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刘宽本不想多讲,可见好几个年少的皇子、皇孙都期待看着,便道:“好,那我再讲一件。”

“孙禄堂以太极拳为主,又精通形意、八卦——这三种拳法被后世认为是三大主流内家拳法,后来孙禄堂更是创作‘孙式太极拳’,被称为武圣、武神、虎头少保。”

“此人据说武功已经修炼到了传说中‘丹劲’境界——也即是如道家养生理论中的抱丹般,能全身劲力聚于一点,猛然爆发。”

“另外,据说他还在精神上达到了‘秋风微动蝉先觉’的境界,简单来说,就是能感知危险。”

“比如有一次,几名武术友人事先埋伏于房中,准备趁孙禄堂进屋掀开帘子之际,左右合扑**他,结果孙禄堂却仿佛提前预知般,闪避躲开,让两人都扑倒在地。”

“至于他展现丹劲的事迹则是在七十岁时——当时江南水灾,孙禄堂参加义演募捐赈灾。表演中,他调动气血,以致须发皆张,目光如电。”

“后来日国来了六名武士要挑战孙禄堂——几十年前日国人曾挑战过他一次,估计是如今看他因义演见报,便想欺负他年老,以打击中国士气。”

“这类事情,在清末到新朝建立前的几十年中,日国做过不少次,目的就是彻底击溃中国人的自信心,好方便日后统治中国。”

“孙禄堂知道日国人不怀好意,决心一次打服日国人,于是以一敌五。他躺在地上,让五个日国武士以任意方式固压他,说他能在三个数之内起身。”

“结果日国人材数了两个数,他便以丹劲猛然发力,腾地而起,将五个日国人都掀飞出一丈多外,晕了过去。”

“日国人于是惊服,称孙禄堂为神拳。次日,日国人又来,却是要出二十万银元请孙禄堂东渡日本传授武术,孙禄堂再次拒绝了。”

听完孙禄堂的故事,朱允熥面上神往之色更甚。

朱雄英瞥见了,便道:“老师,你说的这李书文、孙禄堂故事也太夸张了——那李书文用长枪扎苍蝇不伤柱子倒还好说,勉强可以用手熟解释。”

“可说孙禄堂能感知危险,还会什么丹劲,能以七十岁高龄躺地掀飞五个习武之人,就未免太夸张了,多半是编造的。”

刘宽正要解释,却听朱元璋先开口了。

“雄英,你这么想未免有点小觑天下人了——你没见过,不代表就没有。以咱大明为例,有八千多万人,其中有几个能人异士很正常。”

“那后世李书文、孙禄堂事迹是否是真,咱不知道,但咱当年打天下时,却是见过两员绝世猛将,勇猛都不可以寻常武将度之。”

“其一便是你外公常遇春,当年咱率领大军准备渡江攻打集庆,也即是如今的应天,谁知元军早有准备,其水军元帅蛮子海牙在采石矶部下军阵严防死守。”

“渡江之战本就难,敌人又早有防备,在咱看来这一仗就没多大胜算了。”

“然而你外公却乘一小船,率十余勇士,在上万敌军乱箭中挥戈勇进,登岸之后更是冲入敌阵,左右冲杀,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坚持了半刻多钟,为咱们争取到了登陆的宝贵时间。”

朱雄英听得点头。

外公常遇春的战绩他听过多次,甚至如数家珍,想一想,采石矶之战常遇春的表现确实称得上超凡脱俗,勇猛得不可思议。

朱元璋又道,“另一人则是昔日陈友谅麾下第一大将张定边——当年鄱阳湖大战,张定边率领三艘战船突袭咱的船阵,待冲到咱中军处,被咱们三十多艘战船围困住。”

“咱本以为张定边这就完了,谁知他却率领勇士,弃了他们的船,登上咱们的船,直往咱的座船杀来,先后斩杀咱麾下韩城、陈兆先、宋贵等将领。”

“他中了上百箭,身上也挂了数十支箭,仍勇不可挡。而咱的座船又因操作失当一时搁浅,以至于当他登了上来——咱打天下时很少有害怕的时候,可那时却真的怕了。”

“当时张定边要用箭射杀我,以他的箭术,**我可能性不小。幸亏临江侯陈德舍身替咱挡了几箭,你外公和俞通海也及时来援,你外公更是一箭破了张定边的甲胄,这才让张定边退去。”

“那种时候,他还能在咱们的包围下杀出重围,你想想此人多么勇猛?”

朱雄英想象了下,发现有此战绩的张定边确实勇猛地不像个人了,夸张程度并不下于孙禄堂躺地振飞五个人。

朱元璋最后总结道:“你外公和张定边既有天赋,又曾学过武,能如此勇猛。后世若有人钻研武技,且有相当天赋,也有足够的际遇,未必到不了刘宽所说故事中的层次。”

朱雄英点头,“皇爷爷说的是,孙儿受教了。”

刘宽此时道,“陛下,说起张定边,后世亦有不少关于此人的传说。有人说他就是传闻中的武当山三疯道人张三丰,也有人说他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原型。”

朱元璋听了先是微微讶异,随即就笑道:“你所言传说都不对——三疯道人之名咱也听闻过,据说是元末之人,咱建立大明时他已年过百岁,咱还曾派人去武当山寻访过,准备封他个道官,可惜并未找到。”

“至于张定边,虽然勇猛非凡,却不曾加入过明教,又跟随陈友谅那等背信弃义、狠辣残忍之人,怎么会是那张无忌的原型?”

