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
家人的八卦在家族内部交流,同事的八卦在公司内交流,名人的八卦则在社会范围内交流。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你就首先要经得起流言的考验。
——亚瑟·黑斯廷斯
无论是在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还是俄罗斯,亚瑟的日程表上到处都挤满了社交宴会、文化沙龙的位置。但是平心而论,他并不喜欢这种在上流社会稀松平常的社交活动。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众人面前虚情假意、小心谨慎的维持双方关系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和生活热情的事务,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所以总能在这些社交场合碰上自告奋勇想要撮合他与某位小姐的月老红娘们。
按照不列颠目前的平均结婚年龄,25岁的亚瑟还远远称不上大龄。
哪怕是在公认的婚姻相对自由、结婚较早的下层阶级,男性直到二十八九岁、女性直到二十六七岁才结婚也不算是特别稀奇的事情。
而且,即便结婚年龄已经如此大了,其中依然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未婚先孕,所以按照不列颠的传统习惯不得不奉子成婚。
至于为何不列颠的结婚年龄普遍都偏大?
那自然是由于这里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从17世纪开始,几乎每过二三十年,英国人的初婚年龄便会往后推迟一岁。
姑娘们的择偶标准其实一直没变过,大多数人主要关心配偶将来是否能肩负起养育家庭的重任。
在工业革命前的农业社会,与这个标准相匹配的是身强体壮、勤劳肯干、忠厚老实,如果丈夫家里能再有几亩薄田,或者有些固定产业,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现如今呢,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这些抽象的要求也逐渐变得具体了起来。
比如说得在铁路公司或者邮政部门这样的单位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身为手工业者,最起码得保证自己每个月都能达到某个数额的收入。
就算有的姑娘愿意为了心爱的小伙子降低标准,这位本能抱得美人归的幸运儿居然会荒唐的拒绝对方的暗示,甚至可能会为此躲避爱人。
而究其原因,大多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社会地位,并且对于养育妻子和孩子毫无信心。
亚瑟倒是很能理解与他同年龄段的下层阶级男同胞们,因为他当年在格林威治当臭脚巡的时候,基本也是抱着类似的心态看待婚姻的。
一年三十镑出头的收入,除去小套间的租金和日常吃喝,再偶尔去旧书店里“奢侈”一把,他在街头干了接近两年,一共就攒了十镑。
这日子他自己过着倒是凑合,但是如果再加上妻子、孩子,我的老天,你还不如直接在伦敦塔下给他一枪。
现如今亚瑟虽然算是混的人模狗样了,结婚倒也不算是特别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到了如今这个阶段,他又开始顾虑起了其他事情。
他是个骑士,也是个自然哲学研究者。这没错,在这个社会当中,他算是受到尊敬的等级。
但是在他的等级之上,还有着比他更受尊敬的等级。
这样的等级差异并不是隐性的,而是显性的,是赤裸裸摆在明面上的东西。
举个例子,上院的某位伯爵在他的遗嘱里就明确规定了:
如果他的女儿嫁给了伯爵及其以上级别的贵族或是其继承人,那么就给予她5000英镑的嫁妆。
如果嫁的是男爵或者男爵继承人,那么嫁妆就会缩水到3000镑。
如果嫁给从男爵或其继承人,乃至于骑士,那么就只配得1000镑的嫁妆。
什么?你问女儿嫁给了平民该怎么办?
呵,那这样的不孝女就不配得到任何东西,并且他还要把女儿赶出家门,断绝血缘关系。
当然,这位贵族倒也不是完完全全的老古板。
如果他的女儿嫁的是托利党**新星格莱斯顿先生这样的平民,那看在格莱斯顿未来有可能成为首相的份上,相信他也可以勉为其难的原谅小姑娘一时的任性。
而现如今亚瑟尴尬就尴尬在这里。
他确实是骑士,但是没有官衔的骑士甚至还不如那个成天劝流莺从良的“樵夫”值钱。
法国的“小巨人”梯也尔先生趁着自己被任命为内务大臣,把自己逢高卖出,用一纸婚书就换来了地产商岳父二十万法郎的嫁妆和遗产继承权。
而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这支前些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万人哄抢的潜力股,由于近两年“利润增速”不及预期,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向外交市场转型也不顺利,并且由于该公司俄罗斯大区业务深陷“高加索财务造假风波”,近期甚至一度被**勒令退市。
所以自亚瑟·黑斯廷斯在圣马丁教堂复牌以来,其股价较之鼎盛时期已经腰斩,近一个月来更是被按在地板上一字跌停,上周日社交舞会收盘价仅报650英镑。
虽然近两年艾米莉·德莱赛特小姐和菲欧娜·伊凡小姐都曾提出收购邀约,有意帮助这家资不抵债的公司进行破产重组,但无一例外,皆遭不识抬举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断然拒绝。
总而言之,这个时候你让亚瑟爵士割肉卖出?
