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曲阜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不仅仅因为是孔子故乡,还因为其本身就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州城,南临邹县,北望泰山。
东南北三面皆环山,中西部则是由泗水、沂水(小沂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又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水土肥沃,气候宜人。
因此,早在五六千年前,便有华夏及东夷人在此聚居,乃至建立城池。
据说黄帝便是诞生在曲阜的寿丘,而在黄帝之后,五帝之一的少昊还曾在曲阜营建都城。
到了商朝时,曲阜早先为奄国国都,后来商王朝旅迁国都,也曾在曲阜定都一段时间。
等到了周朝,曲阜又是鲁国国都。
因此,称曲阜为四朝古都都不为过。
当然,明代人来讲,曲阜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孔子故乡,因此有不少儒生慕名前来游学、瞻仰这块生养孔子的土地。
当然朱元璋带着刘长安、刘若月、李贵和三名侍卫走上街头,便注意到行人中颇有些个作儒生打扮的。不过朱元璋仔细观察了下,发现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的儒生很少。
不用想,必然是过去十几年大明宣扬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儒学造成了事实上的打压,所以如今愿意学习儒学的年轻人少了很多。
相较于其他城池,街上书铺以及卖文房四宝的店铺也相对多些。
不过就繁荣程度来讲,肯定比京师差远了,因此朱元璋逛了一会儿,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便让李贵找个带院子的客栈住下。
李贵正让人去找呢,朱元璋这边不知不觉逛到了孔府附近。
“外公,这就是孔圣人的故居吗?好大呀,比我们家大多了。”刘若月望着长长的院墙,以及里面联绵的屋檐,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
刘长安则道,“外公,这孔府院落看着新得很,应该不是孔子生前盖的吧?”
朱元璋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傻孩子,你都知道孔子距今有一千八百年了,若是他生前居住的房屋怎么可能留存到现在?”
“眼前这栋孔府院落,是咱在洪武十年,下旨为专为衍圣公盖的府邸。”
“至于真正的孔子故居,还在西边呢,虽是早在春秋时孔子故去的第二年便由鲁国将其设为‘袭封宅’,也即是庙宇,后来曹魏、宋代、金代都曾对其扩建,但依旧不如咱大明盖的这栋府邸广阔壮观。”
刘长安不解道,“外公不是不喜那孔子后人么,为何还要为他们盖这么大的府邸?”
朱元璋道,“傻孩子,忘了咱之前说的话了?咱封孔子后人为衍圣公,是为了将其当做一块招牌,归拢天下儒生之心。”
“后来为衍圣公盖这座府邸,也是同样的道理——并非咱看重那衍圣公本人,而是看重他孔子后人的名头。做这件事,也是给天下读书人看的。”
刘长安依旧是听得似懂非懂,但在努力理解。
朱元璋带着几人在孔府外面走一会儿,李贵便道:“皇上,客栈找好了。”
朱元璋点头,“行,那咱们便过去歇息吧,毕竟坐了一上午的车,又逛了这么久,俩孩子都累了。”
谁知才离开孔府不过百多步,便见一座几进的大宅前有不少人看热闹。
“王管家,求求您,就让兰儿见俺一面吧?俺都三个月没见着俺家兰儿了。”一个中年汉子哀求着喊道。
“邹老二,别给脸不要脸,你女儿既然卖身到俺五老爷家中当丫鬟,那就是五老爷的人,岂能你想见就见?速速滚球,不然别怪俺们对你不客气了!”
中年汉子忽然道:“王管家,你告诉俺,是不是兰儿出事了?当初你可是跟俺家说好的,她只卖身十年,十年之后就放还的,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呀!”
“什么出事儿?!”王管家声音忽然提高了好几度,“听谁乱说的?邹老二,最后一遍警告你,不要在这里胡闹,更不要胡说,不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朱元璋此时已经下意识挤进了围观的人群。
便见一个身材高瘦、衣着破烂的中年汉子忽然冲上前去抱住了一个中年胖子的腿,道:“俺家兰儿肯定是出事了,如果没有,你为啥不让她出来见俺一面?”
王管家一脸嫌弃地想踹开中年汉子,却踹不动,忙喊道:“都是吃干饭的?把他拖开,乱棍赶走!”
