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

哗啦啦~

看着被桌面清理大师扫到地上、掉落一地的“机密情报”,唐军诸将默不作声。

李世民陛下如此大发雷霆,大家可太感同身受了。

五千人,那可是整整五千精兵啊!

就算是五千头牛、五千匹马,扔进这千里大山之中,明军也抓不完啊!

怎么化身成牛马之后,就这么乖乖束手就擒,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给大明打工了呢?

劳资供养你们这么久,也没见你们在自己的口分田上这么卖力地干活啊!

众将甚至觉得,陛下疑似有点太温和了。

换作他们,恨不得把那五千头白眼的牛马全都图图了,家人全部连坐,口分田和永业田统统充公。

这倒也不能怪他们太极端,因为性质实在太恶劣了——

花血本派出的五千名士兵,乔装打扮混入敌营,不说是孙悟空在铁山娘娘肚里大闹四方,至少也应该是吕蒙白衣渡江吧?

就算不能让大明的军队土崩瓦解,至少也是四处起火、首尾难顾吧?

怎么算都是大优的局面,可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派出的五千细作,别说和友军里应外合、或者在敌后大杀四方了。

唯一发挥的作用,就是给了些不痛不痒的情报。即使这些情报也毫无军事价值,与其说是“情报”不如说是日记。

但他们对大明发挥的作用倒是不小——个个勤劳刻苦、猛赚工分,能干得很啊!

此值大唐的危急存亡之秋,要抵挡大明百万大军的泰山压顶,应当派五千虎贲南下,派不出虎贲,也当派五千豺狼。

怎么最后派了五千头牛马,去给大明的建设添砖加瓦了?

“起码我军的补给问题得到了部分缓解。跑过去五千头牛马,那也是五千张嘴啊。”

李世民气笑了。但他除了无能狂怒,也只能这么自我调侃了。

五千名生力军,就算在平时也是一支相当可观的军事力量。

而对如今困守小半个山西、死一个就少一个的大唐残余来说,五千人的损失不啻于沉重一击——

虽然那五千人还活着,但是在大唐诸将的心里,他们实际已经死了……不,比死更恶劣!

已经投敌了!

虽然没有直接上战场,但是他们参与了大明在山西后方的建设,干活还挺积极,这和投敌有什么两样!

“明贼真是卑劣又粗俗,居然以鸡腿为饵,诱降我军战士!实在是……”

副将谴责到一半,下意识地咽了口水,才继续说道:

“实在是卑劣!”

现在唐军困守晋阳一城,物资极度紧缺,连太上皇陛下本人都得省吃俭用,而各位将军更是好久不识肉味、天天大米拌小米。

可根据那些大头兵们自己在“日记”里的自白,他们居然能顿顿加鸡腿!

真是卑鄙无耻,哪个干部经受得起这样的考验啊!

**,李明怎么那么坏啊!

“唉……尔等无需多言,也不必苛责将士们。

“山西被对面实控五个半州,下辖县四十五个。五千人像撒胡麻一样被分配到这些县城,编制早就散了,不能指望他们发挥什么作用。”

“归根结底,还是朕的失策。”

李世民很痛快地把锅接下。

愿赌服输,要不是他大开脑洞,把五千士兵送进了狼窝。

他们也不会被打散编制、被对面的花花世界所诱惑,最后心安理得地开始挣工分。

“实非陛下失策,实乃明贼狡猾啊!”诸将为陛下的自责开脱,并不完全是在拍马屁。

李明气势汹汹地从全国摇来一百万人,让晋阳城内的诸位十分紧张。

以为对方想地堡拍脸,要一波推平晋阳了呢!

可是谁能料到,李明没有把百万好汉送上前线的工地,反而别出心裁地把他们疏散到半个山西!

刚好歪打正着,把大唐送进去的五千细作给内部消化了,无形之中化解了一场将潜在的后方攻势呢!

