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风起明末》最新章节。
站在陈望的位置之上,要考虑的事情不仅仅只是军事一方面。
现在,陈望还需要考虑在**、民生之上的影响。
如今的情况,在军事上没有任何一股势力能够与他争锋。
在所控的疆域之内,他可以凭借着手中强硬的军事实力压伏一切反对的声音。
但是也只是压服,那些反对的声音仍然会存在。
《国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如今陈望所要面临的情况,正是如此。
此刻的南国,就像架在烈火上不断加热的水壶。
壶中之水早已沸腾,蒸汽在密闭的空间里横冲直撞,将壶盖顶得微微颤动。
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用手按住沸腾的壶盖,但是底下的蒸汽仍在不断积聚。
那些被压制的声音并未消失,只是在暗处涌动,等待着宣泄的时机。
在现实之中,这些蒸汽不同于壶中的蒸汽一定要冲壶盖之中涌出,他们总能找到机会,对于地方潜移默化的展开影响。
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文官集团对地方的控制和潜移默化的改变。
军队的铁蹄可以踏平城池,刀剑可以征服土地,却终究难以长久的治理一方水土。
战马踏过之处,需要官员执笔安民,烽烟散尽之地,需要吏使重建秩序。
马上可以得天下,却终究不能在马上治天下。
陈望清楚的知晓这一点。
在结束了军队的安置和归乡假期条例之后,众将也随之离开了大帐。
不过陈望将代正霖也留了下来。
“现在各地的学校情况如何了?”
陈望敲了敲身前的桌子,询问起了最关心的事情。
代正霖腰背挺直,坐在旁侧,微微垂首,汇报道。
“依照军门此前所令,由内务司主导,工务司协理,于汉中、郧阳、襄阳、开封、徐州、武汉、南昌、九江等我军直控重要城镇兴建小学合计三百五十六所,中学八十所,职业大学九所,重点大学三所,俱已完工。”
在名义之上大明的两京十三省,除去陕西、山西两省之外,余下的疆域都在陈望的控制之中。
然而实际上,这些疆域的控制力强弱分明,共分**。
第一级是在靖南军军管直控的疆域,完全都在靖南军的军管之下,执政的主官,基本都是靖南军内务司的官员,而非是文官系统之中的官员。
汉中府、郧阳府是陈望最早的基本盘。
襄阳府、河南省则是后续通过各种手段谋夺而成。
如今河南府最高长官虽然还是高名衡,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半点的权力,整个河南省的城防、税收、司法,无不在靖南军的直接管辖之下。
然后便是整个南直隶。
陈望在扬州之战击败了万民军主力之后,派遣军队接管了饱受万民军蹂躏的南直隶。
南直隶在万民军的攻伐之下,地主士绅的势力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主政的官员或逃或死,正好为实行军管扫清了障碍。
整个南直隶基本都在平南镇的控制下,这也包括如今国家的首都——南京。
第一级的军管直控疆域,共有一京一省三府之地。
这些地方,是陈望目前最重要的基本盘,也是重要的兵源地,是真正的核心地域。
第一级的军管直控疆域,在靖南军中被称为核心区域。
而第二级,则是在靖南军主导之下,同时有着军事威慑的疆域。
这一级的疆域,在内务司绘制的地图上,这些区域被醒目的朱红色标注为实控疆域。
湖广、北直隶、山东、山西这一京三省之地,就是全部的实控疆域。
这些疆域之上,最高的主政官员是靖南军的内务司的官员充任,同时有军兵镇守,在重要的城镇实行着军官。
这些疆域内,官员的任免升迁不需要经过南京朝廷的吏部,所有政令都是由内务司主管,直接盖上吏部的印章,税银也是直接解往靖南军在各地的银库,
不过地方州县很多的地方,仍然是由文官系统的官员在主政,虽然受到了一定的监督,但是还有不少的自主权。
这些问题,是缺乏内政人员的靖南军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
山西虽尚未完全收复,但姜瓖已率领大军南下,旌旗所指,城邑皆降。
在情报司所筑造的沙盘上,整个山西大半都已经是插满了代表靖南军的红色小旗,光复山西的全境只是时间问题。
第**的疆域,则是在名义上的归属,或则是暂时没有办法直接管辖的疆域。
这一疆域在靖南军之中被称为势力疆域。
浙江、江西、福建、两广、贵州、云南、四川,八省都归属势力疆域的范畴之内。
这些疆域之前大部分都是在明庭的直辖之下。
地方主理的官员全都是明朝的文官系统出身。
虽然名义上归属,但是现在陈望却是没有办法直接掌控,只能是通过朝廷的名义使其暂时慑服。
靖南军对于这些地方的管控极弱,情报司在这些地方也没有多少的坐探和耳目。
这些地方,只有四川的情况稍微好一些。
六大宣慰司因为姻亲的关系,坚定无比的和他们站在一起。
诸部土司摄于六大宣慰司之威,尽皆臣服。
驿道上往来不绝的军报让这片土地与核心区域保持着紧密联系。
整个川东因此也都在陈望强而有力的统治之下,属于是实控的疆域。
但是川西的局势也并不容乐观,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攻破成都之后,继续南下,侯良柱独木难支,只能是勉力维持。
大明两京十三省,只剩下陕西尚未光复,辽东尚缺半壁,余众皆是归于靖南军的势力范围之中。
“小学和中学的事情可以暂时放缓,优先满足军队与地方上的遗孤。”
陈望在桌面之上呈放着的文档之中找出了关于学校建设的文件,看了一段时间后,说道。
“这天下太大了,天下百姓亿兆,只能一步一步来。”
陈望叹息了一声,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这世间并非是所有的事情都全部做到最好,现实总是让人不得不做出取舍。
在京师他派遣情报司以酷烈的手段拷索出了上千万两的白银。
这些白银对于如今的靖南军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可以让局面维持很久。
但是上千万两的白银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却并不算多。
“重点大学暂定三所,规模就按此前的规定,以千人为一届。”
陈望定下的大学,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大学,另外一类则是重点大学。
