也有异动,您老人家赶紧回来吧。

对于这些弹劾,朱标表现的也很生气。

他先是勒令朱棣禁足,未经允许不得外出。

然后令燕王水师撤回渤海湾,并赔偿所有受害船主的损失。

同时也严厉警告了勋贵集团,让他们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有不该有的想法。

做完这一切,他才找群臣商量,怎么处置燕王。

这下轮到群臣头疼了。

这可是马娘**儿子,大明的塞王,这事儿我们岂敢发表意见。

伱是皇帝,有人威胁你的皇位,你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吗?

问我们是几个意思?

但话说回来,怎么处置燕王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废了?圈禁?

群臣倒是想这么干,可一来燕王并未真的造反,只是行为出格。

二来太上皇和马娘娘那一关也过不去。

所这两个法子都不太行。

让他回北平?

别闹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事情做了就没有回头路了。

以燕王的实力,放他回去岂不是放虎归山?

于是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向了唯一的那个答案。

就藩吧。

赶紧找个封国,将他丢过去吧,一了百了。

朱标也心动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封到海外去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但紧接着新问题来了。

封到哪?

群臣一致决定,绝对不能封在大明周边。

就燕王这野心,封的太近怕他依然不死心。

最好有多远封多远,如果能封在秦王那边就更好了。

只是大明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确实没有适合的地方。

群臣又麻了。

这可怎么办是好?

就在群臣发愁的时候,朱雄英、陈景恪、徐达、朱棣、朱高炽等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

丝毫没有剑拔弩张的意思。

朱棣得意的说道:“怎么样,我的演技好吧?群臣都被骗了。”

陈景恪竖起大拇指,说道:“一点都不像是演的,我感觉大王就是本色出演。”

听到前半句朱棣高兴不已,听到后半句脸一黑:

“你小子,找事儿是不,什么本色演出,我可是大明贤王。”

陈景恪笑道:“以前是,现在吗,不好说喽。”

朱雄英接话道:“这件事情过后,您回去将草原隐患解决,依然是大明贤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群臣眼里四叔就是浪子回头。”

还是朱高炽担心自家老父亲,说道:“经历了此事,群臣还能允许我爹去北平吗?”

陈景恪说道:“放心,燕王府的直属力量离开大明,在群臣眼里大王就没多大威胁了。”

“虽然会有人反对他继续回北平,但阻力不会太大。”

徐达也颔首说道:“确实如此,燕王府和晋王府的力量日渐壮大,群臣虽然没说,但一直在担心。”

“景恪也不过是借机将这个矛盾提前引发了而已。”

“一旦燕王府的力量退出大明本土,群臣也不会再咬着不放的。”

“至于燕王回北平,也不用担心。”

“只要晋王还在,燕王就有了留下来的理由。”

众人顿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晋王府的力量比燕王府还要强,朱棡的能力也是超过朱棣的。

现在两兄弟在北方,属于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

朱棣真的走了,那整个北部边防都会落入朱棡手里。

那可是大明一半的边军精锐啊。

想想就知道有多危险了。

至于为何不派遣别的大将接手朱棣的防区……

其一朱棡身份特殊,影响力太大,派别人过去很难扛得住他的压力。

其二,太上皇那一关过不去啊。

谁都知道,太上皇更相信自己的儿子。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重用亲族是人之常情。

然而这也造成了,现在北方过于依赖两位塞王的局面。

所以,只要晋王还在,群臣就不会**着燕王离开。

“群臣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把燕王撵走。”

“而是趁此机会把燕王府的力量驱逐出大明,如此就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听到徐达将自己比作心腹大患,朱棣有些不开心。

但没办法,谁让对方是他岳父呢,只能假装没听到。

而且他也知道,这是事实。

他很尊重自己的三哥,可要是三哥想造反,他第一个起兵讨伐。

他相信,如果自己造反,朱棡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所以两人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确实是事实。

除了朱标之外,谁当皇帝他们几兄弟都不会服的。

——

事实上,朱棣的所作所为都是演戏,一场陈景恪导演的大戏。

朱元璋、马娘娘、朱标、内阁等等,都是演员。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群臣同意,支持燕王攻打天竺。

打天竺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征得群臣同意才行。

至少要统一思想。

将燕王封出去群臣自然是千肯万肯,但帮他征服一个一亿人口的大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这也不能怪大家保守什么的,而是天竺纸面实力太吓人了。

那可是一亿人口。

别和我扯什么种姓制度、战斗力低下什么的。

就算是一亿头猪,靠燕王府那点人,没有几十年也抓不完啊。

燕王府打不过对方,肯定会找大明求援。

到时候大明就要陷入战争泥潭了。

于国于民、于公于私,都不是什么好事。

群臣的考虑其实是很稳妥的,没什么可指摘的。

所以,陈景恪并没有直接和群臣商议此事,而是耍了个小心眼。

“燕王行事最好嚣张一点,在京城大肆结交权贵,尤其是军中将领……”

“再找一些勋贵配合演戏。”

“如此就能让群臣心生忌惮。”

“我们再找人上奏,说天下人苦燕王久矣,赶紧让他就封吧。”

“然后我们就以没有合适封地为由拖延此事。”

“等到将群臣熬的差不多了,就顺势提出,让燕王学习秦王。”

秦王的封国只有一个小岛,全靠自己的能力在安西打下一片领土。

我们就在天竺附近找个小岛,作为燕王的封地。

他有能力就去天竺打一块地回来,没能力就困守小岛一辈子吧。

“如此一来群臣必然会答应。”

“等燕王府去了天竺,事情就不受他们控制了。”

这就是陈景恪的全盘计划,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朱棣一听让自己嚣张点,顿时就兴奋了:

“嚣张好,我就喜欢嚣张……都不用装,你就瞧着吧。”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种种出格行为。

而群臣也确实如计划的那般被骗到了。

不过这也算是个阳谋,群臣本来就视晋王府和燕王府为眼中钉。

现在有机会将其中之一撵出大明,他们自然一万个同意。

就算瞧出不对,也会假装没看出来。

总之,这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表演。

请勋贵过来配合表演,还有个原因。

“大分封必然会遭到群臣反对。”

“现在勋贵站出来惹是生非,让群臣亲身体会一下勋贵的负面影响。”

“到时候朝廷提出大分封计划,阻力就会小很多。”

这个计划自然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勋贵闹腾的厉害,群臣切身体会到了勋贵集团的危害,自然就会希望将勋贵撵走。

到时候朝廷态度再强硬一点,这事儿差不多就成了。

徐达赞道:“景恪此计可谓是一箭双雕。”

朱棣却说道:“但我发现,勋贵们好像并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借机表达什么问题。”

“具体是什么问题,我又猜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