站在王管家后面的几个孔武大汉闻言立马上前,将中年汉子拖开,用短棍砰砰地打。
中年汉子似乎认定了什么,虽然被打,可就是不走,反而大声叫喊,“你们这些骗子,还俺的女儿!还俺的女儿!骗子···”
朱元璋眼见中年汉子被打得鼻青脸肿,都站不起来了,便对李贵道:“把人救下来。”
李贵当即带着几名便衣侍卫上前,三两下就将几个孔武大汉打趴下,把中年汉子救了下来。
那王管家直接看愣了,回过神后,赶紧退到院门边,指着李贵等人,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跟邹老二什么关系?!”
李贵道:“路过的游人,跟邹老二没关系,只是不想见到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活生生打死。”
王管家道:“游人?知道俺家主人是谁吗?是孔五爷,衍圣公的弟弟,你们敢管俺家的闲事?!”
李贵道,“你家主人既是衍圣公的弟弟,就更不该在光天化日之下打人,难道不怕坏了衍圣公的名声?”
周围许多人围观,尽管其中相当部分都是孔氏之人,可王管家到底说不出过分的话来。
李贵见到朱元璋示意,便和几个便衣侍卫直接搀着中年汉子离开,王管家倒也没再叫人阻拦。
一行人来到李贵之前让人找的带院子客栈中,朱元璋先让人找来大夫给邹老二看了看,得知其都是皮肉伤,便让大夫给敷了药,又从客栈要来一碗小米粥让邹老二吃了。
吃过粥,邹老二精神恢复不少,看出朱元璋才是主人家,便向其拜谢,“草民邹怀,多谢老先生救下了俺,俺无以为报,若有来世定为老先生当牛做马。”
说完,邹怀向朱元璋磕了个头,就起身要离开。
朱元璋问:“你这么急着去做甚?”
邹怀咬牙道,“俺要去告官,告孔五爷害了俺女儿性命!”
朱元璋道,“你若要告官,可否先跟咱讲讲你女儿的事,兴许咱能帮上些忙呢?”
李贵这时也帮腔道,“邹老弟,咱家老爷是致仕的官员,真能帮到你。”
听此,邹怀张了张口,突然就崩溃流泪。
“都怪俺没用啊,呜呜···”他哭了会儿,发泄了情绪,才道:“俺本是孔府的佃户,早年也曾读过几年书,后来便娶妻生下一女一子,日子虽贫苦了些,倒也过得安稳。”
“可去年俺儿子生了怪病,花光了家里积蓄,一时筹不到药钱,俺家兰儿不知从哪儿听说孔五爷府上收婢女,只要进去伺候主人家十年,便能拿到一大笔钱。”
“兰儿先私自跟孔五爷的管家说了,才回来告诉我俺,俺本不同意。”
“可后来那王管家过来,说在孔五爷府上当婢女多么好,还说俺若是想念女儿了,每月都可看一次。”
“俺看儿子病痛得难受,得靠吃药才能缓解,就没经得住王管家劝说,同意了这事儿。”
“兰儿进了孔五爷府上,早先四个月却能出来与俺见上一面。兰儿只说府上规矩森严,主母动辄打骂,倒也没别的,且还能吃到主人家剩下的肉菜。”
“可到了三个月前,俺再来见兰儿,王管家便推脱兰儿正在府里忙,没工夫见,让俺下个月再来。”
“俺当时没怀疑啥,等下个月再来,可王管家又托词兰儿跟孔五爷的夫人去上香了,又让俺下个月再来。”
“俺心中怀疑,便托人打听了下,这才听说,兰儿两月前就被送去了孔二公子那里,之后再也没出现过。”
“俺听人说,孔二公子不仅好色,还害了不少女子性命——俺担心兰儿,这才上孔五爷府前闹起来。”
“俺之前还想着,俺家兰儿那么聪明,运气也不错,兴许没事。可今日这般闹,王管家还是不肯让兰儿出来见俺,多半兰儿真的出事了。”
讲完,邹怀又忍不住流起泪来。
朱元璋皱眉问:“你说的孔二公子可是衍圣公的嫡次子?”
邹怀点头。
朱元璋又问:“那你听说孔二公子害了不少女子性命,可知具体是哪家人?”
邹怀摇头,“俺平日里只知道种地,只是偶尔进城听人闲聊听过几句,哪里知道有谁家?”
“当时俺还想着,孔二公子是衍圣公老爷的儿子,身份尊贵,咋会害人性命呢,听过就忘了,等兰儿出事才想起这事儿来——都怪俺当初没想起来呀。”
说着,邹怀越发的悔恨。
朱元璋见从邹怀这里得不到更多消息,倒也没失望,转而问道:“你准备上哪里告孔五爷?”
邹怀道,“当然是去县衙。”
朱元璋道,“县衙的大门不好进吧?况且曲阜知县听说是孔家支脉的人,说不定会包庇那孔二公子,你真敢去告?”
