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最新章节。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的南京城,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肃杀。

连绵的阴雨已经持续了半月,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座帝都即将发生的惨剧垂泪。

旧吴王府内,苏宁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雨幕怔怔出神。

案几上摊开着一份刚刚送达的密报,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李善长事泄,帝怒。”

如今自己的侍从室已经在全大明完成了布局,组织结构更加的隐秘,毕竟苏宁可是知道很多军统和克格勃特工手段的。

所以整个大明的情报都在苏宁的掌控之下,每一次都能尽可能的做好提前的安排和预设。

“殿下,”马和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低沉,“宫里的眼线传来消息,皇上昨夜彻夜未眠,今早连早膳都没有用。”

苏宁缓缓转身,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凝重:“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大明律》,手指轻轻抚过书脊:“李善长……开国第一功臣,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一劫。”

马和低声道:“殿下,我们要不要……”

“不要有任何动作。”苏宁打断他,“这个时候,任何动作都会引火烧身。”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侍卫匆匆入内:“殿下,宫里来人传旨,皇上召您立即入宫!”

谨身殿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朱元璋独自坐在龙椅上,面前堆满了奏章。

这位年近花甲的皇帝,此刻面色铁青,眼中布满了血丝。

“孙儿参见皇爷爷。”苏宁跪地行礼。

朱元璋没有让他起身,而是将一份奏章扔到他面前:“你看看。”

苏宁拾起奏章,越看越是心惊。

这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密报,详细记录了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的种种细节,甚至包括他们在密信中议论朝政、批评皇帝的言论。

“皇爷爷……”苏宁抬起头,不知该如何开口。

“你可知道,”朱元璋的声音沙哑而冰冷,“朕待李善长不薄。开国之初,朕就封他为韩国公,授太师,可谓位极人臣。可他呢?竟然与胡惟庸勾结,图谋不轨!”

苏宁沉默片刻,谨慎地说道:“皇爷爷,李善长毕竟是开国元勋,若是处置太过……”

“太过?”朱元璋猛地站起身,眼中迸射出骇人的寒光,“允熥,你记住,对叛徒的仁慈,就是对江山的残忍!”

他走到苏宁面前,俯视着跪在地上的孙子:“你可知道,当年朕与李善长等人起兵时,曾经立下誓言:共享富贵,永不相负。可现在呢?他们一个个都忘了本分!”

苏宁抬起头,直视着朱元璋:“皇爷爷,孙儿明白您的苦心。但是……株连太广,恐怕会动摇国本。”

朱元璋冷笑一声:“动摇国本?若不彻底肃清这些奸党,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五月初三,朱元璋下旨,以“交通胡党、图谋不轨”的罪名,将李善长逮捕下狱。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凉国公蓝玉第一时间来到吴王府。

“殿下,”蓝玉神色惶恐,“李善长一案,会不会牵连到我们这些老臣?”

苏宁看着这位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将军,此刻却如同惊弓之鸟,心中不禁感慨。

“凉国公若是问心无愧,又何必担心?”苏宁淡淡道。

蓝玉急道:“殿下有所不知,这朝中官员,谁没有些往来?若是皇上真要追究,恐怕……”

就在这时,又一名侍卫匆匆来报:“殿下,魏国公徐辉祖、宋国公冯胜等在府外求见。”

苏宁与蓝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片刻后,吴王府的正厅内,坐满了淮西勋贵的代表。

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开国功臣,此刻个个面色惨白。

“吴王殿下,”徐辉祖率先开口,“李善长一案,牵连甚广。我等恳请殿下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免得……免得酿成大祸。”

冯胜也道:“是啊!殿下,李善长虽然有罪,但罪不及家人啊。”

苏宁看着这些惶恐不安的勋贵,心中明白,他们真正担心的不是李善长,而是自己的安危。

“诸位,”苏宁缓缓开口,“皇爷爷行事,自有他的道理。我等为人臣子,当以忠君为本。”

“可是……”

“诸位,接下来大家最好的办法就是闭门谢客,像今天这样四处乱跑可都是很危险的。”

“……”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却让在场的勋贵们更加不安。

五月初七,朱元璋下旨,赐李善长自尽,其妻女弟侄等七十余人同时处斩。

同日,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等大批功臣被处死。

消息传来时,苏宁正在旧吴王府监督修缮工程。

“殿下,”马和声音颤抖,“已经杀了三天了,听说秦淮河的水都被染红了……”

苏宁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明史》中的记载:“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党之狱’。”

五月初十,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将李善长、胡美、唐胜宗等二十人列为奸党,明令天下。

当晚,朱元璋再次召见苏宁。

谨身殿内,老皇帝独自坐在黑暗中,只有一盏油灯在风中摇曳。

“允熥,”朱元璋的声音异常疲惫,“你是不是觉得皇爷爷太残忍了?”