**,李明怎么那么坏啊!

看着众将沮丧的样子,李世民苦恼地揉揉眼睛,苦笑着说:

“不过,此番折腾虽然折损不少,但也不是全无收获……

“士兵传来的情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李明在利用民夫干些什么。”

修桥、铺路、开荒、烧山……

李明那厮是真没把自己当外人,把战区当成了国土,正儿八经地开始治理了啊!

我大唐主力可没有折损,现在还在边上看着呢!

踏**,被看扁了啊!

唐军将领们很生气,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有本事打出去啊,脱离固若金汤的水陆防御体系打出去啊!

但是冷静一想,李明如此目中无人,在客观上对唐军是有利好的。

“那……这也就是说,对面并没有在修筑堡垒?

“明军并没有打算利用堡垒战法破晋阳城?”

诸将渐渐反应了过来。

“是的,没错。”李世民无奈地苦笑一声。

“李世绩那倒霉见的,又被李明欺骗了,给我军传递了假情报。”

牢李也是被骗得够惨,以为明军是把百万好汉都堆在了前线,打算一路修堡垒修到晋阳,稳稳地困死唐军,把晋阳城的诸位吓得够呛。

结果发现,原来李明送人过来不是为了攻城,而是为了开发啊。

还好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虽然丢了五千人有点心疼……

“总之,尔等继续巩固防线。

“河面上的铁索,给朕绷紧了。受潮的纵火船,给朕重新添补燃料。陆地上的守军更不准擅自脱离防线。

“不论外面传来什么牛鬼蛇神的情报,都一概不听,站好自己的岗位!”

李世民最后交代几句,便将诸将打发走了。

偌大的书房只剩下他一人,眼神空虚地看着一地的“绝密情报”,心思不知飞到了哪里。

下人不敢现在来收拾,生怕打断了太上皇的思路。

“造桥铺路,开荒烧山……呵,如果单论治国,那家伙干得还挺像模像样。”

李世民的表情柔和了下去。

他就知道,李明那货虽然看上去脑洞大开、不大靠谱,其实算计得比谁都精。

像这种在自己核心国土上盖碉堡的操作,听起来靠谱,实则耗费巨大,平定天下以后还得花钱花力拆除、以免被山贼或反贼利用,烦得很。

这种两头赔钱的一次性奇观,以李明日常“大米拌小米”的性格,是断然不会开建的。

虽然李明一边烧山毁林、一边又植树造林的操作,看起来有点抽象。

但是小李做事还是很考究的,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不像某些看上去还像个正常人的隋炀帝们,做起事来一个赛一个的不拟人。

天下能有个能干靠谱的接班人,这让他这个当爹的十分欣慰。

“不过他也着实骗惨了李世绩,也骗过了朕啊。那可是历经多次战火的五千精兵……

“要是知道李明是将民夫分散使用的,远离前线,朕不可能派这么多人前去潜伏破坏。

“要不是李世绩轻信了行商的一面之词,朕也不至于异想天开……

“唉,归根结底,还是朕的原因。

“朕还是低估了那厮胡来的程度。”

李世民扼腕叹息。

五千人的损失,对他来说还是很心痛的。

但他并不为此埋怨李世绩,即使那倒霉蛋传来的假情报,直接导致了此次乌龙事件。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李世绩确实犯了轻信的错误。

但是站在当时的角度,牢李已经做得挺周全的了。

从行商嘴里打探情报,是古已有之的手法,李世民自己也经常使用。

明军纪律严明,捕俘又少,在短时间之内,李世绩只能以行商为突破口。

他随机抓取大量商人审问,已经在拼命试图规避敌人故意放出的假情报,不能算是听信“一面之词”了。

李世民扪心自问,在当时牢李那个位置上,自己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

按理说,李世绩这么做没毛病。

除非……

“围绕我军的所有行商,全都是李明的奸细?”

这个认识让李世民背后一阵冷汗。

若果真如此,那大明的谍报系统,有点东西啊!

