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fpxs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汉武,子不类父?》最新章节。

河东郡。

从河套平原一路南来的黄河流淌至此地,迎来了她的第二大支流,唤作:汾河。

在汾河与黄河交汇的东岸,有一座县城,唤作:汾阴县。

秋高气爽之际。

县城左近,河面楼船林立,正中最高大的一艘上,皇帝看着手里的奏报,作态随意悠闲,“朕这次让太子监国,为了以防万一,特地将御史大夫留下,现在看来,倒是朕多虑了。”

立在身侧的宦者令弯着腰,谄笑道:“太子得陛下亲传,治国之术高妙,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哼。”

皇帝将奏报丢给老太监,嗤笑一声,“太子的手段还谈不上高明巧妙,也就马马虎虎,有点样子。”

民间百姓教子,向来是打压式教育,皇家同样如此,玉不琢、不成器嘛。

能从皇帝嘴里听到一句‘有点样子’,已经是很了不得的赞许了,宦者令清楚陛下这会儿心里是高兴的,所以尽挑些好听的话讲。

船舷旁。

老太监躬身笑道:“奴婢愚钝,瞧奏报上讲,太子没有亲自求一句情,就保下了义纵,处理方式也顾忌了陛下威仪,这还不叫高妙?”

望着浪花起伏的河面,刘彻负手而立,“匠气太重,痕迹太多,也就能入你这阉人的眼。”

“那是自然,奴婢哪能跟陛下比。”

“哼哼。”

皇帝笑了一声,不再多言。

老太监猜的没错,嘴上骂的欢,刘彻心里对太子的手段挺满意,毕竟这是少年第一次监国。

阉人的话也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太子既顾忌到了皇帝威仪,也没有亲自下场。

这两点很重要!

太子当年为了救张汤、为了劝庄青翟,东奔西走,把皇帝的谋划搅得一塌糊涂。

那时。

刘彻曾经很不满,他并非不满太子的插手,而是不满对方手段的莽撞、幼稚!

从长安传来的奏报看,现如今好了许多,义纵当然要救,但不能过线,该有的惩处必须有。

因为他违逆诏令!

二来,即便救,也不可亲自下场,跟臣子面红耳赤的争论、讨价还价,次数一多,只会损害君王的威严,贻害无穷。

‘周仲居,赵禹,李广利……’

皇帝背负在后的手指轻轻摩挲,目光远眺,心里则盘算开。

朝会时发生了什么事,每个人说了什么话,史官都会一五一十记下,然后送到皇帝手上。

只看了一遍。

皇帝就把太子使了什么手段猜个八九不离十,太常周仲居好色,东方朔又是太子的人,太常为何话风突转也就不言自明了。

而少府赵禹……

‘行事酷烈,偏偏学了周亚夫一副倨傲的性子,哼,太子以恩情挟制他,倒是精妙。’

‘剩下一个被敲打的李广利?’

想到这儿。

皇帝微眯双眼,脸上笑意又显,眸子里却全是冷漠。

因为李夫人的缘故,李家看似跟太子宫无冤无仇,实则最难处理,拉拢不了,分化不了,索性直接敲打,太子的应对之策没错。

同时。

李广利的表现也没有让皇帝失望……

从卖了陈阿娇上位那次起,皇帝就知道,李广利是个有野心的人。

‘有野心好!’

‘朕留你在长安,乃至当初提拔你,就是要给太子树立一个野心勃勃、阴狠强大的敌人。’

有敌人,才会谨慎、小心,有敌人,才会时刻迫使自己前进,而不是懈怠放纵、肆无忌惮……

想到这里,皇帝沉声道:“朕记得藩属国派遣使臣来,上供了一些珠宝玉器?”

宦者令闻言,恭声道:“回陛下,确有几件稀世奇珍,您是要……”

“挑几件,给猗兰殿送去。”????“那椒房殿?”

皇帝斜了一眼宦者令,老太监立马懂了,“奴婢多嘴,这就去办。”

楼船徐徐靠到岸边,河东郡太守、郡丞、都尉等一众高官早已等候多时。

“拜见陛下。”

禁军护卫一字排开,旌旗飘扬,河岸边,官吏纷纷躬身下拜,皇帝却不客气,一甩衣袖:

“朕一路上走走停停,到了汾阴又泛舟游玩多日,就是在给你们时间擦**。”

“机会给了,到时查出问题,别说朕不留情面,晚间再来汇报政务,现在都散了。”

“喏。”

候在四周的郡吏们擦了擦额头冷汗,应了一声,躬身告退,留下的河东郡太守小心翼翼道:

“陛下,收到诏令后,臣立即召集工匠,后土祠已修建完毕。”

“行,你也退下吧。”

“是。”

这时,其他楼船上的大臣相继下来,皇帝看向自己立的吉祥物……对方没领会什么意思。

刘彻只好挑明了说:“丞相,朕一会儿要入住的行宫,你是不是得提前去看看?”

“额……”

赵周愣了愣,赶忙道:“是是,臣这就去!”

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皇帝嘴唇动了动,终究是没说什么,转头看向大将军卫青。

“禀陛下,召集关东各郡兵卒的军令已经下发,按照脚程计算,能在东巡队伍之前抵达。”

“好。”

皇帝这才满意,带着群臣前行之余,又扫向另一位,公孙贺随即拱手道:“臣在出京前派出加急文书,北方附属匈奴和乌桓,已经派了使者来。”

“南方滇国、夜郎国、东越国路途较远,部分使臣仍在路上,半月之内必到。”

“子叔办事稳妥。”皇帝再次颔首。

公孙贺,字子叔。

自打皇帝登基以来,三公九卿走马灯似的换,唯独这位潜邸旧臣,皇帝登基时,他高升太仆,几十年后,公孙贺仍然是太仆。

这份‘稳’,属实不易。

此时,公孙贺迟疑片刻,斟酌道:“陛下,南越国国主称病,并未回复国书。”

一听这话。

皇帝突然驻足,凝神看了公孙贺半晌,忽然冷笑一声,又重新迈步:“呵!”

天子出巡,既是震慑国内,也是震慑国外,让南越国派使者来朝拜,竟然不来?

这个大汉藩属国,大汉曾经出兵相助过的藩属国,翅膀属实有点硬了。

对此,皇帝大踏步迈入车舆时,留下一句:“消息送去长安!”

“喏。”

车驾缓缓启程,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着城池进发,任谁都看得出来,皇帝现在没功夫理藩属国的那些**倒灶事儿。

此时此刻,皇帝一心扑在东巡上。

元鼎二年,八月末。

长安君臣终于来到了这个‘鼎’的出处,在公孙卿挖出宝鼎的地方,皇帝下令,修建后土祠。

并亲祀后土。

是日,皇帝于此地留下一首《秋风辞》,诗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本章完)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汉武,子不类父?》最新章节。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