抱歉,深受剑桥股神艾萨克·牛顿爵士影响,且小农思想严重的约克夏猪并没有及时止损的概念。
而且他还很喜欢躺在自家的泥坑里做梦,自我催眠的认为自家的股票在市场上依然很抢手,只要下一财年的财报一出,投资者们纷至沓来的景象便会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亚瑟的猜想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实话说,倒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虽然近一段时间,他在白厅的名声简直臭大街,虽然他的老单位苏格兰场和**在公开场合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无不是在赞扬他能力超群、前途光明,感谢他多年来的贡献。
但实际上,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老油条们都明白,如果你想要毁掉一个人,那么势必得先称赞他前途光明,因为这实际上是预备给他的前途判死刑。
但是绅士们不喜欢亚瑟,对他敬而远之,不代表他在淑女们那里的名声也一样不堪入目。
纵然他能受邀参加肯辛顿的私人宴会,其中有约翰·康罗伊的助力,但能在宴会中成为夫人们关注的中心,还是多亏了亚瑟多年以来的行善积德。
或者说的更具体一点,这都得归功于《英国佬》在墨尔本子爵与诺顿夫人婚外情案中毫不动摇的铁站边。
这起案件虽然在1832年霍乱疫情期间便已经开庭并审理完毕,但是由于1833年诺顿夫人为了争夺孩子抚养权向法院上诉,所以实际上在1834年的年初才最终定案。
遗憾的是,诺顿夫人依然没有拿到监护权,唯一值得庆幸的可能就是她起码可以从丈夫诺顿法官的手中分得每年300镑的分居生活费。
是的,是从她的丈夫诺顿法官的手中得到这笔钱,他们并没有离婚。
只不过这倒不是因为诺顿夫人不想离婚,而是由于在这个年代离婚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亚瑟这样对英国法律的钻研极深的家伙,都记不起上次教会法院批准离婚是什么时候了。
上一起在不列颠闹得沸沸扬扬的离婚案还是先王乔治四世和王后卡罗琳,而在那起案件中王后聘请的律师正是亚瑟的老师布鲁厄姆勋爵,他当时在法庭上将国王的代理律师英国总检察长驳的无话可说,并成功捍卫了王后的诉求——不离,说什么都不离。
而这样的传承落在夫人们眼里,自然就是有其师必有其徒。
《英国佬》在诺顿夫人婚外情案审理期间,隔三差五就要借情节阴阳诺顿法官几句,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更是在“巴德尔-匹克威克审判”这一章里原汁原味的模仿嘲讽了庭审情节。
这帮家们这么努力,倒也不枉费夫人们平时花了那么多的票子支持他们的订阅事业。
而在今天的来宾中,又以考珀夫人最为赞赏《英国佬》的表现,因为那起案子毕竟还涉及到了她的哥哥墨尔本子爵。
这位与帕麦斯顿子爵向来走的很近的夫人仿佛对于情人和亚瑟近来的小摩擦毫不在意,她甚至自作主张的就帕麦斯顿近来的行为向亚瑟委婉道歉。
“亚瑟爵士,希望您别因为帕姆的一些做法而生气。他那个人就是那个脾气,你们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想能让两个品德毫无瑕疵的绅士产生摩擦,那只能是因为误会。”
亚瑟很了解考珀夫人对他和帕麦斯顿的偏爱,但是即便如此,当他听到对方使用的形容词时,还是忍不住嘴角抽筋。
考珀夫人见状,睁大了眼睛关切的询问道:“您这是中风了吗?”
亚瑟对此倒是显得非常冷静:“抱歉,夫人,自从1832年那晚之后,我就留下了病根,医生说那颗子弹除了贯穿我的胸膛以外,好像还连带着影响到了我的嘴部肌肉。”
“真是个可怜人。”考珀夫人望着这个与她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眼里满是同情:“万幸上帝眷顾着您,我简直无法想象如果那天子弹再偏上几厘米,我们就会失去一位多么杰出的年轻人。正直、勇敢、热情,您成天忍受着这样的身体不适,然而依旧关心着受难的女士,甚至还有高加索人。”
“是啊!他关心的人可有不少呢。”红魔鬼阴测测的声音在亚瑟耳边响起:“让我数数,还有巴黎的保王党、流亡的青年意大利、哥廷根的学生和俄罗斯的新十二月党人……”
亚瑟瞥了一眼不怀好意的红魔鬼,正打算向面前这位热心的夫人胡扯几句,岂料考珀夫人却又抢在他的前头主动请缨。
在他的哥哥成为新首相以后,考珀夫人在伦敦社交圈的地位稳步上升,因此想要趁机巴结她的人每晚都有不少,但是能够成功让她大开金口的家伙却不多。
可是她却非常乐意与亚瑟多聊几句。
从第一眼见到亚瑟的时候,她就对这个约克小伙印象不错,当然,这不完全是由于亚瑟的个人魅力,亚瑟送给她的那台留声机肯定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边缘性的作用。
“我听说您自从离开了**以后,现在便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出版事业当中?”
“感谢您的关心,夫人。”亚瑟彬彬有礼的微笑道:“不过这个说法不够准确,因为我现在其实还在伦敦大学教书,我前段时间刚刚被任命为了那里的教务长。”
“教务长?”考珀夫人抬起蕾丝手套掩在嘴边:“我光记得您是位大音乐家、优秀的警官和家,倒是差点把您还是个大学者的事情给忘了。”
考珀夫人话音刚落,便看见一个拖着长裙的身影施施然朝着这边走来。
考珀夫人望见那人,顿时感到有些尴尬,因为那位脸上挂着笑容的来客正是她的闺蜜——俄国名媛利文夫人。
谁都知道利文夫人的哥哥是沙皇的左膀右臂,而亚瑟又在高加索惹出了那么多乱子,两人在这种情况下见面,自然会让气氛变得微妙。
亚瑟先前得了康罗伊的提醒,所以他倒没有被打个措手不及的感觉,反倒微微俯首向利文夫人致意:“下午好,夫人。上次见您,应该还是在巴黎。”
利文夫人也没有流露出任何不自然的神情,就仿佛是见到了哪位老朋友似的,但是她的语气虽然正常,但是用词却让人感觉怪怪的:“下午好,爵士。我本以为可能再也见不到您了,毕竟我的兄弟在信中曾经对你大加夸赞,还说沙皇陛下也很欣赏你,我一度以为你可能会留在俄国做官呢。也许是彼得堡或者莫斯科的警察总监,又或者是谢苗诺夫近卫团的团长,可谁能想到您最后居然是回了不列颠呢?”
2k小说阅读网【www.fpxs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