在军队附近讨生活的行商,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

推着个“强军战车”,像小蜜蜂一样在军营内外穿梭。

如果这些人,全都是大明的细作……

那唐军对敌人岂不是单向透明?!

大唐方面的一举一动,尽在李明的眼皮子底下?!

不仅李世绩如此,他李世民也可能如此……

“也就是说,我方派出五千细作的事,也在李明那厮的掌控之中?”

这就很细思极恐了。

李明将百万民夫分散安置的骚操作,到底是无心插柳,还是故意为之?

“或者说,二者皆备?既开发了山西,又顺道解决了五千细作的问题……”

李世民捋着胡须,神色变幻。

成年人都知道,“既要又要”不现实。

但是李明不是成年人,他可以不受这条规则的限制,他全都要!

不得不说,家里的老十四确实有点实力在的。

只可惜,这份实力也毫无保留地用在了暴打老爹上。

李世民嘴角抽搐,不知自己该做出什么表情。

…………

“我们那些关中来的朋友,过得可好?”

“干活十分卖力,几乎比得上一位合格的大明工人了。”

“不错。士兵们饿了几个月肚子,只要能给口饱饭,自然不会闹事。但要时刻注意那几个军官,不得让他们私下串联。如有必要,采取断然的肃清措施。”

“好的明哥,没问题明哥。”

天气一日日地热了起来,眨眼已是初夏时节。

明军军帐之中,李明和一位浑身黑漆漆的壮汉一问一答,君臣之间平和亲昵,全无拘束。

壮汉便是他的御用情报总管(之一),尉迟循毓。

过去的那个春天,尉迟循毓就像春笋一样,唰唰地拔个子,已经长得颇为威武了,喉咙也粗粗的,颇有乃翁之风。

黑炭头也长大了啊,已经青春期了啊,以后不能叫他小黑炭,得升级为中黑炭……李明心中不禁感慨。

“明哥,这些唐军细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虽然他们现在大体上还挺老实的,但总是个隐忧。而且那五千人之中,也不乏蠢蠢欲动之人。”

尉迟循毓担忧地问道。

李明把思路从中年人的人生感悟中拉了回来,随意地耸耸肩:

“都是些日子人,无需为难,只需看好那些不稳定因子即可。”

李世民猜得没错。

大明这边,早就通过执失步真的“商会”特务机构,掌握了大唐塞过来五千细作的内幕消息。

然而一开始没人敢相信这则情报,包括李明。

这想法也太脑洞大开了,连一向沉稳又保守的李明同学都不敢轻易采用。

不过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李明一边整肃内部严加防范,一边赶紧向平州大本营摇人。

摇来了在反谍报方面更为专业的尉迟循毓。

结果一查,循毓小老弟也吓了一跳。

大唐人真实在啊,还真送来了一大群口音可疑的人,不玩虚的,五千人一个不少。

这就让李明小老弟也冷汗直流了。

如果他真的玩什么“堡垒战术”、在靠近前线的地方集中大量民夫,那还真就正中唐军下怀!

这五千细作真闹将起来,让百万民夫陷入混乱,还真能把明军本阵也给带崩了!

不愧是李世民,下手稳准狠啊!

对于送上门的业绩,尉迟循毓有过大胆的想法。

不过被仁慈的李明陛下给劝阻了。

都是普通人,何必斩尽杀绝呢?

况且那可足足有五千人欸,杀得干净吗?

榨**们的剩余价值不好吗?

于是,就有了如今这一出——

假装那五千细作不存在,把这一百万五千人一股脑儿全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山西大建设中。

这样可以一举三得。

一来,搞大基建本来就是大明的基本国策,反正早晚都要开挖,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来,将细作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低成本、高收益地解决了他们带来的问题。己方多了五千劳力,敌方少了五千士兵,此消彼长,赢两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这是在为最后踏破晋阳做准备。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