“原来如此。”刘宽点头,然后趁机问:“陛下,那张定边后来去了哪里?”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了刘宽一眼,道:“破武昌时,陈理、张定边降了,这等大将咱自是要招降的,可惜许以高官厚禄他也不愿给咱效力。”

“既不能为咱所用,为避免他再成为敌人,咱自然要除掉他。可惜张定边机灵,提前逃了,至今不知所踪。”

刘宽吐了口气,心想:历史迷题解开了,张定边果然是归隐了。

这时,朱允熥又问:“老师,既然清末及乱世中国武学都那么兴盛,想必待新朝建立后,更加昌盛吧?老师为何不从网络上下载几门高深的后世武学,在大明传播?”

听此,众人都是微愣,没想到朱允熥会这么想。

朱雄英正想教导这个胞弟,便听刘宽道:“后世中国武学之所以自清中晚期开始兴盛,等新朝建立后却衰落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清廷为统治汉人,在中期消灭境内各种不愿臣服的势力后,便‘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这其实是个形容词,清廷入关后打天下其实主要靠的是红夷大炮等火器,弓马在其次。”

“而在清中期时,清廷还是比较重视火器装备的。然而,待乾隆平定金川之乱后,军中火器装备率便开始下降,已经装备的也久不更换。”

“不仅如此,乾隆还编造出满清是靠弓马赢得天下的谎言,并有意打压中国火器发展。而民间,火器与甲、弩等都成为禁物,私藏者以谋反论处。”

“一些地方官为讨好清廷,甚至连刀枪弓这种适用于战场的冷兵器都禁止百姓拥有。”

“然而清中期开始,因政策缘故,百姓流动性变大,再加上当时过不下去落草为寇的百姓不少,道路不靖,百姓为求自保多练拳习武,武学之风遂越发兴盛。”

“至于第二个原因,便是清末中国为西洋列强以坚船利炮屡次打败,叩开国门,朝野皆受屈辱,国民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时,一些人甚至自认为低西洋人一等。”

“民间有识之士遂提倡习武以强健国民体魄,增加国民士气,武学之道由是大兴。”

“甚至当时的朝廷、官府也有参与,建立了中央国术馆、精武国术馆等类似武校的机构。”

“如孙禄堂、李景林等武术大家,也不再如前人般敝帚自珍,而是出版武学书籍、刊物,将中华武学尽力传播开去。”

“后世还以霍元甲、精武国术馆为原型,拍摄了《大侠霍元甲》、《精武门》等影视剧,风靡一时。”

听刘宽讲到这里,别说朱允熥,就连老朱、朱标等都越发的不解了——既然后世武学兴盛至斯,为何刘宽之前从未提过这方面的事呢?

刘宽在顿了顿后,叹息道:“可惜后世是火器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今京师亲军中前装遂发线膛枪打得有多远,又有多准,想必你们也是知道的。”

“清末及清亡后,世上已有更先进的遂发后膛枪,或者说**,更有后装的连发短铳,更不用说还有机关枪。”

“因此,当时武林、江湖之中有句话——武功再高,一枪撂倒。也即是说,任你武功再厉害,也会被枪打死;即便是孙禄堂、李书文那般的武学大家,面对十几杆枪时都未必能逃得性命。”

“在后世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时,便有一个令无数武术家痛心的例子——当时北京城崇文门附近有个人叫程延华,因以经营眼镜为业,故武林人称‘眼镜程’。”

“他实际师从与太极杨露禅齐名的八卦掌董海川,乃是一位武学大家。清末时局动荡,太后慈禧曾网罗天下武学高手为护卫,两度派人聘请程延华,皆被其婉拒。”

“后来八国联军进北京,程延华在商铺附近见到一队德国鬼子调戏一位少女,于是上前阻止。十几个德国鬼子一拥而上将他包围,实际舍弃了**优势,让程延华全部打翻在地。”

“救走少女后,程延华回店铺稍稍收拾就准备离开,结果却被一大队德国鬼子堵在了巷子里。”

“八卦掌最重步法,滑溜如贼,因此程延华便以八卦掌靠近了德国鬼子,重掌击倒几人,想要靠近战打出胡同。”

“德国鬼子见状就开枪射击,程延华纵身上房,谁知辫子却被房瓦卡住,影响了身法,也拖延了时间,于是被德国鬼子击毙于房顶。”

听完,朱允熥不禁愤怒道:“德国鬼子当真可恨!”

朱雄英道:“依我看,最可恨的还是清廷,为奴役汉人,让百姓都留那金钱鼠尾辫,难看、屈辱不说,还影响行动——那程延华若是汉家发髻,而非辫子,说不定便不会失手被杀。”

代王朱桂此时问:“老师,那德国如今是欧洲哪个国家?”

刘宽想了下,道:“德国就是德意志,如今还未建国,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如今的神圣罗马帝国——它后来改名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了。”

朱桂于是郑重道:“行,这神圣罗马帝国咱也灭定了!”

朱标、朱雄英等人闻言都不禁看了眼朱桂,显然是怀疑他是否有此能力。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