邹怀露出了犹豫之色,但只犹豫了一会儿,他便咬牙道:“兰儿那么孝顺,俺不能让她白死了!”
朱元璋审视了邹怀一番,年轻时见识过很多人世阴暗面的他不惮以恶意去揣测,邹怀要为女儿讨公道,除了想要个说法,未尝没有通过此事向孔府讨要一笔钱的想法,毕竟邹怀儿子治病还需要钱。
当然,也可能邹怀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单纯地想给女儿讨公道。
念及此处,朱元璋道:“咱的随从中有会写状纸的,待会儿让他帮你写一份状纸,再充当你的状师,总比你愣愣地找过去要好。”
邹怀听了,感激得涕泪交加,再次跪拜:“多谢老先生···”
朱元璋受了拜,摆手道:“李贵,带他下去安排一番。”
“是。”
李贵带着邹怀去了别处——跟在朱元璋身边的几十个锦衣卫可都是熟读《大明律》的,其中更有擅长“文探”之人,可以从文字之中得到种种有用情报,这种由朝廷培养的精英谍探,冒充个状师可以说手到擒来。
不过,待李贵、邹怀离开后,刘长安却忍不住问:“外公为何不直接下令让曲阜知县严查那孔二公子?”
相对于刘长安八岁的年纪,这个问题已经算颇有深度了。
朱元璋听了,微笑道:“两个原因,其一,此事咱们不能听信邹怀一面之词——虽然他表现得很可怜,所言也不似有假,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其二,外公想要借此事,看看那曲阜知县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会秉公**此事。”
刘长安听了若有所思。
一旁听了满耳朵的刘若月却忍不住吐槽,“外公,你们大人想事情好复杂啊,不会头疼么?”
“哈哈哈,”朱元璋笑起来,“你是小孩子,当然会头疼了,等你长大就好了。”
随后,朱元璋又叫来成纪,吩咐道:“命电报组发电给京师锦衣卫总衙,让他们派人来曲阜,严查孔府一切问题!”
“另外,你们这些人中,也可以分派出去部分,先查起来。但要记住,莫打草惊蛇!”
成纪今日跟随朱元璋,见到了朱元璋所见的一切,自是能猜到朱元璋要严办衍圣公一家了,当即严肃地应道:“末将领命!”
···
···
次日。
曲阜县衙。
知县孔公升正在跟一豆蔻年华的婢女逗乐,他虽然年近五十,都能当这婢女的爷爷了,却能逗得婢女在他怀里咯咯直笑。
“老爷,你好坏呀~”
“胡说,老爷正直得很,哪里坏了?”
“你就坏,人家不来了···”
眼见气氛渐入佳境,忽然师爷在门外喊道:“老爷,有人要告状!”
孔公升不悦道:“告状?你让刑房依规**不就是了?让刑房记好帐,别忘了三七分就行!”
房外师爷默然几息,才道:“老爷,有人状告五爷和二公子害人性命。”
五爷和二公子?
孔公升听了一愣。
随即才醒悟道,师爷这么说,那么五爷、二公子必然跟他一个姓了。
那···那就是大事了呀!
孔公升顿觉怀里的小婢女不香了,一把将其推开,稍稍整理了衣衫,走了出去,问:“究竟怎么回事?”
师爷道,“是一个叫做邹二的佃户,说他闺女被五爷和二公子害了性命,还请了状师呢——这是他的状纸。”
说完,师爷将一张状纸递了过来。
孔公升拿着状纸稍稍看了看,顿时眉头皱成一团——他虽然是靠关系坐上的曲阜知县之位,没多少真才实学,可这份状纸条理清晰、文字浅白,他却是一读就懂了。
然而正因为读懂了,他才觉得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麻烦些。
随后,他便将状纸塞回师爷手中,直接问关键:“那邹二除了是孔府的佃户,可还有别的背景?”
师爷道,“属下已经派人去邹二的村子查了,估摸着晚上就能有结果。”
孔公升道,“去告诉那邹二,县衙需要些时间了解此案,三日后再审理此案。”
“是。”
师爷说着便要离去,免得打扰孔公升好事,谁知孔公升又叫住了他。
“再让人去孔府打听一下,五爷和二公子什么时候有时间,就说本县有要事跟他们商议。可以的话,晚上宝华楼一起吃个饭。”
“是。”
师爷又应声,见孔公升没别的吩咐,这才离开。
孔公升则进了房间,关上房门,没多大会儿里面便传出了小婢女又哭又笑的声音···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