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方孝孺第十族,朕杀不得?》最新章节。

朱棣不装了。

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了市舶司的成立。

满朝文武皆是一震。

“朕要在广州设怀远驿,在泉州设来远驿,在宁波设安远驿。”

“以接待各国使团。”

朱棣没有提“开海”之事,毕竟他还不想和朱元璋对着干。

很多政策,都不能轻易改变。

民间依旧寸板不可下海,经过市舶司后,可称为“官船”了。

四夷朝贡的局面,谁都无法阻挡!

这本是君臣心照不宣之事,现在朱棣摆到了明面上。

他环顾八方,尽显霸道的皇威。

谁敢上书阻止,朱棣就敢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群臣只能高呼“陛下英明”。

泉州、广州的市舶司,成为了香饽饽。

宁波府为何能够如此繁荣?

市舶司的存在,功不可没。

没有市舶司,王守敬很难进行招商引资。

商贾们不会轻易地汇聚!

现在,这一份利益将分割成三份。

怀远、来远、安远三大市舶司,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姿态。

这也极其方便了各省的商贾。

宁波府的利润,是属于朱棣、属于皇室。

谁都无法动摇。

泉州、广州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了。ъìQυGΕtV.℃ǒΜ

至少也是几百万两的生意!

臣子们争得面红耳赤,光是提供市舶司命内臣提督的任职名单,就足足十几个。

朱棣冷眼旁观,担当最后的裁决者。

要想掌控地方,除了树立威信,还必须对财政等进行管理。

永乐一朝的统治,逐渐深入人心。

朱高煦却显得闷闷不乐!

上一次他要出海,被骂得狗血淋头。

现在好了,几乎全面开放了。

结果还是没有他的份!

怎么就如此命苦?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哪里捡来的野孩子,哪有大明皇子的气派?”

朱高煦喝着闷酒,和弟弟朱高燧抱怨。

“老爷子不是赏了你一万两吗?听说还有一千匹蜀锦,各种番货,都是好东西啊!”

朱高燧一脸地羡慕,却戳破了朱高煦的傲然。

“这点银子能够干嘛?”

“随随便便出海一艘船,都能赚十几万两。”

“咱们也是自食其力,没干伤天害理的事啊!”

“老爷子就是不满意,非要咱们过穷苦日子。”

朱高煦一顿埋怨,肆无忌惮。

“二哥。”

“要不我去整几十条船,一起出海如何?”

“只要不告诉老爷子,谁能拿咱们怎么样?”

朱高燧语态狂傲,却也有狂傲的资本。

他们就算不是大明储君,也是藩王!

“好主意。”

“我就是太在乎老爷子了。”

朱高煦突然很自责,与朱高燧商谈出海之事。

扶持几个商贾,岂不是手到擒来?

二人密谋良久,最终敲定了方案。

“这一次咱们兄弟,一定要挣得盆满钵满。”

“最好将广州府,换成咱们的人。”

朱高燧沉吟深思,似乎在脑海中推举人选。

朱高煦身边的亲信,以及支持他的大臣,都是武将。

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耀眼。

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都格外地欣赏。

要说跟政务沾边的杰出英才,朱高煦、朱高燧兄弟还真没几个合适的人选。

等到他们鼓捣好船只,就被锦衣卫发现了。

纪纲犹豫再三,决定隐瞒下此事,向朱高煦示好。

现在大明储君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朱棣登基,也有一年多的光景了。

储君的位置,要是再不确立,说不过去。

朱高炽的身体,一直是朱棣最担忧的事。

大明储君,怎么能如此羸弱不堪?

再加上靖难诸将的教唆,朱棣很难下定决心。

可以说,靖难之役是朱棣过得最苦的时候。

那时候,是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跟随在朱棣身边。

朱高煦还英勇地救了朱棣几次。

靖难期间,宦官黄俨曾进谗言,称朱高炽亲近朝廷。

“将为朝廷固守北平以拒父。”

朱棣不敢相信,询问朱高煦道:wap.bΙQμGètν.còM

“尔兄素孝,那当有此?”

朱高煦的回答,意味深长。

“兄诚孝,但在太祖时果与太孙善也。”

方孝孺趁机离间朱棣和朱高炽。虽然失败了,可在朱棣心中依旧有这么一件事存在。

众将支持朱高煦。

文官集团,也开始发力。

首先是兵部尚书金忠,在朱棣面前“历数古嫡警事”。

暗示的意思很明显。

朱棣上位,夺取的是侄儿的皇位。

他要是罔顾立嫡立长的原则,大明以后一定纷争不断。

朱棣没办法,又询问多人意见。

解缙、黄淮和尹昌隆,皆一致推举朱高炽。

“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解缙称赞连连,最终画龙点睛道:

“好圣孙!”

大明不是只有二代。ъìQυGΕtV.℃ǒΜ

还有第三代,千秋万代。

朱高炽屈身守分,从不争什么。

朱棣答应过他,要立他为太子,推延至今。

朱高炽也不以此寒碜自己的父亲,只是安安静静地尽孝。

所有君臣、父子的礼数,都格外地周到。

再加上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朱高炽不容忽视。

朱棣辗转反侧,左右琢磨“好圣孙”三个字,最终和徐氏袒露心迹:

“朕要立长子为太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徐氏当然不会反对。

“全凭陛下做主。”

翌日,朱棣召集了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郑重地宣告了此事。

“老大是太子。”

“老二封汉王。”

“老三封赵王。”

并当场授朱高炽金册、金宝。

朱高煦懵逼了,朱高燧也是瞠目结舌。

“爹!”

他们还想挣扎一番,却被朱棣一个眼神,怼了回去。

朱高煦胸膛怒火炸裂,又不敢轻易发作。

莫非,他偷偷出海的事,被爹发现了?

朱高煦疑神疑鬼,憋屈地接受了册封,气咻咻地转身离开。

连朱棣的面子都不给。

朱棣看出来朱高煦不服气,为了避免生乱。

他将汉王的封地,安排到了云南,和沐家制衡。

朱高煦刚回到府邸,就收到了督促他就藩的文书,直接掀了桌子。

“我何罪,斥我万里?”

他找到徐氏哭诉,又大闹奉天殿。

朱棣自知有愧,准许朱高煦缓就藩。

一场闹剧,堪堪结束。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方孝孺第十族,朕杀不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