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进步(1 / 1)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上次改革,取消了很多读书人的待遇,已经引起很多人不满了。
这次更是让无数皓首穷经、准备了一辈子八股文的老秀才如丧考妣,痛心疾首,斥之为“礼崩乐坏”、“斯文扫地”。
而更多被压抑了许久、对自然万物充满好奇、心灵手巧的年轻人,则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出路!
各地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教授的不是“子曰诗云”,而是杠杆滑轮、化学现象、几何证明。
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开始萌芽。
京城,中央科研院由格物院升格并扩充而成。
这是一片占地广阔、戒备森严的建筑群,内设机械所、化工所、格物所基础物理、生物所等众多机构。
这里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工匠和通过新式科举选拔上来的青年才俊,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也承担着最前沿的研发任务。
“人力自行驱动车”项目,被列为机械所的优先课题。
皇帝希望能有一种比马车更灵活、比轿子更快捷、不依赖畜力的个人交通工具。
项目负责人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格物科进士,欧阳询。他深受传统木牛流马传说和西方传入的通过有限渠道关于平衡原理的启发。
最初的构想,是制造一个有两个轮子、依靠人的双脚交替蹬地来前进的“木马轮”。但很快遇到了几个核心难题:
材料与结构强度: 最初的样车完全由硬木制成,沉重无比,且车架在颠簸路面上很容易散架。
欧阳询团队尝试了多种木材的复合结构,甚至引入了部分铁质加固件,但效果不佳。
直到他们获得了格物院冶金所最新研发的一种“低碳熟铁”,这种材料韧性好,易于加工成管状,大大减轻了重量,又保证了结构强度。
他们采用榫卯、铆接和部分螺丝紧固的方式,打造出了坚固而轻便的菱形车架。
传动系统——革命性的链条!
最初的设想是前轮驱动,人在前轮轴上直接蹬踏。但这导致前轮做得很大,极其不稳定,且转向困难,摔伤事故频发。
团队一度陷入僵局。一次,欧阳询在观察水车传动时,看到链斗式水车那循环转动的木链,突然灵感迸发!能否设计一种类似的“链条”,将脚踏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后轮?
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飞跃!他们开始设计一种由许多铁制链节和销轴组成的“滚子链”。
每个链节的形状、耐磨度,销轴与链节的配合间隙,都需要精确计算和反复试验。
加工如此精密的金属零件,对当时的车床工艺是极大挑战。
机械所的工匠们夜以继日,改进了简易的脚踏车床和夹具,手工打磨、淬火,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条能够可靠传递动力的铁链条。
后轮轴上需要安装一个带齿的“飞轮”,与链条啮合。
他们设计了不同齿比的飞轮进行测试,以平衡速度和省力程度。踏板则设计成带有防滑纹路的铸铁件,通过曲柄与中轴连接。
他们放弃了危险的前轮驱动大轮方案,采用了前后轮大小相近的设计。
前叉设计成可以灵活转动的结构,通过一个简单的立管和车把连接,车把上包裹着皮革以增加握持舒适度。
通过转动车把来控制前轮转向,比操控大型前轮要灵敏安全得多。
安全至关重要。他们最初设计了类似马车的抱闸,用杠杆拉动一块牛皮摩擦车轮毂来制动,但效果不佳且磨损快。
后来改进为“压闸”,通过线缆控制一个带有摩擦片的机构,直接压在钢制的前轮轮缘上,制动力大大增强。
最初的铁轮或包铁木轮颠簸异常。他们尝试过在轮缘包裹皮革、藤条,效果有限。
最终,化工所提供了一种初步硫化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料。虽然远不如后来的充气轮胎,但将其包裹在木轮外围,已经能显著改善骑行舒适度。
历经数百次修改、无数次的摔打磨合,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具备现代自行车基本形态的“铁马”终于诞生了!
它拥有熟铁车架、链条传动、脚踏驱动、手控转向和压闸刹车。
当欧阳询亲自骑着这辆闪烁着金属光泽和黝黑橡胶色彩的“铁马”,在科研院内的试验场上稳稳地骑行,甚至能做出小幅度的转弯和灵巧的避让时,整个研发团队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消息传入宫中,朱兴明大喜,亲临科研院试骑。
虽然一开始有些摇晃,但很快掌握了平衡。感受着耳畔呼啸的风和前所未有的操控感,皇帝龙颜大悦,当场重赏欧阳询及其团队,并将此车命名为“自行车”,寓意“自如行走之车”,并下旨由皇家工坊优先量产,率先在京城推广。
很快,自行车这种新奇、便捷、象征着时尚与科技的交通工具,风靡了整个京城。
达官显贵、富商巨贾竞相购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骑着自行车穿梭的身影,轿子和马车的使用率显著下降。
这不仅是一次交通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观念变革,它向所有人宣告:一个依靠人力与机械、追求效率与速度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就在京城自行车方兴未艾之际,开封府地方科研所,也在进行着一项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制造一台能够自主行走的“蒸汽三轮汽车”。
项目主导者是老工匠出身的格物博士,鲁胜。他深入研究过朝廷拥有的大型蒸汽机(,但其体积庞大,功率虽高,却无法直接用于小型车辆。他们的目标是:小型化、轻量化、适合陆地行驶。
微型高压锅炉, 这是最大的瓶颈。
大型蒸汽机的锅炉像个房子,显然不行。
鲁胜团队需要设计一个能安装在车架上、能快速产生足够高压蒸汽的小型锅炉。
科技在大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民间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
百姓们,也开始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毕竟,科技实实在在的给他们带来了便利。
科技的进步,进一步释放了劳动力。百姓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富足起来。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