苏宁沉默片刻,如实答道:“孙儿不敢。只是……三万余人,实在太多了。”

朱元璋长叹一声:“你以为朕愿意这么做吗?但是允熥,你要记住,治国如同治病,有时候必须要用猛药。”

他站起身,走到苏宁面前:“这些勋贵,仗着开国有功,骄纵跋扈,侵占民田,结党营私。若是不彻底清除,大明的江山,迟早要毁在他们手上!”

苏宁抬头看着祖父,突然问道:“皇爷爷是不是担心,将来父王继位后,驾驭不了这些骄兵悍将?”

朱元璋浑身一震,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允熥,你果然聪明。”

他转身望向窗外的夜空:“朕已经老了,你父王……性子太软。若是朕不把这些刺拔干净,将来你们父子如何坐得稳这个江山?”

这一刻,苏宁终于明白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

这场大清洗,不仅仅是为了肃清胡党,更是为了给后继者扫清障碍。

五月十五,大清洗终于告一段落。

南京城内的血腥味渐渐散去,但恐惧的气氛依然笼罩着整个京城。

旧吴王府的书房内,苏宁展开一卷宣纸,提笔写下四个大字:“以史为鉴”。

马和在一旁轻声道:“殿下,经过这次清洗,淮西勋贵集团已经元气大伤。”

苏宁放下笔,目光深邃:“不,这才只是开始。皇爷爷要的,是一个完全没有威胁的江山。”

他走到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片废墟上,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洪武二十三年的这场大清洗,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格局。

而年轻的吴王朱允熥,在这场风暴中,既看到了皇权的残酷,也领悟到了治国的艰难。

这一切,都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的南京,在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丝和煦的春风。

胡党案的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散去,朱元璋却已经开始着手布置新一轮的棋局。

这日早朝,奉天殿内的气氛格外微妙。

文武百官肃立两侧,却不见了几位熟悉的老将身影。

站在宗室行列首位的苏宁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朝会注定不同寻常。

“众卿可知,”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魏国公徐辉祖、宋国公冯胜等六位国公,昨日已经向朕递了辞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几位文官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而武将行列中则是一片死寂。

朱元璋缓缓起身,目光扫过群臣:“这些老将军,随朕征战多年,如今天下太平,他们想要回乡养老,朕……准了。”

侍立在侧的朱标微微动容,忍不住低声道:“父皇,六位国公同时请辞,这……”

“太子不必多言。”朱元璋打断他,随即提高声量,“传朕旨意,赐魏国公徐辉祖、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景隆、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信国公汤和,各黄金千两,白金五千两,钞币十万贯!”

这份厚重的赏赐让群臣再次哗然。

苏宁站在台下,心中却是明镜一般……

这分明是明升暗降,让这些功勋老将体面地退出权力中心。

退朝后,朱元璋特意将苏宁召至谨身殿。

老皇帝站在巨幅的大明疆域图前,背对着苏宁,许久才开口:

“允熥,你觉得朕对徐辉祖他们,是厚是薄?”

苏宁谨慎地回答:“皇爷爷厚赏功臣,天下人都会称颂皇恩浩荡。”

朱元璋转过身,眼中带着意味深长的神色:“那你可知道,朕为何要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告老还乡?”

