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时代,会将他们淘汰(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最新章节。
苏谨给了朱棣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后者脸色难看的坐了回去。
“郭部堂。”
苏谨背着手慢慢踱步走到郭敏面前,抬头凝视着他的眼睛:
“其实你完全不必说那么多,不如直接说苏某为了一己之力劳民伤财,大动干戈,穷兵黩武。”
郭敏为苏谨的目光所滞,不敢直视,微微低下了头,但旋即又抬了起来,狠狠瞪着苏谨:
“本官虽非此意,但苏先生所言,未尝没有道理。”
“大胆!”
“尔何敢公然辱我先生,欺先生门下无人吗!”
未等郭敏言落,陈显几人怒不可遏的站了出来,胸膛起伏不已。
“回去!还有没有点规矩?”
苏谨回头瞪了几人一眼,几人这才不甘心的退下,但仍死死瞪着郭敏。
“郭部堂既然如此说,那苏某倒要请问,若是苏某今日远走他乡,此仗是不是就不打了?若是如此,苏某抬脚便走,绝不留恋。”
“这...”
郭敏沉默,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苏某再请问,若无苏谨,外敌是不是就没有了!”
“这...这当然不是。”
郭敏虽然讨厌苏谨,但也知道没有苏谨,现在的大明恐怕还在和瓦剌、鞑靼征战。
别说是西域火站河一带,恐怕漠北那边的卫所也不足一半。
“既然如此,又何来因苏某劳民伤财之说?”
苏谨脚步向前再迈一步,盯着郭敏的双眼:“战时资源的消耗,通过战后的休养生息,自可逐步恢复,
可一旦放弃抵抗,边线垂危,国门便会洞开,外敌入境便可直捣黄龙,毁我大明根基,敢问郭部堂,彼时又当何如!”
“即使议和,请问郭部堂又有几分把握,此后不会再战?苏某不求多,十年,议和能使十年罢战,郭部堂可有信心做到,可敢立下军令状,出使敌国?”
“老夫又不是武将,立什么军令状?”
郭敏的声音满是愤懑,却越来越小,底气也越来越不足。
“陛下曾言,‘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郭部堂今日提出议和,又将陛下置于何地,请问!”
郭敏立时有些慌了神。
这句话是朱棣十年前说过的,只不过当时大明升平,海内靖宇,也没人把这句话太当回事。
可如今苏谨提起,岂不是他郭敏要让朱棣把说出去的话咽回去?
“啊,这...”
苏谨还要再说,朱棣已忍不住冷冷开口:“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此言既出于朕口,当无回还之理,岂不闻金口玉言,一字千金?”
“是,是臣错了。”
苏谨没打算把郭敏怎么样,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平和。
至少没打算现在就弄死他。
眼见郭敏不再说话,苏谨继续说道:“固国安邦,驱硝烟于海外,是我的意思,更是陛下的意思。”
“如果今天这仗不打,那明天呢?”
“难道诸位一定要眼睁睁看着胡虏嚣于境线,直到长枪火炮对准大明内陆百姓,引战于国土之上,处处硝烟?”
“诸位同僚,苏某不说什么大道理,难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不懂吗!”
“苏先生说的是。”
“部堂言之有理。”
“臣...附议!”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打什么算盘”,苏谨笑笑:“此战结束,苏某便会带着学生远走,眼下还请诸位与苏某同舟共济,拜托了!”
说罢,对着殿内诸人深深一躬。
“不敢!”
“苏先生折煞我等了!”
望着百官向苏谨连连还礼,朱棣嘴角微不可察的撇了撇。
“既如此,诸卿听旨。”
朱棣也不废话,将之前的商议直接颁布。
自今日起,文华殿继为六部议事、决议之所,处置国内大小事宜。
各部以左侍郎牵头,右侍郎辅助,两人商议解决。
遇不决之事再行上报武英殿,交由部堂及太子共决。
至于朱棣,自然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前线之上。
要不是苏谨拦着不让他去前线,只怕这个时候已经找机会跑了。
朝中文职暂不调动,各地由府、州、县治继续主政,六户书吏辅佐。
至于武将,自然大都各司其职。
只有部分在军事学院受训的将领,才有资格领兵符去前线作战。
这也让许多武勋哀叹不已。
可没办法,这些家伙自打进京以后,就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眼比天高,技比纸薄。
朱棣多少次让他们前往军事学院受训,可一个个狂的很,也傲气的很,自觉打了一辈子的胜仗,凭啥让一群纸上谈兵的小娃娃教自己?
可仅仅这十几年的时间,战争早从过往的冷热兵器交错,逐渐转变为热武器作战。
也许让他们骑马领兵可以,但大兵团作战呢?
给他足量的坦克、飞机、火炮和士兵,应该如何指挥推进?
阵地、战壕的位置怎么选?
观察所放在哪里?放多少合适?
最前线的步兵战壕被突破后,备用战壕的位置在哪里合适?
交通沟怎么挖才能既保证我方火力的持续,还能在关键时刻避炮、迂回、联系?
防炮洞多少米一个合适?
连环地堡如何构置,才能保证机枪火力点的覆盖面积最广,同时能形成交叉火力,避免死角出现?
而上述的这一切动作,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度完成?
而这还只是一个千户(团)级单位指挥官需要考虑的事。
如果作为卫级(3000-5000),部队的位置如何构建?火力支撑点如何选择?机动侧翼部队如何运动?各兵种之间如何配合作战?
更别说还有再高一级的军团级指挥,如何调度?
朱棣不可能把数万、数十万儿郎,交给一个门外汉去指挥。
没错,这些家伙在朱棣眼里和门外汉也没什么区别。
既然你们不愿意学,那就继续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好了。
他不会把这些家伙怎么样,但也不会再给他们机会。
时代,会将他们淘汰。
哪怕这些武勋跳着脚、拍着胸口立着军令状,朱棣仍旧不为所动。
总之一句话,没有在军事学院毕业,不是真正懂现代战争的武将,一概不用!
再吵吵,诏狱和锦衣卫吵吵逼逼去!
朱棣这一发火,这些武勋不敢再继续吵吵,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了一边,变作了哑巴。
“明日一早,午门演兵!”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