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成立与否其实并不关键。

相形之下,关乎全大明财政运作多年的税务署,都平稳运作了数载。

可见对新型机构开放度相当高。

不过将户部、工部两位尚书,派遣至倭国道巡抚处,便需深思熟虑,这牵涉到复杂的**考虑。

徐辉祖手握笏板,双手合拢静立。

既然大都督府利益无损,即便多了个巡抚衙门管理四道,东征大军仍归他调度。

故三位在京内阁大臣之一选择了沉默。

解缙思忖良久,不经意瞥了一眼,今晨屡屡与张襄争辩的朱高炽。

只要郑明旭继续任职应天府知府,他也无需再对此事发表意见。

免得因所谓师徒联手结党谋私之嫌,惹祸上身。

于是,就在事情即将提交给朱元璋之前,仅剩下首辅任亨泰一人需要表态了。

任亨泰抬头望向朱元璋跟朱标,随后略微转头注视着张襄,以及与他稍有距离的翟善,还有立在队列中的郁新。

他对张襄、郁新二人并无过多看法。

张襄显然是个不理智的,今年多次在公开场合展示了自身愚笨。

相比之下,郁新尽管政见不同,但确实具备一些才干。

如果户部尚书跟工部尚书去倭国道巡抚四方,即便他们是带着巡抚兼衔前往。

一旦离京,朝廷就必须要重新安排人,来接手这两个衙门的工作。

眼下朝中人人皆知,夏原吉以及冯宏朗颇受皇家赏识。

一旦张襄与郁新离了应天府。

很快就会传来让夏原吉,冯宏朗分别接任两个尚书的命令。

其中,夏原吉曾与解缙同为文华殿行走。

而冯宏朗便完全是由太孙提拔而来。

突然间,任亨泰意识到,若真是如此演变下去,从内阁到六部的主要位置,大半都会落入对太孙支持者之手。

私底下,他对近几年来朱允熥的成长,抱以极高评价,甚至掩饰不住对其才能的认可。

在表面上隐藏了一个更深层次,同时也未被广泛重视的问题。

那就是朱元璋仍然健在且精力充沛,朱标亦正值盛年,尽管之前遭遇挫折,但如今逐渐恢复元气。

如此一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孙所代表势力的增长,已到了令人无法忽视的地步。

未来关于继承与权力划分问题,将变得十分复杂且难以预测。

这一念头,给任亨泰带来了深深的忧虑。

让他最为纠结的是,这样的现状,竟然是由帝王父子亲力促成的。

每当想起那个允许太孙在京外行事犹如帝王一样的旨意时,他就感到阵阵头晕目眩。

他对于太孙的人品是有信心的。

可是在今天的早朝上,那些站在他这边的大臣们呢?

在任亨泰眼中,眼下大明顶端并存着三位大人物。

谁能预见这三个大人物,始终不变地保持原有状态而不发生变化?

作为当朝首辅,深感压力重重。

背后是无数目光凝视着他。

前方便是朱元璋和朱标等待他发表意见。

经过深思熟虑后仍无解之际,只好无奈说道。

“依微臣之见,于倭国道设置左右巡抚,共同治理当地事宜较为合适。”

说罢,即刻沉默。

倭国道地域不大,却分为四道进行治理,主要是为了改造旧制度、促进文化传播。

设立巡抚衙门有助于朝廷朝廷控制该地区。

但是,至于确定巡抚职位具体候选人问题,再次交回给了皇上决定。

朱元璋眼神平和地扫视着奉天门前的文武百官。

他微微一笑,声音悠缓道。

“此次新获倭国道,并不同于自古以来便归中原所统辖的交趾。往日,前朝曾有意东渡征服倭国道,不料遭遇狂风巨浪,计划终未实现。而今,咱大明受到上天庇佑,承继了正统王位。”

“派遣精兵前往东部海域,顺利收服倭国道成为国土之一部分。咱们应在该地区设置四道以及三司署机构,并于四道之上增设一个总领全局事务的巡抚衙门。”

“几十万大军进驻倭国道,必须挑选有才干、能胜任治理与重建任务的人为此地巡抚。朝廷各职能衙门职责分明,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和权力。”

“鉴于倭国道巡抚需同时管理民政、司法、税收等多项复杂工作,在任期内应由户部及工部两衙门的尚书暂时兼任左右巡抚职位,赋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头衔,全权负责新设立四道内各项具体事宜。”

“迅速稳定倭国道局势,将其完全融入中原版图之内,让百姓可以自由往返两地,广泛通告此事给国内外听闻,彰显大明力量。”

一旁站立着的朱标,嘴角微微上扬。

不仅定下了未来倭国道巡抚具体人选,还巧妙地讽刺了,早已消逝于历史尘埃中的前一王朝。

站在广场中的张襄和郁新,便心中暗自叫苦连天。

一切结束了。

朱元璋决定把他们两人从京师赶出去。

授予太子少傅或太子少保这样的荣誉职务,只是表面功夫。

真正的意图是迫使这两人,从现有职位上调离,腾出空间给别人。

对于张襄跟郁新而言,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离开繁荣的京师,远赴海外倭国道从事繁重工作,并且还不知道何时能够重返家乡。

即便心有不甘,但面对圣旨,二人却无从选择只能恭敬顺从。

随后,颇为稳重的郁新,快步上前靠近了张襄。

他们满脸忧虑之色,整理了一下衣服下摆后双膝触地齐声答谢。

“遵命,谢皇上。”

一切都如同事先预料般发展。

不过,此时此刻朱高炽眉头紧锁,目光略显深沉地瞥了一眼庞泽。

此人本为工部侍郎身份,长期与张襄共事。

提出如此针对张襄及其同事安排的策略并不寻常,更何况原会议议程中,并未包含倭国道官员委派这一项内容。

尽管最终目的达到了,将两位反对者送出了朝堂外,并且挽救了另一名重要人物郑明旭。

但朱高炽内心并。没有因此感到多少喜悦情绪,反而增添了一些不安。

仔细分析起来,这实际上代表着朝廷失去了两位朝廷要员。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