“孙儿愚钝。”

“因为你!”朱元璋直截了当地说,“这些老将,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朕要在有生之年,为你扫清障碍。”

苏宁心中一震,连忙跪地:“皇爷爷……”

“起来。”朱元璋扶起他,“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允熥,你要记住,为君者既要有仁心,更要有铁腕。徐辉祖他们主动请辞,这是最好的结果。”

就在这时,毛骧悄无声息地走进殿内:“陛下,凉国公在外求见。”

朱元璋与苏宁对视一眼,淡淡道:“让他进来。”

蓝玉快步走入殿内,一见苏宁也在,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跪地行礼:“陛下,末将……末将也想……”

“你也想告老还乡?”朱元璋打断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

蓝玉额头冒汗:“末将不敢。只是见几位老兄弟都回乡了,心中有些……”

“哼!有些兔死狐悲?”朱元璋冷笑一声,“蓝玉,你给朕记住,只要你安分守己,朕不会亏待你。但若是你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末将不敢!末将万万不敢!”蓝玉连连叩首。

待蓝玉退下后,朱元璋对苏宁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朕要的效果。既让该走的人走了,也让该怕的人怕了。”

五月的赏赐风波还未平息,六月的一道圣旨再次震动了朝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酬功臣之功,特设‘铁册军’,赐公侯百户印及铁册,令百户率兵百余人护卫其家……”

朝堂之上,朱元璋亲自解释这道圣旨的用意:“众卿随朕征战多年,如今天下太平,朕不能让老兄弟们寒了心。这铁册军,既是对功臣的优待,也是对将士的安置。”

退朝后,各位公侯捧着刚刚领到的铁册和百户印,心情复杂。

宋国公冯胜**着手中的铁册,苦笑着对魏国公徐辉祖说:“皇上这是要给咱们这些老骨头一个体面的结局啊。”

徐辉祖叹了口气:“有这一百亲兵护卫,回乡之后至少能保全家平安。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而此时的吴王府内,苏宁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曹国公李景隆。

“殿下,”李景隆苦笑道,“不日我就要回定远老家了。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殿下。”

苏宁亲自为李景隆斟茶:“曹国公何必说得如此伤感。定远离南京不远,国公随时可以回来做客。”

李景隆摇头叹道:“殿下是明白人,应该知道我们这一走,就再难回朝堂了。”

苏宁沉默片刻,突然道:“国公回乡之后,有何打算?”

“打算?”李景隆自嘲地笑了笑,“养养老,种种地,还能有什么打算?”

“我倒是有一个建议。“苏宁取出一份文书,“明熥商行从海外得到了一些高产作物,分别是番薯、马铃薯和玉米,曹国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种植。”

李景隆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苏宁的用意,这是给他一个体面的出路。

“殿下……”李景隆声音有些哽咽,“殿下如此厚待,臣……”

“国公不必多礼。”苏宁扶住要行礼的李景隆,“诸位老将军为国征战半生,如今功成身退,理应受到优待。”

消息很快传开,几位即将还乡的公侯纷纷前来拜访苏宁。

很快,大明钱庄在各地的分号都有了这些老将的位置。

六月十五,朱元璋在宫中设宴,为还乡的公侯饯行。

宴席上,老皇帝罕见地流露出真情:

“诸位老兄弟,”朱元璋举杯道,“当年我们一同起兵,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开创了大明江山。如今天下太平,你们回乡安享晚年,朕……祝你们安康!”

徐辉祖等人热泪盈眶,齐齐跪地:“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宴席结束后,朱元璋单独留下苏宁。

“允熥,你安排老将军们在大明钱庄任职,这个主意很好。”朱元璋难得地称赞,“既给了他们体面,又不会让他们干预朝政。”

苏宁谦逊道:“孙儿只是尽一份心意。”

“不过,”朱元璋话锋一转,“你要记住,恩威并施,才是御下之道。接下来,朕要让你见识真正的‘威’。”

次日朝会,朱元璋颁布了《铁册军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铁册军的编制、职责和限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铁册军百户需由兵部任命,每年轮换。”

这道旨意,彻底杜绝了公侯们借铁册军培养私人武装的可能。

退朝时,蓝玉走到苏宁身边,低声道:“殿下,皇上这一手……真是高明啊!”

苏宁淡淡一笑:“凉国公多虑了。皇爷爷这是为了保护各位老将军,免得他们被小人非议。”

蓝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告辞离去。

看着蓝玉远去的背影,苏宁知道,这场权力交接还远未结束。

老将们的退场,只是为新一代的崛起腾出了空间。

而他自己,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

回到吴王府,苏宁立即召来马和:“传令各地钱庄,对还乡的公侯要格外优待,但也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

“殿下是担心……”

“我不是担心他们,”苏宁目光深远,“我是要确保这场权力过渡,能够平稳完成。”

洪武二十三年的这个夏天,大明的权力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老将功成身退,新秀蓄势待发。

而在这场悄无声息的变革中,年轻的吴王正在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

……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