两所大学教授的都不是什么圣贤文章,而是教授的专业技能。
重点大学的学制是四年,主科只有语文、数学两科。
语文教授的仍然是四书五经,数学则是新编的教材。
而除此之外,大学之中根据招募征集而来的老师,设有医学、工程、制造等学科,这些学科其中又由细分。
三所重点大学分布如今靖南军直控之下的三座重镇。
开封的河南医科大学,由名医吴又可执掌院正。
徐州的南直隶行政大学,以唐世平为院正。
襄阳的湖广工程大学,则由薄珏担任院正。
通过三所学校的名字便可以看出三所学校主要培养的人才。
“职业大学的数量不增,但是规模要扩大。”
陈望看着文书上的内容,轻轻了点了一点。
“每届千人不够,每届扩充到两千人。”
职业大学的设定和重点大学相差不多,都是细分了专业,不过更多的是基础的手工建筑专业,培养的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工匠,学制也只有两年的时间。
代正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迟疑,犹豫道。
“如果扩招,目前的师资还需要再添一倍,学校的场地也要扩建,银钱的消耗……”
“钱放在仓库里面,毫无用处,钱粮要流转起来才是活水。”
如今各地因为战乱和天灾的影响,市井百业都大不如前。
“扩建校舍要雇工匠,学子衣食需采买物资,教习的薪俸会流入市井,进而让整个南国乃至天下的经济重新复苏。”
代正霖不理解很正常,这是时代的局限和限制,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多人和国家的选择。
这个时代与后世不同,国库之中是需要有一定存银,以应对很多突发的情况。
但是钱粮也不应该积存太多,钱粮必须要流转起来,才能够使得市井百业欣欣向荣,才能生出更多的银钱。
陈望知道代正霖短期之内难以明白,但是他也不需要代正霖现在就明白。
因为,时间终将会证明一切。
“普通学校的事情暂时就这样定下来,这些事情全部交由内务司去处理。”
在这个关乎未来的重大决策上,陈望绝不会改变初衷。
“内务司那边……人手也要扩招了。”
代正霖翻阅了一下手中的文册,说道。
“内务司那边,为了接管北国提前扩招了一大批人,但是现在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填上缺口,一大半的人都没有能够完成进修班的进修。”
进修班,是在内务司内部开设的专门培养管理人员的学堂,一般一期是半年,两期为一学年。
刚刚进入内务司的人员基本都是在最低的等级,负责管理文书等基础的事务。
后续想要晋升,就必须要参加内务司的进修班学习。
完成两期的进修,才能够有资格晋级更高的职位。
但是现阶段,能够完成两期进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甚至于现在接管北国的内务司官吏,大多都只是接受了半期的学习。
陈望看着手中的文书,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他的起点太低,导致现在他的根基太过于浅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改朝换代不难。
但是改天换地,却是难如登天。
一切都从头再来,从头培养,无疑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陈望却从来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现实也没有留给陈望太多的时间。
“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暂时就这样勉强支撑着吧。”
陈望轻叹了一声。
“等到明年夏后,”
代正霖从手中的文册抽出一张文书,递到了陈望的面前。
“此前国公命令修建的军校和政校在汉中已经修建完毕,只等国公政令下达,两所学府便可以运作。”
代正霖稍作停顿,补充道。
“不过在运作之前,还请国公为两所学府定名。”
陈望接过了代正霖递来的文书。
文书之上,墨线勾勒出两所学府的平面图与俯瞰图,飞檐斗拱、校场堂舍皆描绘得细致入微。
一旁的蝇头小楷详细记载着每座建筑的用途,讲堂、藏书楼、演武场、生员斋舍,无不齐备。
陈望的指尖不自觉的轻敲着桌面,目光也在文书之上缓缓的移动仔细审阅着。
关于设立军校和政校的事,早在最初建立根基时就已经提上日程。
军校用来培养军官,政校则是为输送治国理政的人才,这是稳固根基的长远大计。
然而连绵战事让将领们分身乏术,靖南军也一直缺乏足够的内政官员。
即便当时建成了这两所学校,恐怕也难有实效,因此计划一直被搁置。
如今战事逐渐平息,久经沙场的将领们终于能稍作休整,内务司可用的人才也渐渐充实起来,虽然仍然不足以支撑整个局面。
但是建校计划的计划还是应当启用了。
内务司单凭进修班所培训的这些管理人员,很多人管理才能都难以达到主政一方的水平。
当然那些终日苦读四书五经,八股取士而来的进士举人们在最初也不能。
但是这些进士举人们经历了严格的筛选,他们的双商大多人都高于常人。
这一点,在宋明两朝漫长的**斗争之中可见一斑。
大多数的举人进士在经历过最初的不适之后,很快便可以掌握政务的关窍。
陈望需要更多成熟的内政人员,用来进一步的掌控地方。
而军队的建设也不能放下。
军队的战斗力构成,除去武备之外,很大程度都在于基层士兵的意志与训练,还有基层军官的素养。
这一方面,靖南军并不欠缺。
能够独当一面,坐镇一方的大将,靖南军也不缺。
如今靖南军中,有着一大批拥有着成熟经验,从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的武将。
但是靖南军中,却欠缺足够素质的中层军官。
而军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作为军中中坚力量的营司级军官。
“名字就暂时不要定了。”
陈望按下了手中的文书,抬起头,目视着从帐外投射而来的阳光,意味深长的笑道。
“如果现在定下名字的,那可就……实在是太过于僭越了……”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风起明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